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地下化啟動 係金A啦! 鐵路地下化 預定106年中完工

記者孟慶慈/台南報導〕交通部長毛治國昨南下參與台南市東區忠孝里活動中心舉辦的「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動工說明會」,以及在安平區漁光里活動中心舉辦的「安平港觀光航運三合一規劃案」說明會,宣示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將在106年5月完工通車。


陸橋拆除問題 郭添財關切


國民黨大台南市長參選人郭添財則對鐵路地下化工程完工後中華陸橋拆除,以及崇明、忠孝里活動中心遷移等問題強調,如入主市政府將全力、專人、專職配合辦理相關事宜。


毛治國表示,鐵路地下化工程去年9月9日獲行政院核定,交通部鐵改局99年編列1.5億元做為細部規劃與先期工程經費,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全長8.23公里,總經費293.6億元,先期工程已陸續開工,預定106年5月完工通車。


由於施工計畫未將完工後中華陸橋拆除列入其中,崇明里里長李仁慈要求務必列入,否則市政府財力恐無法承擔,會衍生出其他問題;圍下里里長趙再添要求,施工界線應做好測量劃定,做好排水維護,以免帶來淹水問題。


鐵路地下化完工後,中華陸橋已無存在必要,毛治國亦允諾,將中華陸橋拆除列入地下化工程內。


郭添財以及國民黨籍立委陳淑慧也要求交通部,加強推動台南機場及安平港的再生計畫,透過安平港地標設計與公共景觀再造,營造國際觀光港,讓港灣與都市結合,凸顯府城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優勢。
配合道路平面化 陸橋、地下道擬全拆 台南市鐵路地下化已經啟動,中華陸橋及林森路等多處地下道未來拆除與否迄未定案,市府表示,傾向全拆讓道路平面化。


市議員王定宇昨天於議會質詢指出,最近傳出有人專門收購沿線房屋土地,由於中華陸橋及林森路等多處地下道未來拆除與否,關係地價漲跌,而政府迄未有明確的方案,供民眾依循,也讓炒地皮者有機可乘。


王定宇表示,地下化後,交通部鐵改局只計畫要拆除部分地下道以及開元、東門兩處陸橋,中華陸橋及林森路等多處地下道,中央表明由地方政府決定。


他表示,地下化後相關陸橋及地下道不平面化,將嚴重損及市民財產權益及市容景觀,在地民意都支持拆除,只有過路的外地人為方便希望保留,尤其中華陸橋不拆,將嚴重影響大同國小未來的發展,市府應明確表態,避免炒地皮、民眾廉售受騙。


市府秘書長謝世傑表示,市府尊重民意希望也能拆除。公共工程處長吳宗榮表示,市府傾向朝全面拆除、平面化來規劃。


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去年9月經行政院核定後,目前正進行細設及周邊工程等先期作業,預計明年實體工程動工,106年完工。


文章關鍵字
中華路橋和林森路地下道以及民族路地下道從一開始的計劃就沒有要拆
尤其又以中華陸橋肩負台南市區外環道路及省道匯流的交通樞紐
加上陸橋兩旁道路路幅夠寬可以達到車流分流的功能
坦白說站在改善交通的角度來看~不拆比拆來的好!
不過現在的時代
民意代表的意見比專家的意見重要
所以那一些專家聽到民代這麼說~也只得點頭答應~一個屁都不敢放!
反正到時候塞車是你們在塞~~

髮剋fuc wrote:
記者孟慶慈/台南報導...(恕刪)



毫小的啦

等著看吧

給它20年也是弄不好的
鐵路都地下化了
為何陸橋不拆?地下道不填平?
因為這樣多一條路,交通更流暢???

我的媽呀
這是那種邏輯

從客廳走到房間
你會因為走廊夠寬
就多做一道樓梯
先上再下嗎~~~
你在家裡面走路要停下來等紅燈嗎?
拿這個來比喻有點不適當吧?
再給你一個機會想好一點的例子!
表現好的話我再慢慢告訴你為何"部份"的陸橋或地下道
對紓解交通流量而言不拆比拆來的好!

相同的情形同時可見於高雄市鐵路地下化的中博車行地下道~~

你應該不知道

所謂陸橋是"上去後馬上下來"回到地面
所謂地下道是"下去後馬上上來"回到地面

高雄中博的規劃是鐵路局只管自己的土地商業開發利益
而不把城市的交通當成自己的責任
帝冠式站體建築都能移開了
幹麻還要再把它移回中間檔路???

還有全世界都會都知道市區高架道路是交通之瘤
除非這"高架陸橋"具有文化歷史資產的意涵
在市區製造高高低低的路面...
又不是去迪士尼玩....

還有我應該不必給你機會再去想了
因為應該"作用"不大
為了少等一個紅燈
所以高架、地下是節能省碳嗎
那下一個紅燈也來陸橋一下吧
下下個也是....
真的是武告摸菜
masaei99 wrote:
你應該不知道所謂陸橋...(恕刪)


鐵路地下化後 , 陸橋不拆 , 地下道不填平
真是
武告摸菜 + 1
高雄中博地下道之所以不採平面道路交叉是基於分流的原理
中山路與博愛路是高雄市南北向的主要幹道之一
而高雄火車站又是高雄市區公共運輸的樞紐
地下化的目的是可以將要進入站區和要通過的這兩股車流分開
至於你說的~~
"鐵路局只管自己的土地商業開發利益
而不把城市的交通當自己的責任"
你剛好說反了吧?

至於高架道路是不是都市之瘤?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各大都會區的立體交叉道路是越來越多
照你這樣說那不就是全都長瘤了

合理懷疑你家住在陸橋或地下道附近~~

另外~~你真的很不理性
誰會那麼無聊隨隨便便弄一個陸橋或地下道來玩阿
當然是要在重要的交通樞紐位置才有設置或保存的價值
例如~台北市中山北路和忠孝東路交叉路口的車行地下道~
每次經過那個路口少等了那個大紅燈就覺得心情暢快無比...

總之~鐵工局站在紓解交通的觀點上不主張拆除~但他們也知道附近的民眾主張要拆
所以~他把這個決定權丢給了地方政府~包括到時候拆除的費用是由地方政府負擔
因此~到時候要看交通流量有沒有成長到必須保留陸橋或地下道
至於經費我想這比較不是大問題

另外有人說~要再等20年???
基本上鐵工局已經累積相當多地下化鐵路施工經驗
一旦動工~只要政府經費不出問題
準時完工倒是能值得期待的!!














高雄市 台北市的 人口 車輛 遠多於台南市
道路規劃一定不同
你去想一想

高架道路 VS 陸橋~~~差很大

高架化絕不會在已成型的都會中心去設置
失敗案例太多,城市分割嚴重之外,上下很慢很塞,但中間跑很快
快啥,當然是很快去前面的匝道排隊等下去過紅燈、加左右轉...

但原本設置在都會邊陲隨城市發展擴張而成為都會內環則是另外的狀況

台灣各城市不約而同的玩起鐵路地下化、高架化工程
鐵改局已經取待高工局成為工程發包大咖!!
為啥??

北高的都會中心交通轉運站(不評論其規劃好壞) VS 台南一個馬路的紅綠燈
你認為等級一樣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