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ition9125 wrote:
台南的道路大都狹小,要找到單側4線道(雙側8線道)的路不多, 我個人認為如果設了開元轉運站, 加上高架單軌也設開元站, 以及設一個高架橋(跟高架單軌一起蓋,巴士專用)從林森路經開元站接東豐路, 這樣附近交通應部會衝擊太大.
台南就是特別, 先天條件跟台北高雄不一樣(路比較小), 硬要用北高標準設轉運站, 很難在台南適用.
額外一提, 台南居民特質也跟北中高不同, 2年前搬來台南後才發現(雖然因母親是台南人,從小就常來台南, 但是都不是常住), 台南的商店老闆雖然不像北中高老闆般有笑容, 但是非常實在, 不會因想多賣您一些東西或貴一點的東西, 強迫推銷您不適用的東西, 會替顧客想, 而且信任顧客, 不會要求訂金, 蠻可愛的(比北中高的老闆純樸)
其實嚴格來講,高雄稱得上"轉運站"也只有旗山和高鐵左營站,前者為山城轉運中心,後者本身轉乘高鐵使用,其他在高雄市區什麼小港.大東...轉運站之類的講白一點也只是比較高級一點的公車站(類似台南火車站的公車站)
更何況台南就人口及市區規模都還比高雄小,講白一點就是鄉下地方,是否需要大規模的公車及捷運轉運能力有待討論,大柱運輸要發展也要用對地方,北中高因為市區本身交通量很大,當然需要大眾運輸來紓解(不然在寬的道路都是停車場);但是台南市區講白一點就算不騎機車,騎自行車一兩個小時就能繞完整個市區,還需要捷運或公車來紓解?那此時是否應該著重私人運具去建置,例如增設停車場等等還比增加公車路線比較實際
或許有人會說弱勢者或外地人等等之類,若補助中低收入戶以下購置機車也不是不行(經費還比公車低),另外外地觀光客應該著重租車,至於學生層面,高中職以下除非是非要南一中那種高才生,要不然其實應該要就近入學;外地的大學生理當應該入境隨俗,沒有自用運具本來就不應該來台南唸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