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高雄和南高雄要怎麼分??

如果有個人住在十全路,他不會告訴別人說我這裡是北高。
大家特別說這裡是北高,就是專指愛河以北到高鐵站這整塊。
南高雄已經玩完了,看看人氣就知道,有一天巨蛋也會舊,美術館也會跟鹽埕區一樣乏人問津,那時候我們也只能接受並且搬到新的某處。
但是現在沒人覺得南高是市中心,喊破喉嚨也沒人這樣覺得。
轉眼就10年了

天化 wrote:
如果有個人住在十全路,他不會告訴別人說我這裡是北高...(恕刪)

要說到35,40年前,高雄市也只發展到這十全路,十全路到同盟路就逐漸沒人住,
我岳父買在明誠中學後頭,當年這就只一小區開發是社區,
過十全路同盟路兩邊多是草地,現在全都是房子.


其實高雄縣市合併成"都"後變大了
現在高雄都市的中心已經北移了~
大約在大社仁武那一帶.
所以每個人實際上都住在"自己心中認定"的市中心~多好.
天化 wrote:
如果有個人住在十全...(恕刪)

北高雄雖然進步南高雄不少,但也只是進步,要達到取代南高雄還差遠

光是百貨公司
南高雄:大立.漢神.SOGO.大遠百.新光三越.大統和平.夢時代
北高雄:左營新光.漢神巨蛋

北高雄仍輸一大截,更別說商辦,金融中心,世貿等等這些都是大都市重要的指標,南高雄仍遠勝過北高雄,北高雄要拿什麼比?小吃店或夜市?小吃店或夜市這種在屏東或台南等這些鄉下地方就一堆了,沒必要到高雄


平心而論,隨便找個路人問問,高雄現在那裡最熱鬧,

十之八九都會講漢神巨蛋商圈,但如同之前大大講的,高

雄人口未增加,只是流動。所以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將是高

雄未來普遍的現象

秋風清 wrote:
平心而論,隨便找個...(恕刪)

那是因為台灣人小卻幸心態,小吃店或夜市多就代表熱鬧,卻忽略真正大城市真正需要條件,講白一點北高雄的小吃店和夜市多,在原高縣,屏東或台南一些鄉鎮就可以做得到

在研究一下大樓屬性,南高雄的大樓"商辦"為主,北高雄的大樓"住宅"為主,可以明顯看出北高雄機能仍大輸南高雄

不否認北高雄近年來進步不少,但是要取代南高雄的市區地位,還早;台中市中港路取代中區是因為連商辦和百貨業轉移,整個中區就和鄉鎮沒兩樣;但南高雄百貨和商辦並未明顯轉移北高雄,代表北高雄無法取代南高雄地位
突然想到以前用高雄火車站鐵路分南北

縣市合併?是不是要改用高鐵左營站分南北了?

博愛路看起來熱鬧發展較好

當然是集中金融、商辦、商業、交通、密集人口

銀行、公司、捷運、高鐵、百貨(住宅區農十六、美術館、河堤、巨蛋25、29期)

至於中正路、中山路、成功路、中華路、民權路、民生路都不錯~~就散了點

三多、五福有熱鬧但短了點~`跟裕誠路比還是有點距離




qooto wrote:
突然想到以前用高雄...(恕刪)

高鐵左營站離高雄中心點不遠,
改用高鐵左營站分南北是個皆大歡喜的說法,
這樣R15R14R13也都算南高雄,
所以南高雄熱鬧機能完勝無誤.
熱鬧的地方當屬人口密度高的沒錯
但重大建設,金融商辦,星級飯店,經貿商圈等等
並不是看哪裡人多就蓋在哪
自然有它的歷史和未來規畫
縱使巨蛋百貨天天擠得水洩不通
漢神百貨一二樓,大立精品經常空盪燙的
都沒有關係,畢竟客群不同
能舒服地逛街何必去人擠人呢

秋風清 wrote:
平心而論,隨便找個路...(恕刪)

qooto wrote:
突然想到以前用高雄火車站鐵路分南北

縣市合併?是不是要改用高鐵左營站分南北了?

博愛路看起來熱鬧發展較好

當然是集中金融、商辦、商業、交通、密集人口

銀行、公司、捷運、高鐵、百貨(住宅區農十六、美術館、河堤、巨蛋25、29期)

至於中正路、中山路、成功路、中華路、民權路、民生路都不錯~~就散了點

三多、五福有熱鬧但短了點~`跟裕誠路比還是有點距離

博愛路嚴格來講商辦不算多,只有靠近後驛一帶商辦比較多,凹子底附近多是住宅大樓,巨蛋對面那幾棟也是住宅...

商辦較多的偏向中正路-民權路-民生路-四維路,尤其是中正路蠻有在台北市松江路的感覺,雖然和台北相比散了點(不過南部有這麼多商辦區也只有高雄)

至於中山路有點沒落,以前中山路比博愛路熱鬧,現在反而博愛路比較熱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