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aomy wrote:最近疲於看屋,想說不...(恕刪) 版主是建立在高雄未來房價20年不會上漲,若假設成立則版主所言為是,但版主怎麼認定未來20年高雄房價不會上漲?就像那個張教授一直以房價所得比去看空台北房價長達6年,但除所得外那位教授有無考慮到過去30年經濟發展藏富於民的資產或海外資金的回流?
你的論調大概是最近要買屋的才能適用,如果是一年前的狀況呢,就會如kaichung63大說的15年270w、30年540w,再加管理費每月2000,算30年72w給你湊整數好了,620w30年後,能賣超過100w就算有賺,就算賣不到50萬,廉價租出去也很ok540w,一年前可以買到3房兩廳兩衛+平車的40~50p新成屋,點還不錯。
tsaomy wrote:最近疲於看屋,想說不...(恕刪) (以下指的是新大樓物件)現在高雄市中心「平價」的新成屋40坪+平車大約800萬,不管推15, 20, 30年,目前看來除非我幻想的那些成真,要不這個時間點進去買,怎麼看都不划算。假設加上家電、裝潢、家具,買個小三房總費用約900。若有自備款200,那要貸款700。用本息攤還貸30年(前三年1.6%,之後2%),每月大約25,000上下。家庭月收入80,000要負擔應該沒甚麼問題。但有人算過30年的利息成本要多少?不多,以上述條件,大約只需要220萬左右。(OK,或許有人說家電、裝潢、家具不應該計入,那只貸款600呢?30年下來的利息大約190萬左右)當然,有能力的人,可以只貸10年或20年,利息當然就不會那麼多囉。P.S:有家的快樂價值絕對無法估算,我只是單純看數字而已...
johnny7410 wrote:在對的時機去買就對了(以歷史經驗來看現在肯定不是對的時機)....(恕刪) 其實現階段買屋也沒那麼急迫性,房子也住的好好的很習慣只是租約到期房東在問要不要續簽,房東還希望能多簽幾年(聽說上任房客住了8年)...重點是我有申請到政府青年住宅租金補貼(3600/月)所以有些猶疑就東想西想的...但現在為何不是對的時機還請釋疑歷史經驗是指?
只能說身處北部與南部出發點的想法真的會差很多北部的我只恨當初沒更早買,買更大一點,現在增值就不止這一點了,(30坪不夠用,想換40坪以上,可是薪水趕不上房價增幅)不過樓主想法沒差啦,幸福城市不用擔心房價增長所帶來的困擾,羨慕死了
yang4220 wrote:想像...等到65歲...(恕刪) ...租屋一輩子 你能留給你的小孩什麼~就算不為後代想..也請想像一下年老了..要用什麼方式生活呢?有棟房子 至少不用煩惱居無定所 寄人籬下..
tsaomy wrote:最近疲於看屋,想說不...(恕刪) 也許買新屋風險高如果你買15年以上價錢都在10萬內買個3房約在400萬但是你租房子1個月要1萬....1年=12萬如果你租33年等於是在幫屋主出利息換言之北市房價2800萬一個月可2萬5房租金.....投報率1%多北縣市外的周遭學校房子我相信有套房只賣50萬的每月租金5000....投報率12%想一想巴有套房50萬你有能力買而不買替屋主出利息1個月租5000=1年=6萬約8年多房子就你的了..有房子總比沒有好
買屋租屋真要算計成這樣,那真的是建議樓主租屋才是你的菜。買屋跟買車其實很像,就花錢的角度來算,用租的一定是比較划算的。拿買車來說,真算起來,養一輛車的花費拿來搭計程車都夠了,那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還是要買車?最簡單的理由就是,計程車只有Toyota,不想搭Toyota的人只好自己買車了...其實買跟租的差別就是,這個東西對你來說的重要性如何?假如你只是要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處所,裡面的裝潢布置都可有可無的話,那租就是最佳選擇,就像吃便當一樣,假如100元跟50元的便當你吃起來都沒差的話,那當然選50元的就好,但假如能力所及,100元的便當又比較好吃的話,何苦區就50元便當,吃東西並不是只吃飽就好,吃好吃的東西是會讓人心情愉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