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和BRT那種較省成本也較有價值

反正建設越多,人潮越多,商機越多,不敗道理啦。

人人都想往大城遷移,吃喝玩樂交通方便,耶。
平常就住輕軌延線的人,請問平常出門會去那裏 ?
上班- 覺得不太可能,因為摩托車成本低
去夢時代 - 有可能,那麼坐輕軌不開車的可能性高
去漢神- 也有可能,
去西子灣, 旗津- 有可能,
去美術館- 可能性低, 因為好停車
去機場- 很有可能
去橋頭- 有可能, 但一年只去二,三次
其他站- 可能性極低, 因為平常就不去那地方, 有輕軌也不會去, 或者騎摩托車至賣場買個東西而已, 怎麼可能坐捷運去

現在的捷運只掛4個車箱, 如果你跟我說天天客滿所以賺錢, 我根本不信,因為只有四個車箱的人潮, 表示人口密度不高, 觀光人潮不多, 如果去過東京, 上海, 新加坡, 香港,就知道一般要掛10個車箱, 且一分鐘一班的密集程度, 這樣說賺錢我比較信.
總之, 高雄要再多一些景點, 如果開一條輕軌線至美濃或佛光山或許假日會很多人坐


david9766 wrote:
現在的捷運只掛4個車箱, 如果你跟我說天天客滿所以賺錢, 我根本不信,因為只有四個車箱的人潮, 表示人口密度不高, 觀光人潮不多, 如果去過台北, 東京, 上海, 新加坡, 香港,就知道一般要掛10個車箱, 且一分鐘一班的密集程度, 這樣說賺錢我比較信.

高雄捷運是一列3節車廂,
輕軌是一列5節車廂,
你說的4節車廂的是那個地方?

台北的話,重運量是一列6節,中運量是一列4節。

東京的話,地鐵東西線是10節車廂,新宿線這種是8節車廂,人比較少的線比如銀座線是6節。
超過10節的應該都是JR的鐵路了,不是地鐵。比如中央線或山手線。

不過,車廂數不一定代表運量,也要看車子的大小。

lulalla wrote:
高雄捷運是一列3節車...(恕刪)


對不起筆誤,因為很久不搭了, 感謝糾正
你不搭不代表別人不搭啊

一堆不住高雄或是沒搭過的人
老是在幻想擔心沒人搭?

不管是高雄的捷運或輕軌,
個人覺得都是高雄能夠向前邁進一大步必須具備的交通建設,
尤其是捷運!

不要看不起現在高雄捷運賺不了錢,
長遠來看,有第一條就有機會再蓋下去,
很多高雄人的生活習慣已經改變,
尤其很多從臺北來高雄置產養老的族群,
拿臺北捷運和高雄捷運比一定不能比,
但是高雄應該跟高雄自己比,
檢視自己捷運搭乘量是否成長,
檢視自己等公車的時間是否縮短,
檢視自己捷運站的硬體軟體是否維護良好或者升級,
自己的城市自己顧,
自己的建設自己做,
高雄已經在進步了!
多給自己信心吧!


高雄大眾運輸已經逐漸完善
差不多要開始縮限個人用具的使用了,這才是最後殺著
市區汽機車停車費提高並以時計費,自然就會去搭乘大眾運具了

雖然一定很多人會不習慣,但我個人是樂觀其成
科~現在人少搭大眾捷運是因為停車費便宜。

1HR才30塊。如果哪天高雄市政府提高停車費,減少停車格,停機車也學台北必須付費。

到時候就知道到底是搭捷運便宜還是開車便宜。

眼光放遠點,有些施政不是只有當下。
以長遠規劃是對的,這個市政府做事認真,總比其它城市做的好太多,多鼓勵少責難。
普及大眾運輸系統是對的 不過不要操之過急
這條輕軌只是第一階段 要花的錢相對要少
第二階段還蓋土地成本會相對變多 加上路線也較長
所經過的地點景點也較少 行車時速也慢 第二階段問題會比較艱困
對於財政赤字嚴重的高雄 這筆錢還是硬生生的砸下去
做了很多市政建設是不錯 感覺花得很阿莎力
然後在分配款一直喊太少....相對台中的老胡對財政支出做得到不錯
這點花媽可以學習一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