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不到的新大樓外牆。請問這是漏水嗎?

這一次康芮颱風過後,大樓外牆有好幾道奇怪的白色痕跡,而且多到有點誇張,這是一棟一年都不到的新大樓,請問有瞭解的人知道這外牆是什麼狀況嗎?(圖二的窗戶那一條應該是高壓注射防水發泡劑的痕跡)
順便請問一下,這個跟內部的漏水會有關係嗎?因為房間外樑上也有這種痕跡,內部的牆面上也滲水進來滴了下來。
一年不到的新大樓外牆。請問這是漏水嗎?
一年不到的新大樓外牆。請問這是漏水嗎?
一年不到的新大樓外牆。請問這是漏水嗎?
文章關鍵字
很像水泥牆-白華的現象耶

白華現象需要時間...可是這才一年

還是

那是塗縫的石灰.....這是哪個建案
看外觀應該是城中星那棟
白華?所以不就水滲進外牆再流出來。看圖片打窗戶藥劑那個就知道內部也有遭殃,這個是楠梓的建案。

外觀很眼熟~好像是城中星~
estelan wrote:
這一次康芮颱風過後,...(恕刪)
白華=『壁癌』

『白華現象』俗稱『白花』、『吐鹼』、『吐灰』、『吐羹』更有人稱它為『壁癌』英文名(EFFLORESCENCE 或簡稱EFFLORE)。它經常發生在如清水混凝土橋樑或建築物、飾面之空心磚、砌磚牆之灰縫或預鑄混凝土材料製品、貼磁磚外牆之勾縫或貼石片之接縫、龜裂之水泥砂漿粉刷外牆裂縫處⋯⋯等等,只要是採用混凝土或水泥砂漿材料的工程幾乎無法避免白華現象之發生。

由於水泥本身的色澤十分曖昧,少許之濃淡差異幾乎不大被注意到,事實上乃由於其表面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白華而造成此濃淡差異,淡淡的白華現象或均勻的全面性白華現象在不影響美觀時是不會被注意到的,可是在採用有色混凝土﹙摻加著色劑﹚之結構物或混凝土製品的情況下,如有色人形企口地磚,磁磚填縫即使小小的一點『白華現象』都可能抹殺了其美觀上的價值,而處理上也十分的困難。

一、白華的定義:

有關在水泥製品中形成之『白華』可作如下的定義:『白華乃係在水泥中的水可溶解成份,遇到水份溶解之後,溶液隨著硬化體表面乾燥作用,經由水泥毛細孔同時進行水份蒸發而析出於硬化體表面的白色物質,此種溶解成份或物質再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CO2﹚反應而沉著於硬化體表面的物質稱之』。﹙此種白華形成方式又可稱為『一次白華』﹚。

『白華形成之後又溶解於水,此白華成份再度附著於水泥硬化體表面乾燥而析出白色物質』或『外部水如雨水、地下水、養生用水等,再度侵入於一度乾燥的硬化體內部,使混凝土內可溶解成份再度析出表面』或『含有可溶解成份之水沿著硬化體表面滲流而乾燥於硬化體表面之白華成分殘留』等等之狀況,都可能產生白華。﹙此種白華形成方式又可稱之為『二次白華』﹚。

『因為酸雨中的硫酸根SO4-與水泥或混凝土中的CA+鈣離子反應形成水不可溶的硫酸鈣附著於混凝土表面』。﹙此種白華形成方式又可稱之為『三次白華』﹚。

上列所謂之『一次白華』、『二次白華』與『三次白華』,分別依其形成之過程不同大致上可分為:

『一次白華』—因混凝土之保有水而形成之白華。

『二次白華』—因外部之滲透水而析水形成之白華。

『三次白華』—因酸雨與混凝土作用形成之白華。

﹙我們一般在討論的或所謂的『白華』現象大多係指『二次白華』而言。﹚

(二)白華形成的條件:

白華之產生乃係由於水泥硬化體表面,水份蒸發的緣故而產生,表面乾燥之條件中,即為大量之水份蒸發舉動,同時也是促進白華形成的要因。在同一配合比例、作業方法與水灰比之條件下,也有的會形成白華,有的卻不會,著實令人難以捉摸。因此也可以斷定,白華的形成並非單單是混凝土製造方面的條件所致。反而以水泥製品的材齡、東西南北等施工面方向或氣象條件的影響較大。

氣溫低、濕度高、加上適當的風速,這種條件下最容易促進白華的形成,低溫時乾燥速度比高溫時為慢,不完全乾燥的條件則不會產生白華,同時乾燥速度極快時也比較不容易產生白華,主要是因為水泥硬化體表面在快速乾燥的情況下,內外水份蒸發均同時產生,而外部水分蒸發對其可溶解成份來不及由內部析出到表面就沒有水份了,因此白華之形成就比較少,一般在冬季或雨季中比較常發生白華現象即為這個道

理。

此外,在冬季低溫十較易產生白華的原因,乃由於水泥的水化反應在低溫環境下

非常緩慢,因此水化反應物質生成也很慢,在毛細管中的水份容易移動,未反應的水泥部分,因長期殘留在內部硝石灰之供給繼續而存在,且硝石灰之溶解速度在低溫狀況下反而較大。

再者,日射量較多者,比較少發生白華現象,從日陰天產生較多的白華,可以證明白華形成的條件中,與日射量有絕對的關聯。反應到建築物時可以發現建築物北面與東北面,因平時的日射量較少,容易產生白華現象。而一年當中,夏季雖然也有日射量產生,但不如冬季來的多。因此關於白華形成之條件摘述可以歸納為下列幾項:

(1) 低溫(2) 日照量少(3) 多濕(4) 適當的風(5) 水泥製品之材齡小

(三)白華之型態分類

白華因其生成之原因、位置、條件之不同在成分上及型態上亦有所異,大致上可以分為如下三類:

(1)『灰花』(LIME BLOOM)

此種所謂『灰花』的白華現象因其生成型態,在水泥硬化體表面呈花紋狀或全面性之形狀,薄薄的一層白華,因此也稱為『白灰花』或『白花』,英文名稱為(LIMEBLOOM)也就是形容為『白灰所形成之花』的意義。

(2) 『白灰垂流』(LIME WEEPING)

白灰垂流為白華現象中的一種形態,如鐘乳石的形成,它常在砌磚或水泥空心磚牆的灰縫及貼石片或貼磁磚的勾縫中呈『垂流』形態流出,因此稱之為『白灰垂流』的白華,英文名(LIME WEEPING)亦即為形容為『白灰所形成之垂流或水滴』之意,嚴重者甚至垂懸於半空中似『鐘乳石』形態。

(3) 『晶狀鹽』(CRYSTALLIZATION OF SOLUBLE SALTS)

此種『晶狀鹽』形態的白華現象較常見於砌磚牆﹙一般土磚如紅磚牆﹚而罕見於混凝土結構物之中,它成結晶狀鹽的外觀,似會成長的白長晶花。這種『晶狀鹽』形態的白華如果產生在表面不很致密的混凝土牆上時可能造成下列影響:

(a)如果此晶狀鹽係屬『硫酸鹽』它可能對混凝土產生不良的硫化作用影響。

(b)如果此結晶鹽係屬『氯化鹽』,在一般情況下它必然會造成RC.牆內鋼筋腐蝕的不良影響。

(c)如果混凝土強度弱且多孔性時,結晶鹽將會深入表面造成強度降低甚至風化碎裂。


真難看!!!!
這畫面讓我想起昨天在前鎮31期看到 黑色那一棟
外觀"白華"更是誇張嚴重
是城中星
前陣子有去看這建案。
但也蠻誇張的
所以,這到底是正常的嗎?
版大家裡有漏水嗎?

戀峇里島 wrote:
是城中星前陣子有去看...(恕刪)

我住宅也漏水,我住的這一棟其他戶,很多也都滲水、漏水,慘的是,很多都裝潢好了。
不知道是哪家建商?
這樣的事實來的有點早, 深色的磁磚配上白色的"吐奶". 外觀相當突兀吧,建商願意處理嗎?
應該把建商公布出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