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得剛上來台中時那時的女友(現在的女王)買的是公益路底的三X藝術園區,屬於社區中的社區低樓層室內三十坪左右三房,裝潢費用八十萬左右沒有車位,跟岳母一起住,每人一台車共三台車..
社區中的社區低樓層採光真的非常不好幾乎曬不到太陽


住了一陣子感覺到對陽光的嚮往,與長輩同住真的有很多好處(這是良心話)但生活上會多了很多拘束,譬如在家不能裸奔之類的

當初決定買十樓,因為11樓以上須裝置自動灑水設備,不僅增加裝潢複雜度也會影響室內淨高,兩戶都採光都很好也接近馬路,但是這個案子用的材料真的不優,樓板沒有中空隔音設計也沒有使用任合隔音材我真的不誇張樓上掉一個小東西我都聽得到,他又常常掉


媽媽那間設計二房一廳廚房一定要大,封閉式廚房時常在熱炒的家庭必備良藥,以後因該會設計二進式廚房,熱炒區跟開放式廚房,兼具實用與美觀,冷氣通風一定要顧慮不然炒出來的菜都會特別鹹(有加汗水),長輩會比較顧忌梁柱要想辦法俢掉..
我們這邊設計一房一廳超大客廳超大湯屋,浴缸採落版式用砌的,保溫效果不好出水量不夠大的話,水上面在放下面就冷了,正正方方也不好用無法躺著,而且砌的落差太高出入都要用爬的淋浴也要在浴缸裡,那時候有一個朋友借住洗澡時腳滑一把扯下羅馬簾,害我那一陣子洗澡時都要關燈不然就被看光光了..下次浴缸我會砌外型內部買雙人鑄鐵缸,並且注意除溼那時候用系統櫃去裝修退掉建商送的門,一進房間只看到一整片的白色系統櫃崁消光灰金屬漬漬漬那個質感,什麼推開不是衣櫃背後還藏一間湯屋..只有兩個字"假掰"但不好用

湯屋看出去夜景..

游泳池見仁見智兩個人時,每天下班只想舒服躺在沙發上(沙發真的很重要,省錢方法多翻國外雜誌找喜歡的跟適合自己的尺寸去訂做),游泳池一年去不到五次,要付水費電費清潔費救生員費很划不來,有小孩後會不一樣一天到晚呼朋引伴來游泳超划算..大樓的逃生梯那時候建商強調法規規定要做半開放式的,而且沒有做雨遮一下大雨個逃生梯就跟瀑布一樣真的不誇張,要注意..機械車位挑選也有技巧,有的只會平移不會上下選這個就對了比較便宜又可以當平面車位使用..
後來受不了噪音西曬浴室潮濕隔音窗每天快破的玻璃等等..還是決定換屋賣掉後在北區買了一棟透天六年屋地下停車可停二部(悲慘的找車位人生繼續開始,我們有三部車),三樓半有大露臺門口有小花園人車分道座北朝南,社區120幾戶很安靜,居住族群年紀偏大,後門出去一小段就是中國醫,十點過後剩下我家在吵

頂樓露臺自己設計的小花園..

首先把整個地面塗防水漆,鋪上透水隔板然後到特力屋買處理好的戶外專用南方木板,扛了八袋鵝卵石設計成上面這樣,結果大約半年木板因為熱漲冷縮開始會"反"更慘的是隔壁在頂樓種了大量的觀賞竹,每次都會飄落到我們這邊有次颱風,整片整片的樹葉被吹過來,半夜我上樓去看,不得了整個木板都浮起來所有排水孔都賭塞..以後因該會請專業的來訂製戶外木地板並且提高漏水頭,而且加蓋採光罩,鵝卵石剛用前幾個月很美但是慢慢的會變黑長青苔,以後因該也不會用了..

後記~未來計畫自己買地自己蓋,我覺得要擁有一間好房子真的需要很多方面去考量,實用性建商材料座向周圍環境都是不可忽視重點,魔鬼藏在細節裡我覺得真的需要花時間細細去規劃..希望如果有好的經驗也可以分享在這邊讓大家少走些彎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