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z3sp23 wrote:
八月二十別再跳針了,反串立個BRT稻草人給大家罵,只會讓人越來越討厭林而已。
要人如何相信要花300億徵收土地+800億自負工程款的捷運藍線會蓋得出來?


自己人啊~~
我就是討厭林佳龍,反對負債MRT
1200億可以讓多少貧童吃營養午餐呀!
台中市只有盧秀燕的BRT六線齊發,才能帶領台中市民走向光明的康莊大道
盧秀燕凍蒜!
RentHA wrote:

台灣大道因運量較大...(恕刪)

你講的說穿了就只是比較好辨識、路線單純化的公車,根本沒有處理到核心問題。真正的問題是速度快慢,BRT要等紅綠燈、要跟車潮一起塞車這兩件事讓他變得沒意義,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所以沒有完整的專用道,沒有獨立號誌就不用談了!我不覺得台灣大道一定要用捷運,但目前的公車規劃或先前的BRT都只是半調子的東西,沒有真正便利性,如果誰能讓BRT全程都有專用道、能有特殊號誌使紅綠燈等待時間縮到最短,那好呀!舉雙手贊成,還比捷運更便宜很棒耶!但誰有辦法處理火車站中區那段路線的專用道?誰能拆光明橋?沒解套就不用再做夢說BRT能起死回生了

八月二十 wrote:
台中本來就不該蓋捷...(恕刪)


不蓋捷運用BRT我是覺得可以商量

但請用廈門那種高架BRT,不要這種平面BRT
我覺得是時候回歸正題。

我們應該要求中央對藍線兩節車廂的規劃給個交代。

台灣大道是台中最重要的一條路。

台中是台灣的第二大城。

每列車468人,尖峰時段站間運量每小時不到1萬人。

這樣子的規劃是明顯不足的。

臺中需要捷運,不需要假捷運。

Elan00001 wrote:
我們應該要求中央對藍線兩節車廂的規劃給個交代。


沒錯,如果是兩節車廂,那根BRT有什麼不一樣? 還花這麼多錢,還要交通黑暗期
希望未來盧市長可以幫我們台中市民恢復BRT
如果能建構以密集BRT搭配四通八達的公車路網,或許較花大錢的捷運更能解決台中交通問題,捷運反而用途不大,
如果說建藍線來銜接綠線來發揮效能,請問有多少人會這樣走直角到目的地,很少,多數人是兩點間取直線到,如果公車網夠好的話,不僅距離近,還不必上下換車,還免費,

Elan00001 wrote:
我覺得是時候回歸正...(恕刪)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515085

根據上面新聞,
捷運每節車廂載客數268人,
兩節車廂536人,
不知道468人的數字哪裡來的??

如果以每列車536人計算,
系統設計最小班距為90秒,
也就是每小時單向40班車,
雙向就有80班,
536*40*2=42880人
就算用你的468來算也有
468*40*2=37440人
也不是你說的不到1萬人............


Sean Xie wrote:
http://news...(恕刪)

您好,我是從藍線可行性研究評估所得到的資料
如引用有錯誤,煩請更正。


Elan00001 wrote:
您好,我是從藍線可...(恕刪)


可行性評估報告,是以目前預估的運量來規劃,
如果號誌系統設計上有餘裕空間,
未來如果運量成長只要增購車輛就可以達到我算的運量,
所以您的說法或有討論調整的空間。
差別只在,車廂的載客量數據。如果是現有綠線列車規格,載客量是高出藍線可行性評估報告所載。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