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 wrote:
毛治國說得沒錯,台中...(恕刪)
重複!
小黃*** wrote:
毛治國說得沒錯,台中的運量沒辦法支撐高運量捷運系統.但是還有中運量及低運量的高架輕軌可使用.
BRT沒錯,只是用在錯的地方而已.中港路(台灣大道)平時運量就有六~八成,尖峰時一定大塞車.試問台北市為何要做那麼多高架道路,因為要增加運量嘛.那為何不要做高架道路改做BRT就好了,因為不是只有上班族通車問題還有商務客及其他使用者需要用到道路.那不是BRT可以取代的.
在公共運輸路網規劃完善前,BRT不可能替代中運量高架輕軌系統,因為她就是公車而已.如果沒有八公里免費,有多少人會以他為唯一的選項呢?現在如此但10年後中港路(台灣大道)的車流量及運量評估又如何呢?
高捷因為只有兩縣,路網不夠寬,所以賠錢是應該的,但是如果做環狀輕軌和連結人口較多的都會區輕軌連結,只要路網夠寬就能轉虧為盈.北捷不就是如此嗎?
台中市烏日到后里有台鐵捷運,文心路及中港路(台灣大道)-大里用高架中運量輕軌,其他區再用會比較合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