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h008 wrote:
我覺得你多做點功課再...(恕刪)
我覺得某人真該先去做做功課再來 (掩嘴)
96年度 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 單位(元) 來源: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
台北市389064
台中市 306740 (8X~90年代初期領先高雄 被追過 又追回)
高雄市299804
桃園 282757
台南 271140
台北縣 262347 (緩慢走跌)
這年頭活在自己世界 或者說還活在過去20年的人還真不少
還是你認為台北縣是南部呢,哈
在考慮物價跟台北貴死人不償命的房價所需的負擔後
(要買台北市房子平均要不吃不喝1X年才買的起,在台中高雄5~7年就可,這報紙年年在報,這邊就不列了)
我認為在台中,高雄,台南過的生活反而顯的充裕
回歸捷運討論
會用收入來解釋高捷運量簡直是外行中的外行
高捷運量無法突破有兩個原因
1.公車路網班次不佳
2.後續路網不密集
然後再加上親藍媒體的渲染,搞的好像高捷沒人搭一樣
拜託 我列個數據 一定一堆人馬上就無視 繼續跳針高捷運量不好
台北捷運通車2年時 (已有十字路網)
每日運量才12.X萬人次
高雄捷運通車1年
每日運量10.X萬人次
怎麼現在檢討高捷的人 當初不去行政院抗議北捷最好不要蓋 不然浪費錢
結果當初運量這麼差的北捷 中央又砸錢蓋了板南跟幾條小支線
現在內湖 松山 新莊 蘆洲 信義..etc.都在建設中
死命砸了將近一兆 通車10幾年 養了客群之後
現在竟然來對通車一年 路線只有兩條的高捷冷潮熱諷... ZZZZ
真不知是資訊落後 還是心胸太狹窄 意識形態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