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ora wrote:
哪裡大幅下滑了?
明明就是搭乘的人次還更多
只是成長幅度、比例、倍數,沒有歷年那樣高。成長趨緩
為何成長「趨緩」?
就比較 2015年 8月(1030萬人次),與 2014年8月(947萬人次)
哪裡大幅下滑了?
明明就是搭乘的人次還更多
您看錯了吧!!!!!!!!!!
2015/8是比去年少的!!!!!
2015/8是比去年少的!!!!!
2015/8是比去年少的!!!!!

這是交通局現有提供的資料裡面
"唯一" 使用人次比上年度少的月份
2015/07 10,845,117
2015/08 10,302,219
而且也是整個使用人數的 "連四個月下降"
這都是以前從未發生過的狀況
台中的公車使用狀況有很明顯的轉折點正在發生中....
這份資料原本是每月更新的
但是最近卻停了兩個月未更新
直到有人向交通局反映後才於 10/6 一次補足 2015/6,2015/7月的資料
若不是有人一直問,我想根本就不想更新了
新市長的 "公車之都" 明顯只是口號
喊爽的而已
自己根本無心於公車的使用狀況
從BRT改為憂化公車
市長都說了,公車的重要性是小於其他開車騎車的人
真是..........................
不是10公里,是全線!
從 台中火車站 至 靜宜大學(沙鹿區),整條路線,全部免費。豈只 10公里。
免費一年也差不多了,該收費了,再免費下去,公車基金要破產了,BRT 自然是不會破產,因為背後有台中市政府這個財主,市府的錢,就是全市民買單的。
台中市合併後,包山包海的(山線、海線),為何把錢都花在台灣大道、七期那邊,這樣對其它地方繳稅的人不公平。
有人買房在台灣大道、七期那邊,BRT 拆了,自然是幹聲連連。但也有人買房在其它地方的啊,人家也是有家庭的耶。把整個台中市的資源,全花在台灣大道上,這樣真的公平,合理?
在免費的那一年中,請問公車運輸量有爆炸性成長嗎?
林佳龍也不是一上任,立刻就拆了 BRT,還有約半年時間繼續在運作,但那半年,請問運輸量有爆炸性成長嗎?
顯然會搭公車的人,就是固定那些人,很難再爆炸性增長上去。
再說很多人也不是為了交通而搭乘的,是觀光因素。來搭搭看這台灣這第一個 BRT 系統,雙節巴士,好有趣這樣子。
新奇、搶購、一窩蜂,都是一時的啦。
舉例:蛋塔以前有陣子大排長龍,媒體報導說多好吃、多神奇,現在還有人在排?
那個被颱風吹歪的郵筒,現在還有人在拍照?
沒搭過,搭個一兩次是新奇。天天搭,那就不是新奇了。
其實撇除政治因素,先不論林佳龍,也不論 BRT
很多人說公車運輸量成長趨緩,是 BRT 取消的關係
那請問:
胡自強時代 民國 100年 ~103年(2011~2014年),那段時期 BRT 明明都還沒誕生,圖表中為何運輸量也會成長?
BRT 是 103年7月(2014年7月),才上市的啊。
那之前的公車運輸量也會成長,是什麼妖術?
如果一定要 BRT 才算公車,那 100年 ~103年,運輸量也會成長,如何解釋?
****************************************************
台中市的人口就是這樣子而已,而會搭公車的也一樣只是那一小部份人,當公車運輸量成長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會趨緩,會飽和,不可能無限成長下去的。這是自然因素。
就像一塊海綿,能吸的水是有限制的,剛丟進海裡,是吸很快,但它能把整個海洋的水吸乾嗎。當然是吸到飽和後,就再也吸不了。
如果某一位市長,在任期內,剛好碰到運輸量成長趨緩,那就衰了,就會被罵了。市民普遍都是知識比較低的,不講科學的,才不管人口那些因素,認為運輸量就是要無限成長下去。
市場飽和,這是真的存在啊,不是胡扯,或虛幻的東西。
市場飽和,就要開拓新興市場,吸收/拉 新的顧客群。
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個人覺的是:嚴格取締並排停車
製造開車族的麻煩,讓他們覺的停車費昂貴負擔不起,轉而願意去搭公車,這樣公車運輸量成長率才能再度升上去。
而且並排停車,本來就該取締,嚴重影響市容、交通。取締獲得的罰緩,還可以有效擴充市庫財產,用來做更多建設。
像 逢甲、一中,之前並排停車嚴重到不行,真正是路邊停車場的。還有更扯的,臉皮鋼板的,直接就停在人家攤位前面,妨礙營業。
外國觀光客、大陸客,看了不知做何感想。
然後那些車霸停在那裡,車子引擎也沒關的,熱氣一直往四周散,旁邊行人走過去,熱氣往身上吹,真的很不舒服的。
這些觀光客,回去會不會宣傳台灣馬路這樣危險,逛個街老是被車霸擋住,得繞到內側馬路去,擔心被車撞。逛個街像在洗三溫暖桑拿浴,旁邊車霸熱氣一直吹過來,汗流浹背。
這些負面宣傳的,這樣以後觀光業還有前途嗎。
人民經濟受到影響,人均 GDP 下降。你們以為房價就不會受到影響?當人民普遍賺不到錢,開始窮,房價一定就下跌的,因為沒人買得起,就要降價求售。
fedora wrote:
從 台中火車站 至 靜宜大學(沙鹿區),整條路線,全部免費。豈只 10公里。
免費一年也差不多了,該收費了,再免費下去,公車基金要破產了,BRT 自然是不會破產,因為背後有台中市政府這個財主,市府的錢,就是全市民買單的。
之前有網友說現任台中市政府早就編預算下去了
你需要更新資訊了




話說以前海線公車到市區8公里免費變10公里免費
應該要坐的人變多啊
不是現在通通都跑專用道嗎?
本來跑專用道的市府的BRT通通都跑到海線去了啊




怎麼人還會變少?
應該要變多啊




對啊 之前沒有BRT也會成長
那為什麼現在拔了BRT換上"號稱"更好的優化公車道
運量還能下降? 這是什麼巫術?




飽合?我從來也沒看過台北的運量飽合過啊
都你在講



fedora wrote:
像 逢甲、一中,之前並排停車嚴重到不行,真正是路邊停車場的。還有更扯的,臉皮鋼板的,直接就停在人家攤位前面,妨礙營業。
外國觀光客、大陸客,看了不知做何感想。
然後那些車霸停在那裡,車子引擎也沒關的,熱氣一直往四周散,旁邊行人走過去,熱氣往身上吹,真的很不舒服的。
這些觀光客,回去會不會宣傳台灣馬路這樣危險,逛個街老是被車霸擋住,得繞到內側馬路去,擔心被車撞。逛個街像在洗三溫暖桑拿浴,旁邊車霸熱氣一直吹過來,汗流浹背。
一中逢甲在熱門時段
警察騎機車趕並排是趕很勒的
你一定沒看過吧





還有我遇過不少一直回逢甲來玩的旅客
什麼路邊並排停車根本不是什麼問題
印度泰國那些觀光大國還不是更糟 有影響觀光客的觀光意願嗎?



看有人在那邊不懂裝懂說大話 我都快笑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