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市13期市地重劃從2010年公告重劃書,到現在已過12年,仍未辦理配地、交地,市議員鄭功進指出,13期重劃前後挖出牛罵頭、營埔及番仔園等不同時期的文物逾2000件,他建議市府打造一座媲美新北13行博物館的台中「13期博物館」為老城區建文化新地標。
另國民黨議員李中也曾質詢,指台中市13期重劃區域過去是先民番婆庄與麻糍埔文化所在,且是50、60年代縫紉產業與精密工業的發源地,他認為應讓後代子孫了解文化產業脈絡,建議市府應籌建精密工業文物紀念館。
13期重劃區範圍涵蓋南屯及南區,包括南屯區豐安、 豐樂、鎮南、楓樹、楓興段及南區半平厝、樹子脚、番婆段等8個地段部分土地,東以西川一路為界,南以建國北路為界,西以環中路五 段為界,北以文心南七路、向心南路及永順路道路中心線為界,面積229.5673公頃。
議員鄭功進說,13期重劃區內抵費地達244筆、面積19.6公頃,扣掉開發成本,預計盈餘至少200億元。開發期間,重劃區內陸續出土文物達2278件,他議市府提撥經費,建造博物館,依照牛罵頭、營埔及番仔園等不同文化時期做專題展示,不但可妥善保存出土文物,也可吸引觀光。
文化局表示,13期重劃區開發期間發現麻糍埔遺址,目前已指定為市定遺址。陸續出土文物包括牛罵頭文化、營埔文化及番仔園文化等時期的石器、陶器與灰坑、火塘、柱洞、史前墓葬等,目前暫時存放在挖掘單位,因許多文物還需要整理、復原,將審慎評估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