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龍 廢除BRT交通部才通過捷運藍線計畫

這人真的有反著說的習慣

台中市長林佳龍今天北上接受電台專訪,說明大台中交通規劃藍圖。他強調「用交通帶動都市發展」,大眾運輸的世界趨勢是以「軌道運輸」為主,台中特別需要環狀軌道解決交通需求,交通建設可帶動都市發展。

林佳龍今天上午11點接受台北流行廣播電台(POP radio)主持人黃光芹專訪,黃光芹首先關心台中的交通、捷運藍線的執行情形。

林佳龍表示,台中交通需要建構路網,之前台中僅有一條捷運綠線,從文心路到北屯,但其實台中更需要捷運藍線。

林佳龍指出,前任市長胡志強申辦捷運藍線時可能遭遇困難,因此改採BRT,但做了藍線BRT,卻排擠了捷運藍線的申請,相關計畫遭交通部駁回,因此他上任後通盤檢討藍線BRT,決定予以廢除並改為優化公車系統,也因此讓台中具備申請捷運藍線的條件。

對於交通建設經費問題,林佳龍表示,目前市府向行政院爭取重新計算捷運補助,其中涉及台灣大道將徵收的用地,尚未補償的金額有300多億,這300多億他傾向納入中央地方分配款中,屆時中央要出的工程補助款就會增加,金額大約150億,地方政府則採用其他開發或容積移轉等方式來解決此部分經費需求。

黃光芹再問市府進行的交通建設規劃,是否有信心達成?林表示,副市長林陵三是台灣最專業、最有政績的交通部長,台中市許多重大交通建設,包括鐵路高架化、生活圈74號快速道路、水湳機場遷清泉崗等,都是在林副市長擔任交通部長任內推動的,林副市長主推「大台中山手線」專業度絕對足夠。
有神可做神要當鬼 中捷藍線過了以後已故BRT變成「鬼」?

哦?原來台中市捷運藍線計畫沒過是「卡」在BRT喔!台中市政府22日發佈新聞,大台中軌道路網第二條捷運誕生,交通部21日台中捷運藍線計畫複審會議正式核准台中市政府的提案。而103年底藍線送交通部審查時,遭以「台中同時規劃BRT及捷運藍線,路線具有高度競合」為由未獲通過。BRT死了之後真的變成「鬼」!



市長林佳龍剛上任時台中市只有捷運綠線興建中,作為十字軸線交叉的橫向藍線捷運系統則沒有聲響,只有藍線BRT快捷巴士系統營運中,大里、太平、清水、大甲的居民還在吃味怎麼BRT只到靜宜大學,其他行政區也要,所以前朝交通局的規劃除了藍線外還有其他5條BRT,因BRT要建置很快,等捷運綠線可以通車時,台中市的BRT就已六線齊發了,大眾捷運系統不是只有十字軸線而已;但是林佳龍團隊上任後就廢BRT,說行控中心不能用,不料時間過了快兩年,BRT的罪過竟是它卡了捷運藍線?

捷運藍線與BRT藍線路線幾乎一模一樣

市府交通局指出,捷運藍線經多年規劃與爭取,林市府上任後,為回應台灣大道壅塞之民怨,將實質未達BRT標準的台中BRT,修正為優化公車系統,不僅顯著提升台灣大道運輸效能,更促成台中捷運藍線獲交通部審查通過。


市府表示,交通部台中捷運藍線計畫複審會議,經交通部政務次長王國材及各委員一致認可,並提出補充未來轉乘規劃及檢討工程經費合理性等內容,修正通過後送行政院。台中市長林佳龍表示,感謝中央政府全力支持台中的重大交通建設,「捷運藍線是台中市的交通命脈!」


市府交通局長王義川補充,捷運藍線西起沙鹿火車站、行經台灣大道進入市區,沿線經弘光大學、靜宜大學、東海大學、榮民總醫院、市政府、國家歌劇院等醫療、學區及觀光休閒娛樂區域,並和捷運綠線G9市政府站串聯形成共站,再往東進入台中火車站,終點站設於干城轉運中心,旅運需求量極大。


根據捷運藍線提案,全線21.3公里,共設15座車站,總經費1,124.41億元,整體自償率為30.54%,工程經費佔804.17億元,其中,中央補助290.43億元,地方負擔152.91億元以及自償性經費為360.83億元,另外,土地徵收費用預估為320.24億元。所以台中市要負擔的是833.98億元,預估土地開發效益可達229億元,經濟效益則為1180億元。


捷運藍線路線規劃行經的站,似曾相識,因為它就是藍線BRT的路線,是縣區爭取的延伸路線,台中市過去是先有藍線捷運計畫的,中央不核,因當時的搭乘公車的大眾運輸人口、公車族不夠多,自償率不到30%,土地徵收經費太高,所以不核,前朝交通局於是改以便宜好用又易興建的BRT先替代,既可與捷運綠線銜接,又可養大眾運輸搭乘人口,一旦養足了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人口,捷運藍線就有機會蓋。


所以,BRT藍線就是為替代捷運藍線而生的,路線當然要與捷運藍線一模一樣,當然會重疊,但若說因為有BRT所以捷運計畫不過?這因果就不知如何釐清了?台中如果能蓋捷運藍線,何須捨捷運而就BRT?「有神可做,誰要當鬼」?不料一條前朝不核的捷運兩年之後換黨執政後願意過了,BRT抱屈而終早已作古,卻還得委曲求全變成「鬼」!

acerasus81 wrote:
有神可做神要當鬼 中...(恕刪)


可行性評估初審過關而已,等到有錢開工了再說,其他都是多講的 
有個屁用?所經路線全是已經交通很方便的地方,真正需要大眾交通工具的海線鄉鎮全部忽略!

carloszhang wrote:
佔據車道四條 (車站+車道) 造成塞車...(恕刪)


政策謠言多「闢謠」提升為國安層級
有許多不實的消息在散播,對於網路謠言,她要求相關單位主動出擊,把正確的政策傳遞出去。
政策謠言滿天飛,府院黨全力闢謠

從以前網路謠言就從沒少過,可從沒有人敢光明正大地對付
因為以前要是這樣做,就是干涉言論自由,就是網路戒嚴
現在看來,不勝唏噓阿...

話說回來,BRT佔據四條車道,就是網路謠言

車站,蓋在快慢車道間的分隔島空間上,就算沒有BRT車站,那也不會是可以行車的車道空間

BRT車道,在大多數的路段(忠明南路以西),是沒有"占掉車道"的問題的
沒有BRT之前有幾線車道,現在依然有幾線,只不過是寬度縮減而已

而在忠明南路以東,五權路以西的路段,也利用除去路邊停車格的方式,
增加慢車道的寬度,快車道雖然少了一道,但慢車道也增加了一條車道空間

我覺得BRT最可惜的之一,就是當初應該要走民權路到火車站,而非中正路
唯有民權路的路寬,可以繼續劃設專用道,而非混和車道...

另一個就是沒有好好完成BRT經過光明陸橋的專用路線
這兩處路段讓BRT專用道斷掉,就等於落人口實,終至被廢黜的下場

mz3sp23 wrote:
我覺得BRT最可惜的之一,就是當初應該要走民權路到火車站,而非中正路
唯有民權路的路寬,可以繼續劃設專用道,而非混和車道...

另一個就是沒有好好完成BRT經過光明陸橋的專用路線
這兩處路段讓BRT專用道斷掉,就等於落人口實,終至被廢黜的下場


當年貌似是要做回張溫鷹時期的單行道,右入左出火車站,結果被居民抗議會沒生意做,只好作罷。移回中正路後想跟中港路一樣劃掉兩邊停車格做專用道,居民又出來抗議說會沒生意做,才變成C路權的鳥樣,呵
為什麼不讓台灣大道~
全線禁止左轉呢??
要左轉的全部繞右轉再出來.

這樣車速可以大幅提升,要左右轉的可以提早走其他條平行的.
要右轉的自己慢慢塞在慢車道
像是台北的忠孝東路這樣?

lordkikuko wrote:
結果被居民抗議會沒生意做


實際上,中正路(舊)、民權路、三民路、自由路雙向雙線道,
因車子真的很多,三不五時還被公車一條龍堵住一線,隨時都在塞,
想臨停買個老賴紅茶都有困難,讓消費者根本不想進中區,哪來生意做。
halt wrote:
實際上,中正路(舊)、民權路、三民路、自由路雙向雙線道,
因車子真的很多,三不五時還被公車一條龍堵住一線,隨時都在塞,
想臨停買個老賴紅茶都有困難,讓消費者根本不想進中區,哪來生意做。


能保留停車格又有專用道的作法就是民權、中正改成單行道

要雙向通行又要走BRT又不能劃掉停車格..就變成之前那樣

問題是生意有比較好嗎?

中區的景氣不是多幾個路邊停車格就能解決的

雙向改單向、單向又改回雙向都幾年了

話都嘛住戶在說,都他們的毛

然後能把人潮帶進去的BRT速度出不來有一半的原因(c型路權的中正跟光明陸橋)是他們自己捅出來的

我們還能說什麼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