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snake2010 wrote:晚上去看蓋好一年多的...(恕刪) twsnake2010 wrote:晚上去看蓋好一年多的重劃區,還是一遍漆黑 ,几戶燈亮而已,就知道房子誰在買的 真的,之前去一堆新建案的地區看,明明賣超久沒幾戶點燈的,價格那是一點都不動。不過我也有看過幾間2年3年的中古屋,根本還是毛坯房,一看就是買來投資的,查了一下對方雖然沒有賺很多,但是馬,要跟他買就挺不爽的
cool men wrote:三年前發了一篇報復性...(恕刪) 1. 不是只有RD年薪2-3百,也不是全部公司的RD都年薪2-3百2. 一般家庭100-150差不多,更多是不到100的,大家錢都哪裡來啊??3. 很多人是祖產擁有者,很多祖產太多人共有,很雜4. 賣掉變現分一分,就有錢買房啦5. 你父母能幫忙頂多300-500萬自備,你沒去買房?
我就好奇從房價的角度來看,台灣多數家庭經濟能力簡直大好一坪20萬以上的都敢買了,還一堆買到30萬以上的照理來說這種經濟實力不敢生小孩的應該是少數可是從生育率來看顯然經濟實力難以負荷生養小孩的才是多數如果買房的人數比例真的這麼高,怎麼不生養小孩?買房後都等著絕後?
前陣子在板上講過一個小故事大致上是我有對空服員夫妻朋友考量到工作在家人的幫助下在台北市的民生社區買了房子後來雙方因為很多原因離婚了當初買的房子加價一千萬在賣本來我以為只是掛著讓人殺價的朋友說查實價登錄他那個區域才沒多久前成交差不多的金額所以他的開價很合理為什麼會講這個因為朋友掛出去賣的房子已經售出了才掛賣沒兩三個月左右買方還幾乎沒殺價成交價四千多萬我也住民生社區隨著時間過去鄰居的車越開越好搬來的新鄰居職業越來越高階新聞很愛說民生社區沒落了我是覺得還好吧關於主題的是誰在買就我知道的年輕人靠父母輩幫忙和貸款中年人靠上一間房子和貸款其他還有一些法人購買等等的方式之前本來打算購房看了幾個新興區域像是新莊、林口、青埔等等很多都是一棟樓只有幾戶入住真的覺得熱門的還是熱門冷門的還是冷門所以我就還是繼續住老社區老房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