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車道設計問題, 撞況連連??


sjh12345 wrote:
你們就是這樣, 台中一樣有高架MRT, 光BRT跟MRT的優缺點你們其實就可以比較出來了!!

所以BRT造成的問題, 我看是比景觀、爬幾樓的問題更大, 當然在你們眼裡是相反,

但, 不要忘了, 你們提MRT或什麼高雄的問題, 台中的MRT未來也要面對, 知道嗎??


的確比較出來了,BRT現在已經差不多好了,但MRT的柱子才剛立起來,最快106年,慢則拖到109年,從社會成本的浪費上,高下立判。

至於之後虧損多少,等MRT完成後再說,不過個人是不樂觀啦! BRT成本上的優勢是MRT比不上的。

tslee502 wrote:
討論區是大家一起討論增長知識的,不是一言堂
但你一些文章總是前後混淆你還是不自知
我只是幫你節錄出來讓你看看,省了你還要去找而已
像你新的這篇發言,依然繼續混淆阿
你在本文(#367)中說"採用輕軌較好的前提是,建造時間不可拖太長(最好不要超過1~2年),否則就不是一個好的代替方案......因為我不是專業人員,所以不清楚高架BRT與高架輕軌的建造時間差多少,所以,才會建立這個前提"(這樣擷取夠長了嗎?不是斷章)
但是你在編號#314中卻說"至於輕軌,我一直認為在佔用一個車道的情況下,它不是一個好選擇,但如果有完全獨立的路權(如高架或是地下),我個人認為它也可以拿來考慮。你都說了,「都塞習慣了還怕這三年」,建個輕軌,不會增加多少時間的,反正蓋高架時順便鋪個軌道嘛"
這兩段紅色文字都是你說的,難道沒發言不一致,會讓人混淆嗎?
另外你在這論壇提過現在的BRT是替代品,衝運量來供未來建MRT的依據,
進而反駁我說的高架BRT會遇到很多問題,我節錄出來你提的"目前台灣大道上的阻礙太多了,除了既有的分隔島可能要拆除,還有光明陸橋要拆,有高鐵、高速公路、台中環線、綠線MRT要跨越,光這些考慮進來,可能工期與經費就要往上墊了"
而我也問你兩次了,這些問題難道未來藍線MRT不會遇到嗎?你一直沒回答,
這樣是不是失去"討論"的意義,我並沒說我的想法都是對的,但是你也不需要為了捍衛你的想法,所以都只針對有利你的論點的方面做說明,不利的呢?沒有看到你說明.

最後再舉一個例子供參考
台鐵高架化目前做到大慶站
幾年前官方說大慶到烏日站無法做(因為有高鐵,筏子溪等等)
結果先是捷運打自己一巴掌(一樣要面對高鐵,筏子溪的問題)
然後今年又打自己一巴掌,編列預算(印象是八百萬)評估高架化可能,然後還沒評估好又打包票說一定要做(或許是選舉考量).


請看清楚,我的前提很清楚,就是「如果要高架化」,那我覺得輕軌比較好(當然要增加的工期不長才算數),但其實我是不贊成高架化的,因為金錢與社會成本都太高。
所以我的發言非常一致,如果平面化,那就BRT比較好,如果高架化,那輕軌比較好,但前提是工期不可增加太多。
如果你還聽不懂,那就算了.....

另外,我不記得說過:「你在這論壇提過現在的BRT是替代品,衝運量來供未來建MRT的依據」,我只有提過BRT是替代品,但可沒說它是"暫"代品,個人認為,BRT應該就是這樣一直下去了,雖然市府對MRT還抱有一絲希望,但我個人認為BRT應該就夠了,也不會有藍線MRT出現了。

我不提藍線MRT,因為我認為那是個假議題,不可能會有的東西,何必去討論?

你把別人說的話壓在我的頭上,難怪你會搞混了。

tslee502 wrote:
時間的問題我想就不用再討論
連官方都不肯定了

至於你常常強調BRT的彈性優點中的轉移利用這點
現在你的最新說法變成"主要是「公車」本身"
我比較好奇的是難道"輕軌列車"就無法轉移嗎?

我從發文到現在是一直認同BRT的
只是因平面延伸出很多問題
才會說很希望台中的BRT是高架的BRT
甚至是全面高架BRT路網,或許就不需要MRT這種大錢坑


輕軌列車可以轉移,但輕軌比BRT多蓋了軌道,而軌道幾乎是不能轉移的.....

而輕軌列車轉移的成本,與BRT公車轉移的成本也是天壤之別。

輕軌列車轉移要用貨車載(因為無法在平面道路走),但BRT公車的轉移只要自己開到目的地即可....

另外,MRT的成本,有一半是花在獨立路線上,為了高架或是地下化,有不少管線要遷移,所以高架BRT其實省的錢很有限......
cyt7241208 wrote:
BRT只是個交通工具...(恕刪)


請問一下 台北捷運營運這麼久 有幾次讓你誤點的?? 屈指可數的次數....

BRT真的是很密集 要不一次兩台 不然就是三代同堂

話說我前天怎麼在弘光等了15分鐘的BRT加上20分鐘到東海別墅

軌道運輸誤點機率小比BRT八成無法準時到機場好多了......


cyt7241208 wrote:
輕軌列車可以轉移,但輕軌比BRT....(恕刪)


我是不知道輕軌列車轉移是多貴拉 我只知道用18M的拖板車就能拖走了

LRT還不用拆車站 BRT事後還是得拆掉阿

來跟你說輕軌好處 如果中港路蓋LRT 潛力無窮 為什麼??

輕軌照藍線預定的高架+地下化 1.準點 2.絕對快速 3.升級容易

中港路如果採用輕軌 運量太大無法負擔 那就加掛車廂就行了

真的還不夠 要升級時 就像你說的 輕軌轉去別線 中港路可以直接購買中運量捷運直接上線

因為通通是標準軌1435mm連板南線的重運量都是這軌距

升級比BRT簡單多了 還不用等太多工期

另外BRT當初也遷了不少管線 要挖MRT連快車道也要順便遷一遷而已 反正不管蓋什麼 都是要遷的

qaz60507 wrote:
我是不知道輕軌列車轉...(恕刪)


輕軌最少要花200億,
藍線20億還要靠台中市自立自強,
你以為台中跟高雄一樣要錢馬上有喔XDDDD
被愛是一種幸福
台北一列6輛的MRT容量約2000人,有賺錢的板南線三到四分鐘一班,延途上上下下,每班車總搭車人數是很可觀的,以目前台中大眾交通人數的狀況,BRT是比較好的選擇,否則MRT賠錢了,不會排擠其他建設的錢嗎,先把搭車人口培養出來吧,像新北市有一些公車長期是免費搭乘,延捷運的預定路線在開,就是在培養沿線的人搭乘習慣,台中應該可以參考
cyt7241208 wrote:
BRT只是個交通工具...(恕刪)
台北一列6輛的MRT容量約2000人,有賺錢的板南線三到四分鐘一班,延途上上下下,每班車總搭車人數是很可觀的,以目前台中大眾交通人數的狀況,BRT是比較好的選擇,否則MRT賠錢了,不會排擠其他建設的錢嗎,先把搭車人口培養出來吧,像新北市有一些公車長期是免費搭乘,延捷運的預定路線在開,就是在培養沿線的人搭乘習慣,台中應該可以參考

delsoul6104 wrote:
輕軌最少要花200億...(恕刪)


這怎麼能這樣說呢

當初宣戰的市長一直說會蓋捷運 變成了BRT 又說BRT是培養運量之後會升級成MRT

奇怪了 以後也是要蓋MRT 難道LRT就不能培養運量嗎?? 而且往上升級都比BRT快多了

還不用拆掉車站 不過市政府不少站體原本是預計聯合開發站 到時候不知道能生出幾個

現在中港文心路口原本預計是中華賓士對面那塊地要聯合開發站體 不過現在是麗明營造的工地~

weijinsusu wrote:
台北一列6輛的MRT...(恕刪)


你要板南線不賺錢很難耶 八成轉乘都得到板南線 而且板南線經過不少人潮聚集區

如果你把全部公車南北向 然後轉乘都要到中港路 那中港路運量也可以很驚人

weijinsusu wrote:
台北一列6輛的MRT...(恕刪)


培養搭車人口???

運輸載具的選擇,在於方便與否及價格取決?

改建MRT,停靠站站點勢必有所變更且更少,價格異動,都直接影響民眾搭車意願,何來以雙截公車培養搭乘MRT之說。

台中雙截式公車如果營運不錯,虧損又可自負,何樂不為推展其他線。

至於培養搭車人口之說,在我聽來只是為了安撫台中市民情緒,且如果培養搭車人口若為真理,還真希望台北與高雄LRT同步實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