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還要新的市政中心嗎?

不如買低底盤公車
開僻新公車路線
或是跟台鐵恰談東西向支線
亦或從沙崙站延伸新路線專門營運到溪北的新支線
不然就是直接從火車站拉一條輕軌到安平
亦或在安平搞單軌電車先做區域示範

過去台南市政府(台南洲廳)現為台灣文學館
行政範圍變更也不變其洲廳位置
這才是文化的形成

算了
升斗小民講這麼多
只有無奈又能如何

masaei99 wrote:
台灣會有騎樓的出現
跟容積率沒有直接關係
是台灣氣候條件使然
以前沒有建蔽率規定,愛蓋多滿就多滿,後來才有建蔽率,規定要留多少比例的空地,還規定多少寬的道路可以蓋幾層樓。

不過大家都喜歡將空地留在後面,等使用執照拿到了,後面又全蓋滿。因為後面加蓋比較不醒目,所以少有人將空地留在前的。

再後來,除了建蔽率又再加上容積率,容積率是要代替「多少寬的道路可以蓋幾層樓」,規定可以蓋的留地板面積。

留騎樓有容積率優惠是最近才有的規定。

因為騎樓畢竟是私人土地,商家也許願意給行人行走,但要用它取代公有土地的人行道,不是很恰當,政府還是應該把道路應該有的人行道留出來。

這就好像雖然熱心人士會捐助興學,但是政府不能因此逃避辦公立學校的責任一樣。捐助興學可以減稅,如同讓出騎樓地供行走可以減免地價稅和獲得容積率優惠。但是私人興學不能排除公立學校的設立,所以私人地騎樓也不能排除公有地人行道的設置。
騎樓地的設置最早是在日治時期
主要是為了因應台灣多雨的氣候條件
相同的情況也發生在東南亞(例如馬來西亞)

騎樓地的使用權是屬於公眾的這一點無庸置疑
因為法令上有給予設置騎樓的免計建築面積優惠
確保私人產權不受影響
但一般人普遍認為自家門前就是自己的
因此才會有各種路霸行為產生
高鐵台南站就是一個失敗了例子...
要再蓋新的市政中心 浪費人民的錢
搞個地下停車場 永遠的黑洞 +1

rjjack wrote:
高鐵台南站就是一個失敗了例子

而是超級失敗,當初設在新市和台鐵共構,就不用花錢蓋支線,更不用浪費五組區間車(那五組車都是北部車)
opelisc2000 wrote:
而是超級失敗,當初設...(恕刪)


一個小小的台灣
都西元幾年了才僅僅北高有捷運
其它城市的大眾運輸建設還是牛步



前任某縣長為台南留下多少債務, 現任市長時常喊窮, 卻又有錢規劃蓋新的市政中心, 難道蓋新的市政中心, 台南市就會突飛猛進? 尤其溪北人民是最可憐的, 升格不但完全沒有任何優勢, 而且還正在被邊緣化ing, 號稱某黨萬年執政的這個地方, 換來換去都是一樣的, 等選票騙到, 又要編一堆理由開始搞都市計畫, 大興土木, 這就是建設? 另外一波房地產炒完, 官商吃飽喝足, 留給後代子孫的卻又是一堆債務

lianyj wrote:
尤其溪北人民是最可憐的, 升格不但完全沒有任何優勢, 而且還正在被邊緣化ing, 號稱某黨萬年執政的這個地方, 換來換去都是一樣的, 等選票騙到, 又要編一堆理由開始搞都市計畫, 大興土木, 這就是建設? 另外一波房地產炒完, 官商吃飽喝足, 留給後代子孫的卻又是一堆債務

溪南或原南市就有建設?升格前台南市政府轄區就只有原台南市,面積較小規劃週全;但升格後,台南市政府還要管台南縣,尤其現在的台南市政府太過重視原台南縣,導致台南市建設落後,結果呢,原台南市人口外移明顯嚴重,原台南縣人也不以原台南市區為生活重心

ncvt wrote:
20多年前台北車站更新時也是先建一個臨時車站,
等新站建好後那個臨時車站也是毫不保留的全拆。

現在高雄臨時站蓋的也不小,不過也用了十幾年,站內設施來看不但不像臨時站,還像座機場;讓人覺得住在大都市真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