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住+未來可能小換大(投資意見請益

目前3個選項在想

1.正北安路商60前預售屋
2.北區藏美表參道
3.東區和宜仁和

現階段都考慮預售屋 大約3-4年內入住都還算能接受 漲幅空間商60感覺最大 但2.3的機能都很好

應該投機一點看商60會不會順勢漲一波
還是早享受周遭機能但增幅空間不大的呢?
現在肉還能有多少是未知數...
這要看你自己想要的是甚麼啊!怎麼會問別人呢!
大家想要的又不一樣
本很粗..
有兩間都非一線建商開天價
小弟驗屋經驗分享
2、藏美在高雄蓋的還算可以
3、合宜除了地點很好,品質要有心理準備,不要花錢氣死自己,因為要省錢全戶沒在細清
以上。
有考慮小換大,那就必須從蛋黃區開始買

未來增值後才有機會到郊區換大房子


同時也要考慮總價問題

700萬跟1000萬,漲幅都是3成的情況下,後者妳才有機會換到大房子

結論是別買總價太低的,不然未來頂多是從17坪的2房換到22坪的小3房而已

主建+陽台

18~22是小三房

22~30是正三房

30~40是大三房

40以上是豪宅坪數了
Bear_Jhan wrote:
Bear_Jhan 2022-05-18 16:48 1樓
目前3個選項在想

1.正北安路商60前預售屋
2.北區藏美表參道
3.東區和宜仁和

現階段都考慮預售屋 大約3-4年內入住都還算能接受 漲幅空間商60感覺最大 但2.3的機能都很好

應該投機一點看商60會不會順勢漲一波
還是早享受周遭機能但增幅空間不大的呢?

正北安路商60前預售屋去給他訂一訂

有三個女朋友讓你選 各有優缺點只能選一個 另外兩個就只好唱劉文正的遲到

我們一看就知道你喜歡第一個了 那就選吧 這已經是瑪尼情歌註定好的

買房跟結婚一樣 要有點衝動 愛就衝一點 要後悔再來後悔 誰沒後悔過
hot635241 wrote:
有考慮小換大,那就必(恕刪)


不是阿... 你知道市區的建案已經40~50了嗎...
商60附近還有機會買到2字頭或3字頭出頭。你真的認為郊區漲幅一定會輸給蛋黃區嗎...
商60不是一般的郊區,它就跟九份子一樣是區域附近無敵、政府重點開發。而且它夠大(嚴格說起來還有隔壁的草湖重劃住宅區),這一點對建商來說有更大的動機和空間去堆疊價格(上漲期是這樣,各建商一搭一唱輪流拉抬,控制供給。反轉期要考慮是否供給過大、競爭殺價。)。市區雖然素地也少,籌碼容易鎖住,買方更願意追價。但也得靠指標重劃區新案來帶動,例如平實的寶佳。老舊區域的單一建案比價和追價效果相對較弱,重劃區的街廓市容、綠化、人行道和其他規劃與一體性還是會稍微好些。到一定價位也會力竭,因為周遭中古還沒追上,容易拉扯,倒不如去買新古中古屋。低單價低總價還是比較能夠期待漲幅。蛋黃區通常會帶頭,但現在也已經不是初升段了,要考慮一下位階。而且即使是郊區要期待幾年內又要漲幾十%我覺得應該也不切實際,修正、盤整、緩漲都是要蠻長一段時間消化,搞鳥籠宅拉高單價這招不可能一直奏效。

自住的話當然東區北區是無敵的。學區、醫療、購物差太多了。重劃區的缺點也是它的優點,就是無法預期周遭機能與商圈的發展,做夢空間大但也可能幻滅。短期內得依附周遭舊區域的機能。
kyova wrote:
...你真的認為郊區漲幅一定會輸給蛋黃區嗎...



我確實認為郊區漲幅會輸給蛋黃區

這樣說好了,一般人求的是保值,然後才是升值......


蛋黃區保值且容易上漲,這個應該是大部分人普遍的認知

郊區保值甚至會上漲,這個觀點就存在比較多"賭運氣"的成分



今年是房價上漲的末升段.....在生活機能都沒上來的郊區,我真的不認為他會漲贏蛋黃區

未來下跌的時候,郊區也是首當其衝。



當然你會說某些地方目前正在建設.....

但.....機能要上來至少要10到20年吧....

在現階段大家看跌的時候.......這些荒地怎麼有抵抗下跌的能力,更為論會漲了?




但如果你是指10到20年一定漲甚至超過蛋黃區....這個我同意,

但你還是划不來.....因為你的時間成本就浪費在這裡了
kyova
壓著。之前能靠鳥籠宅,現在三房也差不多快極限了。總價會被資產所得限制。低單價的反而容易被營造成本頂上來,也還有空間把坪數壓低。
hot635241
看你緊張的回這麼多,呵!反正觀點不同,我也懶得跟你說太多,隨便你囉!有夢最美,希望你也可以變成有錢人,祝福你囉!
現在這時點要神人的級數,才能買來自住且未來還能小換大.恭請神人下凡來蒞臨指導

房子住一住都變成中古屋了 由小換大一般都是有存到錢 然後換比較大間的

高鐵那邊還有一大片空地的 九份子空地也很多 鹽行國中那一片 還有南科FG區100公頃113年初配建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