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民的公車使用率45%以上,高雄5%不到
就算現在市府宣稱達到8%(大量的免費公車幫捷運衝運量)
也都還是零頭

這大眾乘具的基本盤
影響了經營的難易
人口數才是決定捷運的依據八
在台北人口多
捷運當然有空間
在高雄
人口數還差很多的
masaei99 wrote:
公車民營化不會是一條一條民營化的
路權不是這樣當糖果分的
那我就拿百貨公司線不就賺爆了,其他勒?(基礎交通服務是要相對均值的)
日後的大高雄能養幾家客運公司?...(恕刪)

恩.....高雄市公車目前就是一條一條民營化的...
而且民營化的都是黃金路線喔!!

我都跟你說了BRT不是不好,我也知道BRT的成本超低
問題是BRT叫做公車捷運
說穿了還是一樣用公車在跑
而公車這東西在台灣只要離開台北地區它的名聲就臭掉了
你認為民眾的接受度有多高?
如果搞一個連一般民眾都不願意搭乘的大眾運輸
那請問你運量要從哪裡來?

南部民眾對公車系統的接受度有多高?
看看全台灣唯一一個照班表發車的市區公車
高雄市168環狀幹線(這條線就是輕軌路線,只是目前用公車跑,BRT大概就是這模式)
你如果有興趣可以親自去搭一次看看
看看他的載客量有多慘,看看他的班表是不是寫爽的
你就會知道為什麼我會說BRT絕對不可行!
FLY224 wrote:
恩.....高雄市公...(恕刪)


原來這就是你對BRT的認知
他跟傳統BUS是天差地別的
台灣目前有半調子的BRT在嘉義
還只是心酸版

高雄現在用環線不過是在培養這路線的乘坐人口
跟現在台中公車的做法一樣
大家發現沒有乘坐大眾運輸習慣的城市
投資再多工程都是填海去

不同的是高雄捷運做下去了
而且是規劃粗率地做下去了
居住人口不集中、工作地點不重疊、沿線商圈沒有規劃
造成今天的經營困難
再大量花公帑補助公車處
搞一大堆免費公車
市內公車一定是路網經營
只有國道才會有單一路線的路權(還是享有國家補助)
這是基本的公平性
你倒講明市區那路線是"純民營"的自承盈虧
還是背後用公帑在養的利益輸送
讓我們去感受一下

高雄用LRT我都覺得浪費
因為它會佔去很多路權
會造成汽車及一般兩輪機具的許多不便
BRT的當代科技
基本的圍閉式站體,他對城市景觀也能有所幫助
跟MRT一樣進出站體都是感應控制
車體不是你看到的公車樣
車體與站台等高的平面式動線(跟捷運一樣)
重點在於行車的科技通訊管控
網路能達到的他何嘗不能
行車平穩、時程控制變的很直接而準確
差別在於他速度一定比MRT略低
但成本超省
只要MRT的零頭(不會超過5%,除非白癡弄高架專用路權行駛...)
目前的規劃裡還是MRT、LRT、BRT混搭
高雄還有台鐵系統要混進來喔
搞不懂會何要弄得那麼複雜
再加上現行的大大小小不同規模的公車
一個城市的運輸不該那麼複雜
從A到B地
能換乘越少的運具越好
(這還不算我們到A地的方式及出了B站後的其他運具)
規劃大眾運輸當然要量力而為
用最少的工程成本
用腦力設計的運輸管理
還有可變性高的規劃彈性
容易因應五年十年後的區域發展變遷

與其整個路網停擺等死或浪擲大量工程費
做錯又無法變更
我倒願意降低一點速度
換一種更先進但便宜的方式
就算LRT也要BRT成本的5~10倍
一方面讓傳統公車整體民營規劃
一方面漸次用穩定單純的路網取代
每年省下十三億的補貼公車費用
就能蓋很長的BRT路網了

市民之所以不願坐公車
你坐過就知道
那司機似乎跟車子有仇
部分司機粗魯的駕駛行為
讓人根本坐車像在受虐一樣
如果公車一直躲在保護傘下
高雄的大眾運輸永遠都發展不起來
看了這張圖~ 讓我對"未來"重新定義~

未來=未必到來?

看看高捷現在的情況~

這張圖~ 真有實現的一天?

不管看法如何
認不認同
能有個討論依據才是重點

與其未知未明不知道說不出個所以然
一眛推說做不到,只不過是便宜的批評
怪了我看了看圖...總覺得這不是高雄市公車路線圖嗎
怎會是捷運路線圖勒
現有兩條線都快撐不下去了...
哪來的錢繼續擴建下去...
每次回高雄坐捷運...人數了了無幾...
這路線圖應該很難實現囉...
輕軌可以蓋就謝天謝地了

不要想太多
有必要再蓋捷運嗎?

我開車去上班比較方便(door to door),時間比較快,油錢比較便宜
我同事騎車更方便 (人行道隨便停也沒事),時間更快 (他很少停紅燈),油錢更便宜

有必要再蓋捷運嗎?
Crisis? What Crisi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