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1025 wrote:我曾查過資料,也看過...(恕刪) 號誌優先本來就不是紅燈優先或是沒有紅燈,是您期望認知的問題。換個說法好了,如果本來就是6分鐘一班,那麼即使擁有"沒有紅燈"的路權,也不會變成3分鐘一班,就如同台北捷運沒有紅燈問題,但是班距還是固定的,只有尖鋒時刻會加開班次,但這也是人定的,不是嗎?如果最後連號誌優先也沒有,那就是一整個再看下去,目前我給60分。
聯合報╱記者蔡惠萍/台北報導各縣市都要建捷運,但已營運的高雄捷運卻因運量不足帶來財務大洞,交通部長毛治國昨天表示,除目前推動的捷運外,大概沒有地方還需要重運量捷運。他說,地方要捷運前,「要先看量夠不夠?」若連公車都無法經營,「有什麼資格談軌道運輸?」,蓋出來「只是後來的災難而已」。毛治國說,即使是中運量,如果連公車專用道都無法完備,有什麼理由跳過去?即將動工的台中捷運情況完全符合毛治國的「負面表列」,當被問到是否反對興建中捷?他無奈地說「(中捷計畫)前人已經做了」,以後會以更嚴格的標準來要求。交通部更史無前例地要中市簽切結書,要求中市自己負責營運虧損。中捷興建計畫甫通過,就有學者質疑運量灌水,恐成財政包袱。毛治國昨出席「公共運輸」發展政策研討會,宣示「先公車再捷運」的政策方向,他說,「先把公車炒熱再來談捷運」,他說,過去這些地方沒有做好,未來不應重複犯這種錯誤。毛治國說,捷運成本一公里很容易就超過五十億元,甚至一百億元,軌道捷運吸引過多的資源,造成資源分配不均,且虧損的問題已經到了需要跨縣市處理。他認為,公共運輸發展應從偏遠公車、一般公車、公車專用道,漸漸到軌道;除北市外,大概沒有其他地方還需要高運量或重運量的捷運,「高雄市都算勉強。」運研所統計,公共運輸使用率僅台北市達四成,高雄市百分之八,其他縣市均不及百分之五。毛治國對於公共運輸使用率偏低表示「不能繼續容忍」,會訂出公共運輸使用率調查機制,也要求地方訂出公共運輸整體發展指標,可行性愈強、決心愈強,交通部補助就愈多。==========================================================還要繼續解釋為什麼藍線會BRT嗎?台中人要MRT 就努力的做公車,做給中央看啊!MRT是蓋來滿足城市人的虛榮心嗎?
billjeffjoy wrote:引自頻果日報 :台灣大台中發展協會理事劉曜華今天報告「大台中交通調查」中有關7月28日開放民眾自由試乘BRT至今,台中市民給BRT的推動表現整體平均分數是48.1分「死當分數」...(恕刪) 台灣大台中發展協會由林佳龍創立,算是他的外圍組織,調查公正嗎?在BRT未完工就上路的情況下被選舉敵對陣營做民調竟然還有48.1(已經接近50過半數了耶...)那BRT都完工後再讓公正第三方做民調的話...不知要多得多少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