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發了一篇報復性買房,現在還是不可思議~ 除了海線,大里還有一些靠山的,所有預售都破40。
自己的想法,本來房子穩定上漲沒錯,可能每年2-3萬,結果疫情3年漲1倍!!(全台都漲) 現在水湳成交破80,大家都說還要發展10年以上,之後來到100? 110? 120?? 現在南屯13期60,之後80?100?? 超越大多的新北地區~

7/1後禁止換約,預售應該沒這麼熱了吧?(應該吧) 591上北屯地區沒有1000萬內的二房加車位...... (5年內新房)

我的問題是,除了RD年薪來到2-3百,一般家庭100-150差不多,更多是不到100的,大家錢都哪裡來啊?? 這麼多人自備1000萬,貸款1000萬?? 就我自己知道的父母能幫忙頂多300-500萬自備,真是太神奇了~
很多外縣市的家庭都能湊出頭期款,中部六縣市的有錢人小康以上要擠到台中市區,這些人都是當地的中小企業主或是靠店面房租吃飯的田僑仔的子女,不是一般受薪階級可以比的,舉例來說吧!沙鹿某子孫繁盛的政治家族,要買幾十戶在七期很容易吧,很多原鄉鎮的富二代三代都擠到台中市區不可能留在當地,中部幾十個鄉鎮假如平均每年有100人要移民到台中市區,你說有多少人吧。還不用說脱北的那些人。而且現在的市府只會建設北屯 更加劇原縣區的蕭條,你看豐原東勢人口一直變少北屯一直增加,鄉鎮富二代就跑進去了誰還留在當地。你喜歡市區,外縣市人也喜歡,你靠薪水,人家靠父母怎樣也是你輸。像我家隔壁一個未上市做面板零件的企業年營收約二十億,家族十幾人全都住在七期,但是他們白天從七期回來工廠也就30分鐘,你說他們的子孫茂盛要買房子也不會缺錢。他們這種人 買房除了七期也許會考慮水湳,每年賺個三五億沒事買幾戶給孫子不難吧,所以房子誰買走?還有一個朋友的兒子也是跑到市區買,原本他們家做吊車月收入有20萬已經算是小康,也沒有留在當地買透天,寧願去市區買新大樓,可以想見市區的房子價格那麼高還是有人買單。鄉鎮小工廠很多,看起來不起眼,但是老闆股東一年賺五百萬以上都是悶聲發大財的一大堆,講難聽一點雞屎放在鄉下,享福窩在七期。幫兒子買、幫女兒買、幫孫子買,現在知道誰在買了吧
到海邊玩
很多人只聽到電視在靠腰薪水不好,都不知道台灣很多人都是沒在靠薪水的,好幾個親戚在沙鹿菜市場賣貨,身價都是破億,要幫忙子女在市區買房子都是小菜一疊而已。
jerrycheung37
你看菜總統從小就有人幫她投資房地產,眼光獨到賺了十幾億,是貧窮限制了想像[笑]
cool men wrote:
三年前發了一篇報復性...(恕刪)


我親戚拿了一千多萬遺產

所以買房很簡單
究竟
還好十年前買了100坪,現在預售屋真的買不起。
我是一隻遊戲人間的毛毛蟲,耐心的等待變身的時機。
我覺得還是要先檢討自己趕不上進度,台灣人就是只會檢討別人,看得總是很悲觀,但在朋友面前又假裝自己很有錢,這是台灣人的毛病
On9ccc
趕不上進度這個說法確實很現實貼切 但是最後這3年漲幅 已經脫離常人的增幅了 已經是炒作支配窮人 惡意程度
DorisChang
漲幅我覺得還好,週遭有能力的朋友3年前買,3年後也在買,反觀10年前怨天怨地怨漲幅的,有1、2個去年跟今年也都趕快上車了,純粹選擇問題
cool men wrote:
三年前發了一篇報復性...(恕刪)



房子是我在買的 不是你在買的。 這樣懂我意思嗎?
家 是保護家人最基本的安穩生活。
hatebutter83
你好直接,不過我喜歡
做個生意做得好年收數百
沒幾年就有頭期了

念書念得好
當醫生熬過初期
年收也是好幾百
沒幾年就有頭期了

念書不行做生意不行
投胎投得好
一投胎就有頭期了

其實更多是投胎投得好,還很會念書或很會做生意的
一路階級複製再上升,上升再複製
買不起就是先求有再求好
誰叫你一次攻頂了
去管誰會買或是抱怨房價高根本沒意義
狗吠火車難道就會沒人買房價掉下來
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才能買到自己想要住的地方
買間狗屋整理一下可以住的舒服就好
一年省下1、20萬的房租
住個10年又可以換到更高房價的地方
到了第三間也差不多就是該定下來的最後一間了
預售新屋又有發展的區域本來就不是給一般家庭買的
yellow055085
[大哭]
KMPC
只能說先搶先贏
你不用看北屯啊~
神岡.后里.外埔.大甲一定有符合你預算的房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