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過大雅路有看到接待中心正在蓋
不過目前不知道基地位置在哪
價格多少或長什麼樣子
好像有板友是旭珈的住戶
他蓋的品質如何阿
感謝分享
文章關鍵字
F大有興趣,等他接待中心完成,你去看了,再來討論。
PO一張這建商另個案,澆大底混凝土之前去看的情況,懷疑的開始:

hhc0227 wrote:
F大有興趣,等他接待...(恕刪)

看了心就涼一半了
hhc0227 wrote:
F大有興趣,等他接待...(恕刪)


其實這張照片橫筋的問題不大,橫筋的部分是"腰筋",
照片中這個時候是基礎底版澆置前拍攝的,
很多鋼筋工班在施作腰筋的時間點是在基礎底版RC完成後組立地梁前施作,
也就是說,
照片中有施作腰筋的位置是鋼筋工班順手先完成的,
並不是其他地梁的腰筋沒有施作就準備澆置混凝土,
如果你有地梁側模組立前的照片,
應該就會看到在那個時間點時腰筋已經完成了.

至於地梁下方箍筋未固定這個部分可以說是個小缺失,
這麼說好了,目前的鋼筋工班不會每個箍筋都綁紮固定,
地梁的箍筋底部更不是他們會注意的重點,
因為目前的發包單價對鋼筋工班來說就是沒辦法每個鋼筋接部都綁紮,
當然,你要堅持說這是標準工序的話我也沒辦法,
我只能說什麼單價做什麼事,這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準則.

小弟純粹是就自己所知的來說明這張照片,
有什麼問題的話可以再提出來大家討論看看.

siarim wrote:
其實這張照片問題不大...(恕刪)


說得也是啦,一分錢一分貨
建商說一坪六萬元,給營造一坪才18000-20000,要什麼品質呢?
(以上數據來自幫我蓋房子的工班頭)

siarim wrote:
其實這張照片問題不大...(恕刪)

感謝分享
又學到一些

2648000 wrote:
說得也是啦,一分錢一...(恕刪)

真的是有賺頭
說得也是啦,一分錢一分貨
建商說一坪六萬元,給營造一坪才18000-20000,要什麼品質呢?
(以上數據來自幫我蓋房子的工班頭)
=============================

可我在網路上看那些自地自建的業主
"整棟沒跟別人連壁"
建材一般.例如用大同窗.TOTO用基本陽春款
磁磚國產
外牆抿石子
加整地加設計費
搞到好也要六萬多/坪

如依幫你蓋房子的工班頭講的
那些自地自建從20000結構體到建造完成的六萬多之間
可是有四萬多之差呀


這多出來這麼大的空間就很多疑問點了

到底是自地自建的業主鋼筋數水泥磅數用比較好比較多
還是建商用的鋼筋數水泥磅數用比較一般比較少
還是自地自建的業主有一大部份錢被營造廠賺走了


2468000大大

所以你現在是自地自建?
是否可以請教你
18000-20000是建商給營造建築毛胚的材料錢+工資
那你自己蓋的房子.
結構體上的鋼筋和水泥磅數應該就會比較講究
那會超過20000多很多嗎?
siarim大,你好:
你的說法和工地主任給的答案很接近,這個工地是10/1開工,第一次拍照是10/10。


這張大底澆置前拍的是10/12,澆置高度在2009前方有根立筋用紅色膠帶做記號。
我知道販厝的鋼筋都是跳步綁,但是那一排地樑的立捆筋卻是整排沒綁在靠近地面這邊,
至少綁個一角吧,腰筋以他大底澆置的高度有3至50公分了,等大底完成再綁第一條腰筋
要有10公分的高度吧,這樣加起來少了一條腰筋了(以25公分一條來算)。


最讓我傻眼的是一星期後,10/20去看已經變這樣了。

根本整個地樑都灌好漿,也拆模了,什麼也看不到。

F大:
那數字大說的應該是工錢,不含建材的。


2648000 wrote:
說得也是啦,一分錢一分貨
建商說一坪六萬元,給營造一坪才18000-20000,要什麼品質呢?
(以上數據來自幫我蓋房子的工班頭)


我想,
每坪建造單價18000-20000這個數據應該不是非常嚴謹的狀況下統計出來的,
應該是說,這個單價其實幾乎是不可能的,
就我的經驗,純結構體的每坪單價其實就在30000元/坪上下了,
(純結構體=開挖+鋼筋+模板+混凝土+鷹架+相關施工工資)
如果樓層較低以及獨棟建築的話,每坪單價會略高一些,

如果建物每坪完成單價(結構+裝修)可以壓到18000-20000,
這個工頭大概就是營造業的郭台銘了吧...
麻煩請務必要介紹給我,這個人在業界的競爭力可說是無人能敵...

find dream house wrote:
到底是自地自建的業主鋼筋數水泥磅數用比較好比較多
還是建商用的鋼筋數水泥磅數用比較一般比較少
還是自地自建的業主有一大部份錢被營造廠賺走了


目前較常用的混凝土磅數為3000psi,
如果公共工程有些部分會要求比較高,
自地自建的屋主如果有特別跟建築師提的話,
也是有見過3500psi跟4000psi的設計,
不過這些目前都算是個案.

目前幾間有上市公司的預拌混凝土,
其混凝土的品質都比較穩定,
所以會建議自地自建的屋主,
使用混凝土還是採用上述上市公司的預拌混凝土較佳.

至於營造廠的管理利潤,
就我所知,目前大都落在8%-12%左右(私人建案),
不大可能像2648000兄說的這樣,
60000元/坪的建造費用有超過40000元/坪是落入營造廠的口袋,
營造廠賺的是純工程管理利潤,
建商賺的是土地規劃.產品定位.市場眼光及發包規劃等等風險利潤,
兩者的利基不同,獲利率自然也就不同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