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陣子的房..自己發現了幾個現項大家來討論一下吧!!
第一..景氣不好房價卻越叫越高
台灣今年景氣非常不好..可是奇怪的是台中房價卻一飛衝天我主看北屯區2010年11月開價568萬
2年後同一棟大樓同一間開價968萬差額在400萬 (此為43坪加車位的案件)我原本以為很誇張了
不過卻看到其他網友年初680萬同一間現在開價950萬,不到一年時間差價達270萬,為什麼他們
那麼敢開..我想是因為投資客們把奢侈稅的15%都算在成本裡了..所以簡單的說..我們是在幫他
們付奢侈稅....這樣你還要買嗎??(我大膽預測..若賣不掉過奢侈稅後他可以降價的空間相對
有多很多了)
第二 屋主開價往往不食人間煙火
有在看591習慣的人就會知道..在591裡屋主自售的開價往往高於市場..不知道他們哪裡來的自信
好像看到仲介的開價就自己覺得有那價值..之前看了一間管理非常不好的社區..是屋主自售的
隔局差不說空間小..設區整體環境也不好..車位是機上車位....還很高興的跟我說可以停休旅車
看著那個有點不穩的停車台....真的很想跟屋主說,清醒點吧~~你一坪開到14萬又是14年的房
重點是你的設區管理很差..我第一次去還找不到管理員的那種小社區你的開價都快跟文心路邊的
有游泳池的2百多戶設區一樣貴了你知道嗎??
第三 仲介永遠告訴你房子成交很快
妳上周看的房子已經賣掉了....總是再聽這樣的話..但很奇怪的是有些屋網路還在登..其他仲介
還在賣..那是賣給誰呢?? 另外有一個例子是甲仲介說賣掉了..結果從乙仲介那聽到是屋主不賣
或是改用出租的了....所以仲介的話只有聽聽的價值..參考請選10%吧!!雖然他可能看起來很誠肯
又老實......
第四 看來看去為什麼永遠都是投資客的房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我的經驗是看的房子中有6~7成都是投資客的房子..如果房市看好..
為什麼有那麼多投資客要拋房..做出租啊~~你看捷運經貿園區不是很多提材..為什麼他們要
在這時間賣房..
第五 預售屋的另類賺錢術
我就講我看到的吧!!今年11月交屋9月去看790萬的房還未交屋但已經一堆人在網路賣了..理論上
不是應該有15%奢侈稅的問題嗎??該不會是還沒交屋還沒付到貸款所以賣了只要換契約就可以了..
可是這一來一往差價居然也都在百萬左右....更重要的是我發現很多這樣賣的屋主都是..某某
房仲的店長或是幕後老闆....所以有人說打房讓房仲失業很可憐....可是..房仲自己當投資客
墊高房價..難道我們想買房的人就不可憐嗎??有網友說奢侈稅改課5年吧~~完全贊成啊!!不然
房價被炒高了..原本住在這個地帶的人卻被迫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看著買不起又不開燈沒人
入住的大樓....這樣叫合理嗎??
第六 74縣道..捷運是房價解藥
重大建設原本勒是便民的基礎建設..可是到了後來卻都演變成抬高房價的最大推手
10年前炒大里..大里炒完現在改炒新光重劃區..但是台中的整體薪水結構卻沒有成長
大家都用台北捷運經驗來期待所有新開發的捷運..但是高雄捷運卻沒開出預其的人流量
除了通車前被抄高的房價..通車後並沒達到實質的效應..所以台中會變成台北還是高雄
也有待商確..但是卻已經開始炒的捷運夢會不會又是一場空呢??
以上是我看屋的感想..除非真的價格合理..不然現在我真的不會進場..雖然我是自住需求
但是..買房一定要先考慮到自身能力..不要買了房卻失去了生活的品質..對於不合理的房價
我也不想再用我是自住沒差來姑習,因為這樣的姑息所以他們才敢開天價............。
小米配大醬 wrote:
第一..景氣不好房價卻越叫越高
第二 屋主開價往往不食人間煙火
第四 看來看去為什麼永遠都是投資客的房子
第六 74縣道..捷運是房價解藥
以上是我看屋的感想..除非真的價格合理..不然現在我真的不會進場..雖然我是自住需求
但是..買房一定要先考慮到自身能力..不要買了房卻失去了生活的品質..對於不合理的房價
我也不想再用我是自住沒差來姑習,因為這樣的姑息所以他們才敢開天價............。
經濟不景氣 消費減少 有閒錢的人這時候會拿錢出來開店開公司? 如果不會,那錢要去哪?
自有的屋主本來就會開高
經常都是房仲為了成交 勸退屋主再低一點
所以屋主自己刊登就顯得比仲介開的高
再去勸買家再多出一點 不然怎麼增加成交率
不知道要怎麼分辨對方是不是投資客
因為房子很新就賣出? 還是屋主沒住在那房子裡?
捷運距離多遠 將來房價就有多少支撐
但也代表目前就有多貴
你要買真的捷運宅 那就得願意現在高於區域行情買
至於快速道路距離一公里跟距離三公里
對開車的人來說差異很大嗎?
高雄捷運累積總運量突破2億人次
這種東西本來一開始大家都需要時間去適應跟改變習慣
高鐵不也一樣
現在大家都說幾十年前房子多便宜
可是我爸三十年前房價買不起 每年都覺得要跌了 被軋了三十年還是買不起
價格合理不是依你的負擔能力來看
有人負擔能力比你高很多 你就要被軋空
負擔不起就不要買 別給自己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