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捷年虧40億民眾反彈為何要蓋!台鐵年虧100億要立即停駛嗎?

lulalla wrote:
那個中央補貼是包含在造價之內的!!
不是外加!
你怎麼會加在一起呢?


不好意思,的確是把造價跟政府補助加在一起,所以這地方弄錯嚕
也感謝piniwu大數字的整理修正,不過北捷興建成本5533億怎都找不到資料說
其實之前也有把北捷前三年拿來跟高捷比,懶得再貼了...
看過之後就知道高捷的貶似乎名過於實
一個3歲的拿來跟22歲的比,更何況還有其他產業因素
在台灣,北捷如果要拿來跟其他縣市比絕對是明顯拋在後面
但是以都市發展來看,捷運的發展佔了蠻大的便利性
當國外都市在百年前甚至幾十萬人口,捷運系統已經使用非常普遍來看
2百多萬居住人口以及10幾萬的運量卻還在爭議興建的必要性
有人提到的高捷弊案,同樣的新聞很多自己去看,二審判無罪之後
也許還有人手頭上還有重要情資或證據準備上訴最高法院吧
每月的月經文稍稍作個總結論吧,每次看到爭論捷運的問題時,幾乎都是政治立場的發酵而已
雙方只會各自替自己立場辯駁,以實用性來說,
台灣第一大城市捷運要衍生到哪裡才夠?台灣第二大城市是否有必要建設捷運呢
答案是:台北的格局太小了,台灣的格局更小




kevintop120 wrote:
好想知道裡面講的是誰~~
黑白兩道??
北部的陳系人馬~~??
夜市人生~~??
可憐的高雄市民??
幫誰數鈔票???)


華磐公司泰勞弊案
榮民工程公司轉包高雄捷運弊案
高雄捷運O9車站連續壁施工弊案
高雄捷運CR5標弊案
工辦六標弊案
前高雄市捷運局長周禮良高雄捷運紅橘線工程案
族繁不及載

陳什麼?
住台北監獄裡面兒子本來要選市長那位阿
該不會只有你不知道吧?
高雄市民真好騙....

好懷念民國70年代
在高雄當兵的日子
鹽埕區地下街人山人海
鼓山區外島服務處
金門同鄉會
四五運指部
十三號碼頭
每到過年前
萬頭鑽動
還有那開口笑

王生明路的香肉店
到處可見的牛肉場
與餐廳秀
及A級電影院


沒特色就是高雄的特色
高雄的沒落
令曾深愛此地的人不勝噓唏!

瀟湘夜雨^^ wrote:
...(恕刪)

台北捷運公司歷年租金:

1996~2000年:1元
2001年:20.21億
2002年:23.56億
2003年:23.43億
2004年:23.76億
2005年:23.91億
2006年:24.17億
2007年:24.35億
2008年:24.49億
2009年:24.58億
2010年:26.66億

資料來源:台北捷運公司2010年報
PDF檔Page38頁



說什麼1元賣給北捷,高層賺多爽,
太離譜了吧?

laurance0622 wrote:
不好意思,的確是把造價跟政府補助加在一起,所以這地方弄錯嚕
也感謝piniwu大數字的整理修正,不過北捷興建成本5533億怎都找不到資料說

應該是沒辦法這樣列啦,
因為已通車路段有包括蘆洲線,
與新莊線忠孝新生以北的路段,
沒辦法把它的造價單獨拆出來計算。

另外,
laurance0622你列出的原資料那張圖其實有錯,
4444億有包括內湖線,但不含追加預算。
內湖線可是一期路網喔!
在陳水扁市長任內朝野惡鬥因而停擺六年之久。

資料來源:立法院公報58期,
請google"內湖線"+"4444億",
不貼連結避免被刪,
本站講不合某些政治立場的文章,
通常都會很快被抓到這條刪掉。




laurance0622 wrote:
有人提到的高捷弊案,同樣的新聞很多自己去看,二審判無罪之後
也許還有人手頭上還有重要情資或證據準備上訴最高法院吧

高捷弊案的無罪大部份都是抓不到對價關係,
收錢這個事實幾乎都經過法院認可了。
以周禮良案為例,他收60萬研究費與20萬探病紅包,
他自己都承認了,
「查不到對價關係」而已。

連高市府的捷運局長黃水泉都去檢舉周禮良,
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


laurance0622 wrote:
2百多萬居住人口以及10幾萬的運量卻還在爭議興建的必要性


台北人應該勇於和其他國家的首都居民比較
而不是不斷攻擊其他城市的建設
宋太宗訓示公務員:「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我一直很感念吳院長替高雄爭取到捷運,希望大家不要用運量不足指責國民黨執政時期的建設。

再講一下BOT目的

BOT是英國率先提出,當政府財政不夠建設時,政府把錢用錢在貧窮的縣市,至於較繁華都市則用BOT,因為有利可圖,民間會參與BOT案,所以BOT案用在較繁華的都市,如倫敦,但台灣剛好完全相反,政府財政不夠建設時,政府把錢用錢在繁華的縣市,貧窮縣市則用BOT,但民間也不是笨蛋,根本就沒有人參與,此時政府會把與一些密切關係的廠商勸導參與BOT,高捷、高鐵就是這樣的案件,
高捷股東,大都是國營事業、及想參與興建工程的承包商,這些承包商就成為高捷股東,這些承包商也不是笨蛋,會成立新的公司,並向銀行申請貸款(總是讓承包商出資少一點,將來賠的時候一定要比興建時賺來得少),而銀行為了貪圖利息,通常會有意願聯貸,但條件就是政府當保證人,以上就是台灣BOT現狀。

dougles1974 wrote:
BOT是英國率先提出,當政府財政不夠建設時,政府把錢用錢在貧窮的縣市,至於較繁華都市則用BOT,因為有利可圖,民間會參與BOT案,所以BOT案用在較繁華的都市,如倫敦,但台灣剛好完全相反,政府財政不夠建設時,政府把錢用錢在繁華的縣市,貧窮縣市則用BOT,但民間也不是笨蛋,根本就沒有人參與,此時政府會把與一些密切關係的廠商勸導參與BOT,高捷、高鐵就是這樣的案件

高鐵跟「縣市」有什麼關係?
又比如說ETC的BOT案,
你總不會說這是窮縣市吧?

同樣的,台北小巨蛋BOT不就是在台北市?
台北大巨蛋BOT也是啊,
相對的,世運主場館怎麼中央就全出?
高捷的話,中央補貼比例還比北捷更高呢。

建設又不是全都是中央出錢的,
很多是地方政府自己的問題。


英國的問題是,
他們幾乎沒什麼地方政府有能力進行建設。

英國大區政府(Region)只是英格蘭中央的派出單位,
全部可以選舉的大區政府只有大倫敦市,
一般大區類似台灣的「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這樣。

英格蘭下一級政府則是郡政府(county),
不管都市郡還是非都市郡,
都不是民選出來的,
等於也是英格蘭派出到這邊的管理單位,
可以想像成台北市內湖區這樣。

所以說,在哈德良長城以南,
英國絕大多數的事務都是由英國國會與英國政府處理,
他們真正有實權的民選地方政府非常小,
一個自治城市差不多都只有台灣一個鄉鎮市區這麼多的人口。
在2000年大倫敦市出現之前,
倫敦其實分為33個不同的自治城市,
第二大都市曼徹斯特也分成10個自治城市,
可想而知的是任何一個小自治城市,
其實都沒什麼力量。

也就是說,
英國大多數建設都是要靠中央政府,
這點跟台灣是非常不一樣的。
<...高鐵跟「縣市」有什麼關係?
又比如說ETC的BOT案,
你總不會說這是窮縣市吧?...>

連高鐵這種包含台北縣市的軌道都會賠錢了,可能只有台北市的bot軌道可以賺錢,那台北捷運為什麼不用BOT,而要其它縣市用BOT。

如果要比BOT而不限定軌道建設的話,高雄有很多BOT都是賺錢的,比如停車場的BOT案,高雄又不是所有BOT都賠錢。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