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anghua.gov.tw/?index=news&fun_id=5&fun_s_id=2&key_word=&page_name=detail&iid=4555
縣府必於年底前將鐵路高架化可行性評估修正報告提送交通部複審,並將爭取各黨總統候選人列為優先政見,全力推動彰化市的重大鐵路建設。
「彰化市鐵路高架化」為彰化舊市區重新縫合的契機,也是縣民殷殷期盼重大建設。彰化市鐵路高架化計畫係以原線高架為原則,北起大肚溪南岸,迄於大埔截水溝以南,全長約9.5公里,規劃增設3處鐵路捷運化車站,並將消弭及填平高架沿線所有陸橋、地下道及平交道。未來將進一步透過都市更新的方式,讓都市景觀縫合,為擁擠的站區爭取足夠的商業發展及公共設施,翻轉原本老舊頹敗的市容,取而代之的是符合現代人生活方式的全新火車站及購物空間,將帶動彰化縣的整體繁榮發展。
另外,文史工作者及鐵道迷非常關心彰化扇形車庫活化的議題,未來縣府將配合鐵路高架化工程,成立扇形車庫鐵道博物館,以動態展示方式完整保留車庫古蹟,並擴充相關觀光服務設施,學習梅小路鐵道博物館成功營運經驗,結合便捷交通網及商圈發展,吸引全球鐵道迷的目光。
彰化縣長魏明谷上任時即將「彰化市鐵路高架捷運化」列為優先推動之交通政策,鑑於縣府103年提報中央初審之報告書,因諸多內容需再與鐵路局協商,因此最終函請縣府修正再補充。魏縣長上任後,縣府積極重啟修正報告工作,於一年內歷經多次修正報告研商會議,終於完成「彰化市鐵路高架化可行性研究中央初審修正報告」,並於12月28日取得彰化市鐵路高架化計畫推動小組委員會認可,今(31)日已將修正報告函送中央辦理複審。
相較前次縣府之前提送中央審查之報告書,本次修正內容更能符合縣民期待與需求。最新修正報告內容係以原線高架方式辦理,高架路段向北延伸至大肚溪南岸,全長達9.2公里,可一併消除金馬、建國、中華及中央4座陸橋,泰和路、長順街、永安街、南美路4處平交道,民生路、曉陽路2處車行地下道,及彰化車站、彰安國中2座人行天橋;並新設(金馬路、建國路、中央路)3座通勤捷運化車站,擴大鐵路高架化效益,且與台中捷運綠線共構,以利有效紓解彰化火車站周邊道路壅塞暨創造彰化市東區發展潛能;扇形車庫更師法日本京都梅小路蒸汽火車博物館,規劃遊園火車,並以高架引道銜接高架主幹線,兼具古蹟活化保存及功能銜接;彰化機檢段預計遷移至花壇或田中地區,以滿足鐵路局營運需求。修正後總工程計畫經費達302.14億元,預計縣府需負擔73.65億元。
鐵路立體化建設除可改善交通,高架後所騰空之路廊,透過都市更新整體開發將有極高的潛在價值。整體開發將以彰化火車站為中心進行,藉由劃設車站特定區,利用建築物立體多目標使用,將停車場、公車轉運站及高架化車站整合在同建築之中,並透過土地都市更新或都市計畫變更,強化高架化沿線土地之利用,提供彰化市舊城區所需的商業、住宅及公共設施空間,以帶動彰化市舊城區的發展,引領彰化再起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