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uwu wrote:
1.公車則是現有大台的全部汰換成22人坐以下的中巴或小巴,以中華路環狀線行駛,配部分的東西和南北向
2.提高舊台南市區外的班次,如:仁德-歸仁-關廟,永康-新市-善化,安南-安定-佳里,灣里-安平
這樣應可提高搭乘率

最近在大台南公車群組收到消息是,府城客運最近正在淘汰2004年的中型巴士,和高雄客運的部分車輛對調






1926年太平山森林鐵路的票價表

2013年台南綠幹線主要站點票價表


台灣市區公車依路段分段收費(例如北市各線公車路線有分一段、兩段、三段等不同收費類型),公路客運依里程收費。

『台灣的公路公共運輸系統有可以分成三種票價結構,

國道公路客運:按照里程計費,實收票價 ≦ 核定票價

一般公路客運:按照里程計費,實收票價 = 核定票價(每公里3.25元、8公里起價)

市區客運:按照段次計費,實收票價 ≦ 核定票價(每公里2~3.25元、8公里起價)』....摘自 https://disp.cc/b/733-893u

其中,「公路客運依里程收費」這是一般的認知,但是,是錯誤的認知,是錯誤的認知,是錯誤的認知,很重要所以說三遍。

正確的事實是,公路客運還是依照路段分段在收費,只是分得更多段而已。

例如從台南-開元(不含開元)之間各站上車,坐到開元站,一律26元;到新化站的前後各站,一律收61元;整個綠幹線分成12個路段。

從1926年到2013年將近100年,時代已經變遷劇烈,然而計費方式如頑石一塊,完全沒變。



古代只能付現金買車票,車票更要事先排版印刷,大站小站那麼多站,怎麼能每站都準備各自的到其他各站車票,所以才想出依照路段分段計價的方式,這樣可以簡化車票的種類與數量。

現在非接觸IC卡那麼普遍,電腦計算能力又那麼驚人,依照實際、實際、實際里程計算票價和扣款,易如反掌,為什麼還要使用那已如化石的「公路客運依里程收費」(其實是假的,是掛羊頭賣狗肉,事實還是依路段分段收費)的方法呢?
狼0226 wrote:
我只問你北捷一天總運量是多少.我記得一天總量350萬上下

北捷為何興建.我記得是平面交通己經飽和未來還會增加.就只能往地下發展

台南市扣除特定地點特定時段.交通有接近飽和嗎

是196萬5700人次,只有你記得的56%,一個人算一天來回各一次的話,就是大台北地區有98萬人每天利用捷運,約雙北市戶籍人口的14.6%使用捷運。

台北市也一樣,扣除特定地點特定大塞車時段也很順暢,要騎車開車都很順,民生東路二段、三段不小心可以開到時速八九十公里沒問題,還不是不時有人跳出來關心民生汐止線到底要蓋了沒。

國道一號也一樣,扣除特定地點特定時段也很順暢,何必蓋甚麼國道三號、國道八號? 大家忍耐一下,縱貫路、中山高特定時段擠一擠不就好了,花上千億都是稅金,只給四輪階級使用,短程還不收費,橫向也不收費,擺明就是大虧損。

當初蓋國道一號時,就有民代強烈反對,說馬路沒有幾輛車,沒有需求,蓋甚麼高速公路? 如果當時的政府像他那樣短視,非要等到縱貫路塞爆了才要來蓋高速公路,台灣當年的經濟起飛都不知道還會不會出現。
.展哥. wrote:
最近在大台南公車群組收到消息是,府城客運最近正在淘汰2004年的中型巴士,和高雄客運的部分車輛對調

換了年份更新的中巴到台南營運,
2010年生產的Toyota Coaster
就一種人滿為患才要蓋
當年蓋北捷整個交通進入地獄式的黑暗期多少年
台北市民譙翻天
事後證明當時譙的都是愚民阿

很多東西等想到要蓋
普遍都已經病入膏肓

不好意思
我需要大眾交通系統
捷運更好
來支撐我自己的老年行動力
我的孩子孫子年老之時也會需要

喊不要的
記得年老上馬路當三寶

六角缺一角 wrote:
就一種人滿為患才要蓋
當年蓋北捷整個交通進入地獄式的黑暗期多少年
台北市民譙翻天
事後證明當時譙的都是愚民阿
很多東西等想到要蓋
普遍都已經病入膏肓
不好意思
我需要大眾交通系統
捷運更好
來支撐我自己的老年行動力
我的孩子孫子年老之時也會需要
喊不要的
記得年老上馬路當三寶


每個縣市都蓋捷運不就好了?

要蓋 也要有其效益吧? 通勤或觀光.

不然錢(還是大錢)丟下去,結果小貓兩三隻?

就拿高捷來看,

高雄道路建設,人口條件都優於台南市

結果如市府沒出手,高捷現在已破產了.
Dwing wrote:
每個縣市都蓋捷運不...(恕刪)


沒人告訴你一次全到位
循序漸進的進步才是對的

自己去看本樓一連串的PO
居然有人連台南市公車都要反對
還強調應該讓台南市民多數人使用機車
怎麼不去討論這些人的謬論倒過來先檢討城市進步的人

捷運如有些必要熱點先做為前鋒也沒有錯
一直不做等到真的火燒屁股才要做
不是變成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了

未來雙薪家庭趨勢下
老年人的行動又怎麼解決
你有想過80歲了身體慢了有病痛了
怎麼出門溜達 怎麼去醫院看醫生
想想幾年後你自己年邁的雙親對你有辦法隨CALL隨到?

大眾交通工具本來就是為了時代改變的趨勢而要去配合建立的
就像樓上有提及
難道現在年年賠錢的高速公路和東西橫向快速道路平常沒人開就不要蓋了?

捷運賺錢賠錢的問題請看樓上各位神人替你解惑

我們繳稅金蓋建設不是為了要讓政府的公共建設賺錢
我們繳稅金蓋建設是要讓政府的公共建設服務我們
懂?

六角缺一角 wrote:
沒人告訴你一次全到...(恕刪)


六角大,你所講的東西,用公車就可以解決
Terrencesylphy wrote:
1926年太平山森...(恕刪)
不到二公里 公車收兩段票挨罵
許多人寧騎機車不搭公車的一個原因是票價遠高於油錢,例如上例新聞所載,不到兩公里卻收36元。

按今年一月交通部公路總局宣布,公路客運基本費率2.82元,如果真的按照實際里程計價收費,那麼上例新聞中的情形可能只要收不到五元車資。

所以如果可以真正地按里程收費,應該可以大大減少搭公車的阻力。

Terrencesylphy wrote:
不到二公里 公車收...(恕刪)


未來雙薪家庭趨勢下
老年人的行動又怎麼解決
你有想過80歲了身體慢了有病痛了
怎麼出門溜達 怎麼去醫院看醫生
想想幾年後你自己年邁的雙親對你有辦法隨CALL隨到?

這種問題.麻煩請善用看護和計程車.這種問題.不論是捷運.輕軌.公車都無法解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