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嘉義幾年了,好不容易買了個房子,也搬進來住好一陣子了
但是跟這家建商總是溝通有障礙,也不像外傳的這麼有“誠意”
當初是想說這家建商已經在嘉義一陣子了,也耕耘的不錯,才願意跟他買房子
哎,想不到見面不如聞名,你說我後悔了嗎?住的是還算舒服,但總覺得跟建商當初跟我們講的不一樣
回到正題,
我想說的是:建商當初跟我們信誓旦旦講的是社區,我們也希望是社區才買的
現在跟我們說:因為你們是一戶一建照,所以不算社區,
當然我們住戶還是可以成立管委會,但是因為不符合社區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所以就算有社區基金,建商也不用付出一毛錢,當然看官可能會說,是你當初合約沒搞清楚
怪建商囉@@
其實我也是交屋後才知道有這個條例,也只能跟建商盡量爭取,但看起來建商就是不理你
只是想跟大家分享,如果要在嘉義買房子,要特別注意建商的話術
有人會說你買第二棟就懂了,但人生有多少個第二棟呢?
也想問問大家是不是其他建商也都這樣做呢?
PS:目前還有許多有關社區的事項在跟建商交涉許多東西,希望他們不要擺爛,不然會有更多的爆料
提醒大家要小心
如果你有心,應該從文章的暗示中可以查出這是哪一個建案
補充一點
我今天PO文的意思是提醒要在嘉義買房子的大家,如果你要買的是社區,不要被建商的話術騙了
我們在跟建商交涉的過程中,只要提到公共基金的問題,建商就說:你們的不是社區
只要說我們要更改外牆,改變外觀,就說我們是社區,不可以隨便更改
哇咧,話都你們講就好了
說的好聽是說你們一戶一建照,整修不用其他人同意,但建商就是省了公共基金那筆錢
還跟我說你們契約中有寫:你們是社區嗎?
我不滿的是:
如果我們真的不是社區,你就不要打著社區的旗子,來賣房子
有本事你就老實對我說:這是我們建商的話術拉,只有傻子才會信
沒有誠信的建商,還打著"誠意"的招牌,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