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輕軌在高雄是個好的大眾運輸工具嗎?


我是阿亮 wrote:
大順路以後雙向應該都是紅線,輕軌走正中央
這樣子也好,開車騎車找不到停車格,
大家就乖乖坐輕軌囉口哨...(恕刪)

大順路現在交通已經一榻糊塗以後加輕軌,更是慘不忍睹,
天天出車禍可能高雄市最多一條路
民族自由車那麼多還沒大順路的亂
由民族到中正路這段真的是...


cougar2015 wrote:
大順路現在交通已經一榻糊塗以後加輕軌,更是慘不忍睹,
天天出車禍可能高雄市最多一條路
民族自由車那麼多還沒大順路的亂
由民族到中正路這段真的是...


不要說大順路,現在去凱旋路那幾個路口就知道未來的狀況.
呆雲52 wrote:
所以台北國適合 高雄國不適合?你的國是指台灣還是城市啊哈哈
如果你去台北騎個一到兩年摩托車開個車
你會發現你們一直嚷嚷的公車是造成交通堵塞跟交通事故其中很大的一環對空氣也不好,
(例:士林中正路)
想問公車變高雄主要大眾運輸路網密到不行各位就會去搭了嗎?(一直嚷嚷著在高雄騎車開車方便不用蓋捷運、輕軌的人)
高雄大眾交通轉型成「輕軌」、「捷運」我認為是很棒的事,因為市民的生命安全財產有了安全的新選擇,未來自己與小孩不用因為大眾運輸發展不足被逼的要騎車開車上街,而且不是所有事都能用金錢去論成敗與存廢,那照你們的思維是不是公車在高雄不賺錢也該廢一廢?把思維放在賺錢才蓋,不賺就不蓋的心態挺狹隘的,所以這會是小小市民不用對整個高雄市負責的人會說的話,他只看的是眼前的金錢利弊,關心的是自己有沒有需求;而政府正是要即使困難重重他還是要顧慮到整體大眾生命安全,看的是過去、現在與未來。
公共基礎建設是如此、教育也是如此、醫療也是如此
如果我們台灣城市教育培養出那麼多沒遠見的人,也許我們教育才該先廢掉呢
公車滿滿街上跑不見得是好事,加上私人載具在馬路上擠成一團那樣的城市給人感覺就是急且讓人煩躁,反而不會是一個舒適慢活的空間
而且年底也還有雙層巴士加入高雄路網,即便多走觀光路線,也能相互配合
等輕軌蓋好後整合再來做調配都很好
不知道為什麼東西都還沒蓋好就一直不斷批評呢?既然都蓋了即使不喜歡何不學會去坦然接受去迎接
現在每個縣市都希望自己能有輕軌捷運,但他們能享受這樣的資源嗎?真的不可以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哥倫比亞的前波哥大市長-恩里克.潘納羅薩 (Enrique Peñalosa):「一座進步的城市不是窮人也有車的地方,而是富人也搭乘大眾運輸的地方。」


假設住果貿,在民族路果菜市場工作.

請問該如何用捷運上班?

這位大哥一定不是高雄人.

不然不會這樣的唱高調?

Dwing wrote:
假設住果貿,在民族路果菜市場工作.

請問該如何用捷運上班?

這位大哥一定不是高雄人.

不然不會這樣的唱高調?

果菜市場上班的應該很少人會搭大眾運輸通勤,不過反倒是隔壁的長谷50樓的上班族不知道他們會用什麼工具通勤...
mobile01高雄市版
應該要取做 唱衰高雄市
太多沒遠見 喜歡吹毛求疵 別的地方還有比這更好的版 大家反對也會提出建設性建議
不像這 只會為反對而反對 根本不會進步
而且連果菜市場都拿出來說了 你乾脆當市長給高雄市每個人家家戶戶門口都有個捷運站算了


公車網路比台北密集班次多你們就會去搭了嗎?最重要的是有沒有去迎接大眾運輸的心態吧
舉例來說 政府若提倡環保不亂丟垃圾 努力在城市多設置垃圾桶 沒公德心的人就算給了他垃圾桶還是會亂丟垃圾
那是這樣市民心態有問題還是又要怪政府不再多設垃圾桶?
政府努力去生出更多元的大眾路網 很多東西不是要就有 現階段剛起步不可能做到捷運輕軌路網面面俱到
還是你還在抱持著騎車方便,花什麼錢蓋公共運輸的心態?
D先生,請不要再問我上下班都搭什麼交通工具了 也不要再說哪個哪個地方去搭輕軌捷運到不到的了的問題
你的單向思維似乎只能擇其一不能擇其二我無法跟你溝通 我不知道高雄市有新政策是出門可能要填 交通工具表 只能選擇一個交通工具到達目的地耶(笑)
你要去台北沒高鐵就到不了了嗎?有時候可以想想自己丟出的問題和不合理呀
我就近能在家附近我就會使用摩托車 去我要去的地方捷運能到我一定搭捷運
如果大多數民眾都能這樣 還怕路網沒有密集的那天嗎 有時候真的不要一直責備政府為你做了什麼
請先問問自己為了這座城市除了不滿和抱怨還剩下了什麼
如果輕軌會有交通上的適應期跟過渡期能換來民眾減少使用摩托車或私人載具和換得悠閒的城市空間,不用在喧囂的道路上夾縫求生存
不用看到一堆不守規矩的人闖紅綠燈 紅燈右轉左轉 飆車 不戴安全帽 而搖頭嘆氣
不用被迫旁邊的騎士在停紅綠燈點起了香菸卻四處都摩托車無處可躲開
更不用也不會再身為高雄人卻要一天到晚無辜背著 高雄人不守法 的罵名
有些人說說高雄市市民水準不需要搭輕軌跟捷運。難道在路上充斥著這樣的人 才叫高雄市?
這些抱怨者眼中可能只看到 建設花的「錢」
我們重視的是大眾運輸背後對環境保護的「教育」、人民素質的提升、對大眾運輸的重視、對減少依賴私人載具市民的「保護」、(不是你尊守交通規矩就叫安全,看看每天上下班一條中山路、中華路、民族路、博愛路,有多少救護車停在路邊?)
覺得既然各項都不想進步又何必一天到晚要求工作機會薪水高 沒有進步又何來工作機會薪水高?
你是老闆會用一個成天抱怨不求進步的人嗎? 城市就是那個人

志道不同多說也無益也不會有交集~就還是期待高雄繁華又能做到大眾運輸密集的那天吧~
高雄市民、市政府才是大家都贏的時候~市民不多要求自我來再強大有能力政府整頓高雄市也都難做呀

cougar2015 wrote:
大順路現在交通已經...(恕刪)
高雄市有遠見看到他的負債跟未來人口嗎?
現在負債高昂
未來人口變少
做高成本運輸系統沒必要
況且也應從下而上
先搞好最基本的公車

不要給反對的人扣大帽子
反對的人對環保、資源...等議題的重視不會比你少
每一種大眾運輸系統都是好的
但要看適不適合、需不需要


圖片來源
網路google新聞




chihung1105 wrote:
況且也應從下而上
先搞好最基本的公車

就算是公車,有些路線我覺得應該減班或停駛

台灣是發展中國家中,最會打腫臉充胖子;看看東南亞哪個國家會在首都以外地區蓋捷運?
因為我們只是小小市民可以只需自私的考慮自己
你所看到的負債只是單面的的數字 就像你看到人口圖 你只管數字 不需去分析統計結果背後的各項原因
數字後面所牽扯的不會只有哪個建設花了多少錢
高雄要轉型規劃了重大建設 但純粹規劃了重大建設蓋好投資就會進來?
還得規劃例如交通 土地重劃等等 多功能經貿園區 內的205兵工廠 我們有需要花快三百億去逼它搬遷嗎?
後面牽扯那麼多 中央不幫你 多功能經貿園區(亞洲新灣區)會不會人家根本不想投資你造成土地閒置 其他已投入金額的其他建設前功盡棄的問題等 然後整個高雄繼續往下走
自然更別說工作機會了



如果高雄市今天都沒在努力建設招商、改變轉型、單看負債數字倒是真的挺擔心的
但對於我所知道的計畫細節裡我對高雄市是有信心的
所以身為市民的我們 可以什麼都不了解什麼都不做只看這個政府的施政數字去罵它
或者這政府選擇被自己的市民罵 情願在過渡時期花了錢也不要讓高雄繼續往下走?
就像如果一戶人家困苦 母親會因爲家境就放棄不讓小孩唸書不幫他買書 不讓他看醫生 不顧他的安全?




台灣新生報 – 2014年3月18日 上午12:00

台灣都市化程度相當高,都會地區生活方便性非常重要,台灣地區交通建設改善都市的方便性,一○三年六都中台北市與新北市有一百二十餘公里捷運系統,加上高速公路、快速道路、四千餘輛公車、七萬輛左右計程車、五六四萬輛機動車輛,方便性全國第一,其餘都市交通條件尚差一大段,高雄市有四十餘公里捷運系統與二九三萬輛機動車輛,台中市捷運系統在興建中與二六七萬輛機動車輛、桃園縣興建機場捷運線與一八一萬輛機動車輛,台南市則尚無捷運系統而有一九四萬輛機動車輛,基本上六都生活方便性均尚可。
都市生活方便性固然重要,道路交通安全性也是社會關注的課題,行政院在九十八年公布「道路交通秩序與交通安全改進方案」,交通部有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各縣市政府也都設有道路交通安全會報,每個月舉行一次,檢討執行院頒方案績效,年終交通部會評比各縣市政府道安績效,優勝者頒給獎金鼓勵,由於這樣積極作為,可以看到具體成效。一○二年A1類死亡人數台北市八十三人最低,其次依序為桃園縣一一八人、新北市一四八人、台中市一五七人、台南市一九一人、高雄市二二八人最高。如果標準化以每萬輛機動車輛的A1類死亡人數來比較,新北市零點四五人/萬輛最佳,台南市零點九八人/萬輛最高,台中市、桃園縣、高雄市都超過零點五/萬輛。新北市幅員廣大、道路狹窄、機動車輛最多、A1類死亡率能夠控制到最少,非常不容易。從統計資料可知,各都市A1類交通事故原因最高是未注意車前狀態,其次依序為酒駕失控、未依規定讓車、違反號誌管制或指揮、行人未依規定穿越道路等,雖然政府不斷修法加重酒駕罰則、宣導「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或「喝酒找替代駕駛」,但是酒駕失控撞死人案件還是不斷發生,值得國人重視改善。
再從統計資料中,瞭解A1類交通事故與機車關係,台灣平均每人有零點六一輛機車,如果扣除十八歲以下及無駕照人口數,每個人超過一輛機車,一○二年A1類交通事故機車肇事死亡人數,台北市四十八人最低,其次依序為桃縣七十三人、新北市八十人、台中市一○二人、台南市一一七人、高雄市一三九人最高。機車造成A1類死亡人數各都均佔A1類死亡人數一半以上,可知機車管理對道路交通安全影響很大,尤其機車A1類死亡人數中依年齡統計,十九至二十九歲年齡層佔比例最高,六十五歲以上者次之,因此,高中職生與大學生是機車交通安全宣導最重要對象,當然各縣市辦理公共運輸並鼓勵年輕人放棄騎機車改使用公共運輸才是最有效降低年輕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措施。
雖然從以上分析可知六都首長及相關單位都很積極執行院頒方案,有效控制A1類死亡率,但是我們道路交通事故A1類死亡率及A2類受傷比率還是偏高,因為一件交通死亡事故造成一家人的生命財產損失,甚至影響全家生計,也會造成社會的負擔,所以交通部門要做好交通硬體設施,尤其發展軌道捷運、快捷公車等公共運輸系統,並提高其使用率,這樣可以釜底抽薪,減少個人機動車輛使用率,在執法方面,交通警察加強路邊攔檢及巡邏頻率,增加見警率,產生嚇阻效果,更重要要從教育著手,從幼稚園到大學都要加強交通安全宣導,使學生們從小養成遵守交通法規的習慣與美德,多管齊下,才能提昇六都道路交通安全,讓市民享受安全的生活。

-----------------------------------------------
至於東南亞說
我是認為台灣人最大劣根性就是愛比爛不敢比好短視又近利,然後比完爛的就活在自我滿足的僥倖心態裡及優越感,然後其他更努力的國家或城市就不斷的追過我們,在我們前面的國家已經超越到我們連它的後車燈都看不到了,這樣比完一下我們排在哪裡呀?
高雄真的是得天獨厚
檯面上許多重大建設常是中央出資
然後又常常被批中央不出錢
對比中央對高雄的關愛
南部其它縣市真的很可憐

那些圖表的意義是
人口變少
老年人變多
這是雙重影響
每天會出門最大眾是上班、上學、逛街
當10幾到60幾這段年齡層的人比例越來越少
交通需求就越來越低
況且現在的大眾運輸工具使用人口就不高了
在市府負債這麼高的情形下
沒必要做這種建設

一樣是要花錢
我寧可將這些錢用於改善警察、消防的設備
這是與民眾安全最攸關的
之前看的新聞
高雄警察的車越來高齡
卻苦無經費汰換
我知道
這又要中央出錢了
高雄負債這麼多
錢到底是怎麼花的
基本的都顧不好
還想飛天鑽地

【湯寶隆╱高雄報導】「老爺車追進口車,這樣怎麼拼?」高市警局車輛老舊問題嚴重,四成警車逾齡,警用機車逾齡比率更近六成,其中最資深老爺車高齡已二十八歲,逼得各分局都喊:「車太老,追不上歹徒。」但市警局因經費有限,無法及時汰換,除了全力爭取預算外,也考慮向民間募款或請企業贊助,但又擔心運用社會資源,引發不必要困擾,傷透腦筋。
高市警局統計,全市有九二二部汽車,其中四成二逾齡,三五二三部機車則有五成七逾齡,最老的是保安大隊十部大型警備車,已二十八歲,警用機車最老是十八年的光陽豪邁車款,有一三二台仍服役;除大型警備車外,也有車齡十六年的TOYOTA Premio車款警車尚在服勤。

需花7千萬元
警方表示,警車多半是用來巡邏,二十四小時使用,依規定機車五年就逾齡,轎車視使用狀況不等,巡邏車年限七年、刑事偵防車八年,其他如內勤單位使用車輛以十年為限。除車輛老舊外,維修經費也不敷使用,每輛機車一年一千二百元,汽車則從一到五萬元不等,以維修保養老爺車來說,經費相當短絀。
有基層警員抱怨,街頭歹徒所開車款,不乏動輒數百萬進口車,性能遠優於警用車輛,若發生追逐,警方根本不是對手,只能通報支援,用數量優勢攔查。
高市警局每年編列汰換警車預算僅三千萬元,以汽車每輛六十萬元計算,一年最多買五十部,但全市有十七個分局,外加刑大、保大、交通大隊及各科室,僧多粥少,根本汰換不及,市警局後勤科估算每年至少需七千萬元才能勉強因應。

預算遲無著落
高市警局局長陳家欽說,為強化街頭治安,希望全市保有三分之二警車是新車,但經費短缺是事實,只能全力爭取,若預算遲無著落,或許向民間公益團體募款,也是思考方向之一。

高雄市警局老舊警車資訊
★現有警車、警用機車數量:汽車922部、機車3523部
★車輛逾齡情形:汽車387部(42%)、機車2008部(57%)
★最高車齡:汽車28年、機車18年
★補救方式:爭取市府經費、民間捐贈募款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50424/36511850/

呆雲52 wrote:
因為我們只是小小市民可以只需自私的考慮自己
你所看到的負債只是單面的的數字 就像你看到人口圖 你只管數字 不需去分析統計結果背後的各項原因
數字後面所牽扯的不會只有哪個建設花了多少錢
高雄要轉型規劃了重大建設 但純粹規劃了重大建設蓋好投資就會進來?
還得規劃例如交通 土地重劃等等 多功能經貿園區 內的205兵工廠 我們有需要花快三百億去逼它搬遷嗎?
後面牽扯那麼多 中央不幫你 多功能經貿園區(亞洲新灣區)會不會人家根本不想投資你造成土地閒置 其他已投入金額的其他建設前功盡棄的問題等 然後整個高雄繼續往下走


重點在於

這麼多的開發案,成效如何?

政府稅收增加了嗎?

人民收入增加了嗎?

不要搞了一堆東西,結果只爽了少數人.

輕軌花了這麼多錢,對市民交通及觀光效益有幫助嗎?

這才是人民所關心的.

不是有個東西出來,大家就爽了.

蓋了一堆自行車天橋,使用者有多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