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蘇木春/台中報導】2014.11.05 05:07 am

http://udn.com/NEWS/LIFE/LIF1/9045250.shtml

「請禮讓下車乘客,注意月台間隙。」上下班或假日尖峰時段,總有一群年輕志工在台中快捷巴士BRT站內引導乘客,他們多半是國高中生和大學生,自組「台中市自發性交通志工團」,動機是讓BRT運作越來越好,成為台中的驕傲。

志工團成員約八十人,許多醫師、護理師、公車與計程車司機看到這群熱心的學生,也主動加入;讓人意外的是,志工團發起人張博源還是個高二生,從小就是公車迷的他,BRT上路後更讓他欣喜若狂。

張博源說,BRT營運初期設備狀況多,引來不少批評,搭乘人潮爆量影響發車頻率,他八月初在臉書成立社團招募志工,至今每周都有超過四十人次參與服務。

志工穿戴自製背心、識別證,引導乘客進出站,並自費印製五千分路線圖及轉乘資訊發放,很快就索取一空;有時還在臉書辦自製BRT限量悠遊卡抽獎活動,拉抬社團人氣。張博源說,這些都是成員省下零用錢集資的成果,希望大家搭車更方便。

為使BRT進出站更安全,志工張舜評甚至帶著大聲公,播放手機裡的進出站音效,提醒乘客車輛進站、關門,防止民眾誤闖入BRT專用道發生意外。

製鞋業的林育賢在臉書得知志工團,看他們在站內服務也深受感動,跟著加入,志工背心就是他提的點子,果然對乘客更有說服力,更願意配合。

張博源說,現在BRT公司最常被投訴的就是志工,主因是乘客還不習慣搭乘方式,遭志工制止時會有不滿,志工團會虛心檢討服務態度。
===============================================================
這群志工對台中無私的付出,真的令人感動,也讓我看到台中的未來充滿希望,有你真好!
年紀輕輕就能散佈這樣的正能量. 真的太難得了..

我在那個歲數時還在玩呢..

難怪台中會進步的這麼快.就是有這麼多無名志工默默行善


給你們一個讚

jacktung wrote:
【聯合報╱記者蘇木春/台中報導】2014.11.05 05:07 am

http://udn.com/NEWS/LIFE/LIF1/9045250.shtml

「請禮讓下車乘客,注意月台間隙。」上下班或假日尖峰時段,總有一群年輕志工在台中快捷巴士BRT站內引導乘客,他們多半是國高中生和大學生,自組「台中市自發性交通志工團」,動機是讓BRT運作越來越好,成為台中的驕傲。

志工團成員約八十人,許多醫師、護理師、公車與計程車司機看到這群熱心的學生,也主動加入;讓人意外的是,志工團發起人張博源還是個高二生,從小就是公車迷的他,BRT上路後更讓他欣喜若狂。

張博源說,BRT營運初期設備狀況多,引來不少批評,搭乘人潮爆量影響發車頻率,他八月初在臉書成立社團招募志工,至今每周都有超過四十人次參與服務。

志工穿戴自製背心、識別證,引導乘客進出站,並自費印製五千分路線圖及轉乘資訊發放,很快就索取一空;有時還在臉書辦自製BRT限量悠遊卡抽獎活動,拉抬社團人氣。張博源說,這些都是成員省下零用錢集資的成果,希望大家搭車更方便。

為使BRT進出站更安全,志工張舜評甚至帶著大聲公,播放手機裡的進出站音效,提醒乘客車輛進站、關門,防止民眾誤闖入BRT專用道發生意外。

製鞋業的林育賢在臉書得知志工團,看他們在站內服務也深受感動,跟著加入,志工背心就是他提的點子,果然對乘客更有說服力,更願意配合。

張博源說,現在BRT公司最常被投訴的就是志工,主因是乘客還不習慣搭乘方式,遭志工制止時會有不滿,志工團會虛心檢討服務態度。
===============================================================
這群志工對台中無私的付出,真的令人感動,也讓我看到台中的未來充滿希望,有你真好!
...(恕刪)




BRT不足的地方,大家一起做好!
很正向!
小急 wrote:
年紀輕輕就能散佈這樣...(恕刪)


也是對市政府正確的交通建設有所認識!

arrem5104 wrote:
選舉到了,沒家長老師恫嚇,國中生會自己出來?醫生全都是開車族,選舉到了會出來不是沒原因...(恕刪)


邏輯一百分.............
比較關心車與站體間月台門那時會正式啟用?
有種說不出來的危險感。
交通便利還是要建立在安全第一。
先不要說這新聞的正確性, 你們搭車還有看到這群志工嗎??

我都沒看到也, 有人可以拍一下嗎??

我想發文者又是台北人, 搞不好還沒坐過BRT,

一定更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出來??

只好請其他人幫忙看了.
hch2006 wrote:
先不要說這新聞的正確...(恕刪)


便服外套著簡易白色閃光背心的就是了。

自己找時間去看。

台中市自發性交通志工團

另外這是志工團的專頁,您可以一個一個去指正他們、拆穿他們是假帳號,是被威脅利誘、心不甘情不願參與志工活動的錯誤。 

剛好明道中學每天100多部校車, 就是一個公車網囉...學生只是單純付出,大人想太多, 參考囉...

明道中學高二張博源,從小就是個交通迷,BRT上路之後,台中交通未來結合捷運的願景,令他欣喜又期待。他看到BRT營運初期的許多狀況,他以一介高中生,發揮一己之力,透過臉書社團號召,自組「台中市自發性交通志工團」,為協助BRT越來越好!

志工團成員約80人,除了國高中、大學生,還有醫師、護理師、計程車司機主動加入。志工穿戴自製背心、識別證,引導乘客出站,並自費印製5000份路線圖與轉乘資訊發放,很快索取一空。

張博源說,小時候就在父母的陪伴下使用公車系統到處逛,大眾運輸對他影響深遠。這一路走來學到很多,也做了很多嘗試,包括:自己學電腦繪圖、成立交通志工團組織,甚至印製、發行自繪的捷運路線圖悠遊卡等。

他一路關注台中交通運輸,更研究「捷運興建對學校未來校車規劃之影響」,今年以此專題,與夥伴黃琮棋、廖庭誼參加2014高中地理奧林匹亞競賽」,獲得全國第一。張博源對交通運輸的熱情,投入於課業學習,更難得可貴的,是也能付諸於社會實踐,令人欽佩。(#文創處 曾琦惠)
BRT不是什麼大建設,卻是進步台中大眾運輸工具的第一步

以前大台北都會塞車,因為公車運輸系統不便民

自從公車專用道設置,公車乘坐率提升

捷運一開通,大台北開車、騎摩托車的人更是逐漸變少

每年不知道減少了多少碳排放量??
---------------------------------------------------

會罵BRT的都是長期開車、騎摩托車的人,因為縮減了一個車道,不利他們的路權。

BRT照顧的是剛好不開車、不騎車的族群,覺得以後會很方便,我覺得很好。

BRT缺失搞好,如果真便民,乘坐率自然會提升,我相信開車、騎摩托車的人也會逐漸變少。

那些去當志工的人願意讓BRT以後變得更好,是利己也是利他的行為。

反對BRT的,有骨氣以後最好不要去坐,不要又要坐又要罵。

就像雪隧一開通,那個發誓永遠不走雪隧的宜蘭某作家,還不是乖乖去走了,現在還有再罵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