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捷年虧40億民眾反彈為何要蓋!台鐵年虧100億要立即停駛嗎?

cckm wrote:
高捷是由中鋼BOT,中鋼是國營企業.
可知這個案子民營企業沒人看好.
而大多經費還是由政府出資.


那1995年民營化的中鋼是哪一家?
cckm wrote:
兵工廠遷不遷走個人沒意見.
只是說遷走一個單位不可能不影響消費市場.
除此,對此案沒任何意見.


您把高捷和高鐵搞混了,不過高鐵目前應該也算是準國營企業.


遷走一個單位當然會影響消費市場,但現在是遷移一個市區內的軍火工廠,你卻考慮一千多人(吃穿住都在營區內)影響的消費市場?利益得弊很難衡量嗎?

我沒有把高捷跟高鐵搞混,高捷也是BOT,中鋼賺翻了



cyorama wrote:
很多事情廠商只能啞巴...(恕刪)

是這樣嗎?可以舉例嗎?哪一家

中油高雄廠又不是今天才決定104年遷廠,民國七十九年興建五輕時就決定104年遷廠,你現在遷拖有沒有完整規劃,相關廠商設廠時也早就知道104年要遷廠,現在在靠背沒有中油高雄廠會倒,有道理嗎?當地居民忍受了二十五年了,還要他們繼續忍受下去?

可問一下嗎?你家是不是住在兵工廠跟中油高雄廠附近?我想應該不是,反正就如下面的那位說的,不在我家旁邊就算了,我家不在這兩處,但是我認為為了都市發展,應該如此發展
仁大800億產值,請問高雄市收多少稅金?走一家中油,仁大所有的廠商都關門?這麼好笑的推論你也相信?

你在哪裡感受到這800億?可以說來聽聽嗎?我倒是感受不到這800億,但是我感受到污染

真的建議你可以更深入一點,去瞭解一下這些議題,舊港口的活化也被你批評的一文不值,好不容易爭取到R&H、Sony你也看不上眼,洲際碼頭兩期加起來近800億,你也感受不到,真是令人納悶

你不反對遷廠?真令人意外,你在意的是招商,十家石化廠投資624.9億,鴻海、R&H、Sony你也看不上眼,更不用說Huhu,那你覺得應該哪些公司來呢?願聞其詳

R&H、Sony、Huhu相繼落腳高雄,你難道不會有一點期待嗎?如果真的關心高雄的招商,就請你多注意一些相關訊息

cjames wrote:
確實,站在個小老百姓...(恕刪)


你該不會以為中油遷廠是這幾年決定的吧?中油高雄廠遷廠是民國七十九年興建五輕時就決定104年遷廠,不是高雄市政府趕走他們的,高雄市政府只是基於保護市民權益,要求中油實現遷廠承諾罷了,你批評的理由是什麼,我真的看不懂

綜合兩位批評
1.高雄市政府為了觀光產業,排擠高雄港航運業?
事實上是舊港區活化,但是你們聽不進去,繼續跳針,洲際碼頭一二期光民間投資就近八百億了

2.高雄市政府趕走兵工廠
市區內有兵工廠是很好的事情嗎?真令人意外

3.高雄市政府趕走中油高雄廠,造成仁大工業區所有廠商倒閉
中油高雄廠遷廠是民國七十九年興建五輕時就決定104年遷廠
中油高雄廠遷廠會造成仁大工業區廠商出走?理由是什麼?
samling wrote:
綜合兩位批評
1.高雄市政府為了觀光產業,排擠高雄港航運業?
事實上是舊港區活化,但是你們聽不進去,繼續跳針,洲際碼頭一二期光民間投資就近八百億了

2.高雄市政府趕走兵工廠
市區內有兵工廠是很好的事情嗎?真令人意外

3.高雄市政府趕走中油高雄廠,造成仁大工業區所有廠商倒閉
中油高雄廠遷廠是民國七十九年興建五輕時就決定104年遷廠
中油高雄廠遷廠會造成仁大工業區廠商出走?理由是什麼?




呵!顯然大大沒有看懂我寫的!
(或是故意扭曲)

您總結我的意見完全不是我的想法!!!!

我原來很開心能和大大討論這個話題
因為您能提出很多數據來強化您的看法

很棒的討論

因為在多元化社會中本來就會有多元聲音

尤其涉及城市建設的話題一定更是多彩多姿

在馬斯樓的五大需求理論中,每一個人可能站的階段不同

而會有不同的意見

這完全沒有任何好驚訝的,也沒有對與錯的!

(聯勤廠的1000多人或許也可視為1000多個家庭...! 當然4~5000人或許也有人認為是很少的人吧?)

我很尊重每一個人的看法!
(發的文中沒有任何敵意!只有我的想法!
我不是神,當然也會主觀!但我堅信要尊重別人的主觀!因為這就是多元社會的核心價值)

我無意對您有任何批判!只是希望您不要妄替我做總結
因為我真的沒有說:
1.排擠高雄港航運
2.趕走兵工廠
3.趕走中油



舉個例子!
A:地球是完美的正圓

B:我認為不是完美的正圓啦!

A:不是正圓??我知道啦,你的意思是說地球是平的!!!

地球怎可能是平的?你有沒有常識啊!你腦袋是壞掉啦???

連小學生都知道地球不是平的!你真是怪物啊!!


B:見鬼了!!!我有說地球是平的嗎??


一.我只是希望有整體規劃(遷廠也需要啊!)
致於是民國幾年決定的,不是我在意的(以前決定的就毋須輔導了嗎?我不明白!)
我只在意有可能被迫轉業或失業的工人應該被備好好照顧(他們也是高雄市民啊)

二.要做好招商工作,製造業,觀光業都要兼顧
讓高雄有更多工作機會(世上哪一個城市完全只有觀光業,不需要增加任何好的工業?)

以上才是我的想法!

請不要被山寨版結論欺騙誤導了



好了!既然我已經更正被扭曲的"結論"
我不會再參予一個不理性的討論了!


(若我說大大的結論是認為中油不該搬遷,想必大大也會說我鬼扯吧!)

我一定尊重不同的看法(且鼓勵多元聲音)
但實在不願意被扭曲(像吵架就無聊了)



願高雄更進步!!!


cyorama wrote:
我不是反對高港發展觀...(恕刪)


聽你畫唬藍...
甚麼高雄港要轉型成觀光港口...

而且現在台灣主攻郵輪進入的港口是基隆港...還比高雄港多..

你有去查資料嗎?
你知道最近高雄港要成為LME亞太遞交港口嗎?

那你知道LME在中央被杯葛了多久嗎?
將近兩年....

那你一定也不知道高雄港二期計畫,
在民國108年完工,將要興建19座深水碼頭....
何來高雄港要轉型觀光港口之由?

我實在看不懂你再說甚麼高雄港要轉變成觀光港口,要唬爛前也先查個資料好嗎?
而在愛河出海口附近的碼頭停用就是高雄跟交通部爭取,
作為多功能經貿園區來使用..
包含流音中心、港運大樓、世貿中心、以及港岸BOT的飯店用地...
而那邊就是之後高雄要極力發展的DC21..

你當夢時代當傻子衝第一嗎?夢時代二期過不久就要開始了。
為什麼205要遷?
因為他就擋在DC21最精華的土地上面...
205要遷還要跟高雄市政府要錢欸...

另外你一直說設廠問題...巨額融資、國有土地供應與土地徵收都是把握在中央手上..

鴻海就等到選舉就會聽到要興建了啦~大概每幾年循環一次。只是還是一堆人被騙^^

特別聲明
這些都是你說的
我沒說,謝謝

我已說過 : 我不反對遷廠關廠

samling wrote:
綜合兩位批評
1.高雄市政府為了觀光產業,排擠高雄港航運業?
事實上是舊港區活化,但是你們聽不進去,繼續跳針,洲際碼頭一二期光民間投資就近八百億了

2.高雄市政府趕走兵工廠
市區內有兵工廠是很好的事情嗎?真令人意外

3.高雄市政府趕走中油高雄廠,造成仁大工業區所有廠商倒閉
中油高雄廠遷廠是民國七十九年興建五輕時就決定104年遷廠
中油高雄廠遷廠會造成仁大工業區廠商出走?理由是什麼?
DC21何時偷跑到愛河出海口附近了
我有聽你的只是查資料
可是沒查到

zxz56780 wrote:
而在愛河出海口附近的碼頭...
而那邊就是之後高雄要極力發展的DC21..
cjames wrote:
呵!顯然大大沒有看懂我寫的!
(或是故意扭曲)

您總結我的意見完全不是我的想法!!!!

我原來很開心能和大大討論這個話題
因為您能提出很多數據來強化您的看法

很棒的討論

因為在多元化社會中本來就會有多元聲音

尤其涉及城市建設的話題一定更是多彩多姿

在馬斯樓的五大需求理論中,每一個人可能站的階段不同

而會有不同的意見

這完全沒有任何好驚訝的,也沒有對與錯的!

(聯勤廠的1000多人或許也可視為1000多個家庭...! 當然4~5000人或許也有人認為是很少的人吧?)

我很尊重每一個人的看法!
(發的文中沒有任何敵意!只有我的想法!
我不是神,當然也會主觀!但我堅信要尊重別人的主觀!因為這就是多元社會的核心價值)

我無意對您有任何批判!只是希望您不要妄替我做總結
因為我真的沒有說:
1.排擠高雄港航運
2.趕走兵工廠
3.趕走中油

一.我只是希望有整體規劃(遷廠也需要啊!)
致於是民國幾年決定的,不是我在意的(以前決定的就毋須輔導了嗎?我不明白!)
我只在意有可能被迫轉業或失業的工人應該被備好好照顧(他們也是高雄市民啊)

二.要做好招商工作,製造業,觀光業都要兼顧
讓高雄有更多工作機會(世上哪一個城市完全只有觀光業,不需要增加任何好的工業?)

以上才是我的想法!

請不要被山寨版結論欺騙誤導了



好了!既然我已經更正被扭曲的"結論"
我不會再參予一個不理性的討論了!


(若我說大大的結論是認為中油不該搬遷,想必大大也會說我鬼扯吧!)

我一定尊重不同的看法(且鼓勵多元聲音)
但實在不願意被扭曲(像吵架就無聊了)



願高雄更進步!!!


抱歉!如果小弟有誤解您的部分請見諒,但理性的討論真的很好,您的發言有點感性,我們不是吵架,你希望高雄可以全面發展,你有找過資料認真研究嗎?全世界有哪個城市是全面性的發展各產業嗎?哪個城市可以當作高雄借鏡?願聞其詳

建議您有時間可以研究看看小弟提供的香港、新加坡、杜塞道夫、魯爾工業區

關於高雄港發展
您說在171樓回應「但是商港的主要價值是什麼?」,意思看起來是高雄市為了發展觀光排擠高雄港航運發展嗎?因此我"可能"誤解您同意第一點的結論

關於中油、兵工廠遷廠
您在180樓的回應「希望高雄在積極開發觀光並要求中油,兵工廠遷移的同時」,因此小弟"可能"誤解您同意第二、三點的結論,意思看起來是高雄市為了觀光要求中油、兵工廠遷移,事實上中油遷廠是二十五年前就決定的事,與高雄發展觀光無關,高雄市政府只是要求中油公司履行對當地居民的承諾,而兵工廠的遷移也並非如您所謂的為了發展觀光,而是要求國防部執行政府政策,將兵工廠遷出市區,以上兩點都是為了高雄市民的生命安全與都市發展,是為了發展觀光嗎?

您在190樓回應「因為中油會汙染,就要遷到別的縣市
別的縣市死了活該???」
,可能讓小弟誤解你反對遷廠,您博愛,關心到其他縣市,聯勤205搬到屏東,不也是活化當地消費嗎?一千多官兵的家屬都住在高雄嗎?都會跟著聯勤遷到屏東嗎?怎麼算到四五千人?

關於因為中油遷廠所造成的失業問題(中油員工一定不會失業),也不是像您所認為的應該特別關照,應該按照一般失業勞工的處理方式,而失業的就業輔導一直有在做,此案失業的勞工不應該有特殊待遇

再者,小弟認為應該中油遷廠二十五年前就已經確定的事,部分公司如果因此倒閉,勞工或因此失業,這些公司和勞工其實自己也該負擔部分責任,都已經確定104年要遷廠了,難道自己不應該做好準備嗎?

中油其實也自己做好準備了,不然員工數也不會從四千多人降到最近的一千六百多人,前一陣子因為火災停工一個月,「工業局評估後認為影響有限,所以並無特別介入協助;但有立即檢視對國內石化供應鏈的影響,發現對中下游影響有限。「中油乙烯對國內供應比例是十二%,丙烯是七%,丁二烯是十三%,均不足造成重大影響」。」,連工業局都認為影響有限了,卻還有人覺得會影響800億產值?影響十萬人生計?


zxz56780 wrote:
聽你畫唬藍...
甚麼高雄港要轉型成觀光港口...

而且現在台灣主攻郵輪進入的港口是基隆港...還比高雄港多..

你有去查資料嗎?
你知道最近高雄港要成為LME亞太遞交港口嗎?

那你知道LME在中央被杯葛了多久嗎?
將近兩年....

那你一定也不知道高雄港二期計畫,
在民國108年完工,將要興建19座深水碼頭....
何來高雄港要轉型觀光港口之由?

我實在看不懂你再說甚麼高雄港要轉變成觀光港口,要唬爛前也先查個資料好嗎?
而在愛河出海口附近的碼頭停用就是高雄跟交通部爭取,
作為多功能經貿園區來使用..
包含流音中心、港運大樓、世貿中心、以及港岸BOT的飯店用地...
而那邊就是之後高雄要極力發展的DC21..

你當夢時代當傻子衝第一嗎?夢時代二期過不久就要開始了。
為什麼205要遷?
因為他就擋在DC21最精華的土地上面...
205要遷還要跟高雄市政府要錢欸...

另外你一直說設廠問題...巨額融資、國有土地供應與土地徵收都是把握在中央手上..

鴻海就等到選舉就會聽到要興建了啦~大概每幾年循環一次。只是還是一堆人被騙^^


兄台,有必要這麼激動嗎?


cyorama wrote:
特別聲明
這些都是你說的
我沒說,謝謝

我已說過 : 我不反對遷廠關廠

老實講,小弟也沒有說過你們反對遷廠耶~

但是
您在164樓回應「高雄港港深又寬大
不發展利用港埠運輸優勢的相關產業,卻想把高雄港用來觀光
難不成
高捷也用來觀光,不是用來輸運就業人口」

您在170樓回應「我不是反對高港發展觀光
而是對 "不發展利用港埠運輸優勢的相關產業,卻想把高雄港用來觀光"無法認同」

您在178樓回應「看到西子灣-新濱-苓雅寮一帶的碼頭都荒廢了
碼頭不用來裝卸貨物卻用來觀光
這就像看到農民不把牛車用來載運農物,卻用來在年節時載遊客遊莊的感覺
市政府把碼頭收來
現在觀光的產值能抵銷或高於裝卸貨的產值嗎?或是將來能?」


因此我"可能"誤解您同意第一點的結論

您在184發言「高雄市政府可以用環保、碳稅、行政罰...等手段讓企業遷出
卻無法招商
當百姓的只能無語問蒼天了」
,意思不是說中油是被高雄市要求遷出?小弟請您舉例哪些企業是這樣被遷出的,您卻無法舉例,難道是用猜的,事實上環保法規是政府規定的,地方政府只能執行

您在189樓回應「感受不到友善的環境就會不想來設廠
感受到不友善的環境就會想要出走
高雄的就業機會愈來愈少是大家公認的事實,這就是出走的間接證據」
,事實上,高雄市在1998年的就業人口是1,116,000人、2000年的就業人口是1,151,000人、2005年的就業人口是1,219,000人、2010年的就業人口是1,254,000人,是什麼原因造成您所謂的就業機會越來越少,但就業人口卻越來越多?還有營利事業登記數也是呈現成長的趨勢

再補充一下,小弟認為大家對高雄就業環境感到悲觀的主要原因,應該是就業環境跟不上就業人口素質的改變,很多人抱怨沒有工作,敝公司老闆卻找不到作業員,公司員工介紹作業員來上班還有獎金可以拿,為什麼?
服務業佔台灣的GDP總值已超過72%,製造業只剩下24%,就業人口的比列業下降到三成多,高雄的產業型態主要還是是製造業,你如果是主管機關,你會繼續發展製造業還是趕快發展服務業?假設發展服務業,你該從何做起?金融、電信可以跟台北競爭嗎?好像我們起步比較慢,可以選擇的不多呀~

您在189樓也回應「中油高雄廠及仁大工業區關場產值 800E是小到讓小老百姓我注意到」,以上讓小弟"可能"誤解您同意第二、三點的結論


小弟綜合兩位的批評,好像沒有說兩位反對中油遷廠或是關廠,只是認為兩位誤解中油遷廠或是關廠是高雄市政府所為,應該是沒有誤解到兩位吧!
cyorama wrote:
DC21何時偷跑到愛河出海口附近了
我有聽你的只是查資料
可是沒查到

zxz56780 wrote:
而在愛河出海口附近的碼頭...
而那邊就是之後高雄要極力發展的DC21..




您好像修改了這位激動的兄台的發言了
他的意思應該是高雄經貿園區位於愛河出海口
而DC21的確位於高雄經貿園區內

zxz56780 wrote:
而在愛河出海口附近的碼頭停用就是高雄跟交通部爭取,
作為多功能經貿園區來使用..
包含流音中心、港運大樓、世貿中心、以及港岸BOT的飯店用地...
而那邊就是之後高雄要極力發展的DC21..




有些人好像對高雄發展觀光沒什麼信心,但是業者的看法好像比大家有信心多了

例如
99年度有9家旅館新開幕、100年度有13家旅館新開幕,另外17家老字號旅館重新整修後

未來義联集團也打算再投資300~400億蓋飯店跟購物中心,統一也打算投資100億在DC21的開發,包含蓋一座飯店,連空大都有廠商BOT要蓋五星級飯店,103年完工

不知道是這些廠商太樂觀,還是有些人太過悲觀

大家如果搭高鐵或是開車從高速公路回來高雄,第一印象是什麼?小犬是看到煙囪就知道回到高雄了,如果您帶著大把鈔票想來高雄投資非污染產業,您會有什麼印象呢?不搭高鐵、汽車改搭飛機好了,從中山到市區內,經過凱旋路,您看到右邊那一片兵工廠,又作何感受呢?

我並未認定中油遷廠或是關廠是高雄市政府所為
但市府樂觀其成
這樣市政府是友善嗎?

感受不到友善的環境就會不想來設廠
我只看到中科、南科大興土木,看不到高雄的
廠商都在觀察政府對某些事件的態度
就像股票族老是在解讀陳沖、615的言論

台灣人口愈來愈老化,高雄應該不例外
即使在全部人口是增加的情況下,需要就業的人口比例更高
統計數字上就業人口增加消化得掉新增的待業人口嗎?

01上一堆人都說在高雄不容易找到工作,也不易找到好工作
不得以待在北部

聲明 :
你對我發言的解讀
不因我不否認而認為我承認
samling wrote:
小弟綜合兩位的批評,好像沒有說兩位反對中油遷廠或是關廠,只是認為兩位誤解中油遷廠或是關廠是高雄市政府所為,應該是沒有誤解到兩位吧!

cyorama wrote:

我並未認定中油遷廠或是關廠是高雄市政府所為
但市府樂觀其成
這樣市政府是友善嗎?

感受不到友善的環境就會不想來設廠
我只看到中科、南科大興土木,看不到高雄的
廠商都在觀察政府對某些事件的態度
就像股票族老是在解讀陳沖、615的言論

台灣人口愈來愈老化,高雄應該不例外
即使在全部人口是增加的情況下,需要就業的人口比例更高
統計數字上就業人口增加消化得掉新增的待業人口嗎?

01上一堆人都說在高雄不容易找到工作,也不易找到好工作
不得以待在北部


有趣!一個重度污染的公司要離開高雄市區,市府難道要苦苦要求它留下來嗎?當地居民應該去中油抗議他們要搬走嗎?市政府應該鐵腕要求一個剛因為工安發生大火,危急周遭居民生命安全的公司不准搬離嗎?

所以您認為高雄市政府應該怎麼做才算友善?所以中科、南科是因為地方政府很友善才設廠嗎?
四年前,鴻海說要來高雄投資,高雄市政府馬上成立對應小組,鴻海所有公文都不用自己送,有專人服務,鴻海看中的地,也馬上專案整地,但等了鴻海四年,等不到,這樣的市政府友不友善?

關於台灣人口老化的言論,請問您從何根據?至少拿出一些數據來說明吧!
01也有公司老闆來抱怨找不到員工呀~
看看義大城二期建設現況如何....大概就知道高雄投資環境了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