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大家的討論,類似一個世界咖啡館的概念,筆者暫時替大家小結。

小結無法讓大家滿意,卻是現今最佳解,或許10年得到的解答不同。


簡單總結:

1.一定密度的服務網
台北最初木柵與淡水兩線獨立運作,運量低。直到板南線加入,底定雙十路網漂亮基礎。
回歸台中,BRT除了先前提到的單一路線營運,便宜而興建路網迅速更是潛力股。
只要10年,台中興建6~10條路線不是問題,花費不到MRT一成。而且藍線細部設計早已完成,等著發包而已XD

2.使用者付費原則
使用者付費是必然趨勢,台中公車運量培養足夠,應該針對不同區域收取不同費用(或是補貼)

3.私家車輛使用成本應該提高
其他稅費不說,先提高路邊停車費,絕對有感。這些經費持續挹注至補貼大眾運輸,以及未來興建/養護。

4.給真正有開車需求的人一條順暢的道路
利用相關價格抑制"非開車必須者",道路負荷降低,搭配交通手段達成"盡量不塞"的目的。

5.該改不該廢,是大眾共同的心聲吧!
看到剛開通的情況,除了像戰場還是像戰場,現在逐步穩定與成長,何必拆了自己的小孩呢?


巴西庫里奇巴資源條件比我們更差,用30年打造宜居城市。無論氣候或是城市規劃,台中發展條件何其不錯。


人生沒有那麼多30~50年等MRT路網,用一個10年打造BRT路網...有待台灣政壇努力(這是夢想吧)。
文章關鍵字

sss89229 wrote:
這幾天大家的討論,...(恕刪)


推。

希望星期一出來的不是令人沮喪的結果。
給樓主拍拍手

理性的討論 宏觀的見解



現在的交通局長王義川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交通工程組博士、碩士

學有專精

希望不要砸了自己母校的招牌



職位是一時的

名譽是一世的


尤其在現在電腦化時代

說的

做的

將來孫子曾孫都查的到
建議你們去FB台中市政府的台留言
abbafan wrote:
給樓主拍拍手理性的討...(恕刪)
推+1

BRT 不好的話,嘉義幹麻也要蓋~!

sss89229 wrote:
這幾天大家的討論,...(恕刪)


全部都尊重,但是藍線應盡速改採MRT。


政治上另一種操作就是

因延續選戰與民眾或民粹質疑 且不能立刻支持brt好

市府花幾百萬改回公車專用道

然後 又一堆民怨 塞車 機車開車更抱怨

然後又花幾百萬改回brt

來回花1千多萬以上有形成本 無形大家吸收

然後呢 市府會出來說 經證實 brt為必要過渡至mrt的最佳階段工具

然後才甘願繼續BRT提升



抵禦恐懼 wrote:
全部都尊重,但是藍線...(恕刪)
說這麼多也沒用,市府有政治考量,一般人有自私考量,浮上台面的都是要拆或變公車專用道

聽到朋友說當初不是要六線齊發,巴啦巴啦的,沒經過我家附近,我怎麼搭,拆掉好了......無言


hazard wrote:
說這麼多也沒用,市...(恕刪)


現在是油價便宜

等到油價一公升破四十時

一堆人就在哭喊著為什麼沒有「便利」的大眾運輸工具

howard.huang wrote:
現在是油價便宜等到...(恕刪)

很簡單就是中央不給錢蓋捷運!沒什麼好抱怨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