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期10萬近去住,後來換中科14萬進去住,最近買14期66.6萬,這20年來的發展跟漲幅,我看得清清楚楚,中科住了13年,等於我努力了13年,才又勉強買到能負擔的,沒有買不起,只有不上進愛抱怨的人才買不起,不要砲我,我現在還在做工
我在12期這邊
已經看到預售屋實登6X
不是一戶喔,是48筆均價
https://www.leju.com.tw/page_search_result?oid=Lb57135235d55f5
上圖
喵喵皮
其實整個社區只有兩戶別面文修公園,其他戶別完全看不到,甚至還有路衝戶,整棟均價照樣到6字頭,現在區塊行情就是上漲中,類似區塊條件的泰御天鑄二期,兩房已經完銷
無敵小威威
環境很好,我也有去看
cool men wrote:
三年前發了一篇報復性買房,現在還是不可思議~ 除了海線,大里還有一些靠山的,所有預售都破40。
自己的想法,本來房子穩定上漲沒錯,可能每年2-3萬,結果疫情3年漲1倍!!(全台都漲) 現在水湳成交破80,大家都說還要發展10年以上,之後來到100? 110? 120?? 現在南屯13期60,之後80?100?? 超越大多的新北地區~

7/1後禁止換約,預售應該沒這麼熱了吧?(應該吧) 591上北屯地區沒有1000萬內的二房加車位...... (5年內新房)

我的問題是,除了RD年薪來到2-3百,一般家庭100-150差不多,更多是不到100的,大家錢都哪裡來啊?? 這麼多人自備1000萬,貸款1000萬?? 就我自己知道的父母能幫忙頂多300-500萬自備,真是太神奇了~


要多看統計數據,不要只看身邊的人,就誤以為是普遍情形




最高一組的門檻是197萬/年,還是可支配所得哦

表示已扣稅、扣福利金、扣勞健保等等實際到手金額

全台八百多萬戶,十分之一就是八十幾萬戶

每年買房的也就三十萬棟,其中新房10萬棟,中古屋20萬棟

如果第二高的組別(八十萬戶)買中古屋,最高一組(八十萬戶)買新房

這樣您還會覺得都是誰在買房嗎
錢從銀行來的,不會很難。
Allegheny wrote:
我就好奇
從房價的角度來看,台灣多數家庭經濟能力簡直大好
一坪20萬以上的都敢買了,還一堆買到30萬以上的
照理來說這種經濟實力不敢生小孩的應該是少數

可是從生育率來看
顯然經濟實力難以負荷生養小孩的才是多數
如果買房的人數比例真的這麼高,怎麼不生養小孩?
買房後都等著絕後?

這兩三年桃園這邊
我身邊還真的沒聽過有人買2x萬的房
都是3x 4x 還有5x的
2x如果不是老爛房,基本都是秒殺
鐵牛CEO wrote:
你的問題就是
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你爸媽只能給300-500自備
其他富二代
可沒這種困擾

身邊隨便兩個例子
一個朋友結婚買房預算抓2000-3000,後來沒喜歡的最後買3500的
另一個剛出社會的同事,當同事一年多就離職,後來投資開店,一次丟500以上

前進
我是一隻遊戲人間的毛毛蟲,耐心的等待變身的時機。
你去做看看銷售就知道 都是誰在買了 不少的有錢人+正想變成有錢的一群+剛開始買房的 世界很大D~
投資客,自住客,要買的就會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