且高雄公車很難搭 一家獨大 司機開車又粗魯 所以捷運跟高雄公車根本沒有成為一個相通的網絡
且有時等公車 快則30分鐘慢則一個多小時 如果你住在高雄要上班 移動 上課 當然還是選摩托車 且捷運比台北還貴
捷運目前只有十字狀的紅橘線 無法向台北那樣成為主要系統
商店只能放著等商圈活起來 美麗島周圍道現在都還是很多空樓....再加上四顆大竹筍的光害問題
我覺得那個站真的做的太大了 比高雄站還大....(當然高雄站目前是把幾個出入口先封起來 作為以後的地下化準備所以目前只有一個出路口 有先空間目前民眾是無法看到的) 有幾個入口根本沒什麼再用 再加上店面放空 我覺得目前很容易成為治安死角
不過高雄確實算是全台灣單車友善度最高的了 雖說有些鋪面很令人詬病 不過寬度大家幾乎都很滿意啦=ˇ=
我覺得高雄公車總局該多放幾線民營 這樣才有競爭 高雄很多公車司機實在= =++++令人火大
路線也要檢討
我覺得北高可以考慮開始試著尖峰時間入城收費....降低大家使用自有運輸工具的意願 又可使室內塞車問題獲得一些改善 反正現在都有ETC 只剩下要不要做 敢不敢做的問題.... 不過台灣政治限制了很多城市規劃管理 唉
吾的頭像不是狗.....是德國動物園的北極熊弩特...幼熊樣
台中市需要的不是捷運,目前最需要的是快速道路...
難道市政府,胡市長,幹了快八年,沒看見上下班時,星期六日時,中港路,中清路,文心路,崇德路...等,幾條主要幹到,單線3~4線道一樣大塞車....這是啥原因?
交通樞紐要改善,不是建構捷運,台中不比台北,台北市先有一堆高架快速道路後,發現還是不夠用,一樣塞車,才發展捷運,而台中市沒那樣多人口,未來人口還是負成長,既然如此,蓋捷運用意何在?簡單講就是這樣而已,真要討論詳細得要做研究探討。
台中市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多蓋幾條快速道路啦!
不過我反而認為捷運應該算是廣義的社會福利的一環. 我們的人口結構裡面,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很方便的騎車開車. 像未成年者沒有駕照, 年長者反應不靈活, 開車騎車容易肇事,傷害其他駕駛人. 其他還有視障者,聽障者,手或腳有殘缺的人, 有中風過手腳無法使力的人
這些人不方便自己開車,需要仰賴大眾運輸系統. 而台灣的公車又班次很少,司機開車橫衝直撞
政府每年花費大筆金錢在重鋪柏油,路燈照明, 交通號誌也要耗費大量電力, 汽機車在等紅綠燈時怠速運轉的浪費, 大量公有停車位浪費的空間. 路口指揮交通的員警人力, 常有車禍要調派員警前往處理的成本, 車禍傷亡的救護車及醫療健保花費. 大公路也是要浪費很多錢的, 只是浪費的都是政府預算,老百姓看不見罷了
心和夜語 wrote:
一個城市要能發展 最好是在起初之時 就將所有基礎建設一次或早期到位...
高雄捷運保守估計每年虧30億
試算一下, 如果10年前要建設海洋都市時就蓋好
到今天已虧了300億
10年後搭捷運條件成熟損益兩平(這是我樂觀估計)
又去了300億台幣
還可能要花300億接收高捷公司
這900億不會排擠到高雄都市建設發展?
會不會財政負擔早讓高雄市百廢不興, 欲振乏力?
而讓高捷營運條件永無成熟之時?
我去台北都不開車
因為捷運舒適方便
我太喜歡捷運了
但我住台中北區
我知道台中單位面積居住人口數差台北太多了
外來工作人口數也不多(台北縣市每天往返通勤上班人口, 我如果沒記錯的話, 超過百萬)
根本沒有基本運量
蓋了只是浪費納稅人的錢
以及拖垮市府捉襟見肘的財政而已
以目前規劃的捷運來說
我要去南區我常去的地方
先要到1公里多的捷運站搭車
捷運下車後還要走大約1公里的路
這搭車前和下車後的距離用走的要花很久時間
春秋還好, 冬天會冷死夏天會中暑
騎摩托車只能省搭車前的時間, 而且有停車問題
而且既然騎摩托車了, 直接騎到目的地不僅省下下車後走大約1公里的路及時間
也省下金錢
即使開車也是花費跟搭捷運相當, 但應該省下至少有半小時以上時間
這些省下來的時間可以用來生產
促進經濟活動
或跟家人好好相處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政府用行政手段限制居民開車強迫搭捷運
這不但是擾民, 資源浪費,簡直就是愚不可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