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輕軌(第二階段)美術館路及大順路段交通環境優化-就是「禁止左轉」。

空戰奇兵8 wrote:
1.中鋼下面還有中,(恕刪)


1.有圖利證據非常鼓勵您去檢舉,台灣過去政治惡習就是用子虛烏有的指控來搞內鬥,平白浪費很多發展的機會,若無證據請回歸市政討論更實際。
2.前面已說明過,個人支持蓋輕軌,因為省錢可以蓋比較多條,高雄財政狀況向來不佳,存個2.30年花輕軌四五倍的錢蓋一條,能服務幾個人?運量起不來沒成績中央還會核准後面的計畫嗎?輕軌開枝散葉的具體案例請參考前留言提到的歐美國家城市。
3.輕軌機動性高很多,要通過前再換號誌,開過了就可以轉綠燈,高雄人不會不知道過去台鐵火車還沒來就要先等一分鐘以上,輕軌在駁二還沒開過來行人都可以直接穿越了,整個機動性跟安全性要求都不是台鐵重軌能比的。
輕軌目前通過時間還算比較長,因為之前太多三寶違規去撞輕軌,捷運公司嫌麻煩才改成降速通過,有定期搭的人明顯可以感受營運至今已經改過好幾種模式,等到輕軌成圓市民習慣後,隨時可以透過設定改成像歐洲輕軌一樣全速通過路口。
拿台鐵等平交道時間去算輕軌的,就好像問為什麼你家巷子開車不能跟高速公路一樣開100一樣,本來就是不一樣的東西了。
david9766 wrote:
真的可惡, 為了之前(恕刪)


國外有地下的輕軌嗎??
輕軌就是地面電車不是嗎??
若地下化還叫輕軌??叫捷運就好了!!
ww1234528 wrote:
市政本來就是政治的一(恕刪)


我的意思,這裡是mobile01南部房產版,不是市政跟政治版,閒聊版!
你確定三個候選人,就原計畫支持續建嗎?選舉公報見政上,可沒有,這沒根據。
(上次沒白紙黑字那招很強啊。)

今天不是反對建高雄輕軌(第二階段),
走原本鐵路地下化路段或是臨港線都不錯。
加上以前有地下道、路橋大家也習慣,
不然你要不要請市府把中山跟凱旋路橋拆了試試看?
看走中山路汽車那群人會如何?

但是美術館路及大順路段,要講民意要不要請市政府公開做一個民調,
美術館路及大順路段支持蓋輕軌優化多(禁止左轉),還是改捷運能雙贏多(交會路口的住戶跟用路人)?
(因為我手上就有這種民調,雖然是非官方,但是也有參考價值。)
qooto wrote:
我的意思,這裡是mobile01...(恕刪)


改捷運根本沒比較好,請問您有去看過優化方案跟其他捷運系統的車道配置嗎?
優化方案輕軌+人行道+設施帶只需要用單邊4公尺中間4公尺共12公尺的路幅
改捷運以台北紅線信義路為例,單邊人行道跟出口就需要7公尺合計用掉14公尺了,幾個路口禁止左轉就哀哀叫,您知道信義路一大段甚至還直接單行道嗎?
台北紅線、環狀線還有正在蓋的三鶯線都因為出入口、通風井、橋墩、站體等設施最後還是拓寬人行道、縮減車道
結論來說不管蓋輕軌還是蓋捷運,車道都勢必要縮減,改捷運只會讓大順路更窄更難開
輕軌會叫輕軌就是因為運量跟需要的空間都比捷運還低
覺得輕軌太佔位然後跑去說要蓋捷運
先不提經費至少暴增五倍(誰出?)
重點是最後空間根本沒省到,好處在?
2018市長換人之後就已經評估過高架跟地下了
結果最後公布方案還是原案推動+人本造街
市民、政治人物、專家學者都不是笨蛋,這種反射性想得出來的方案如果真有建設性,停工這麼久早就改了...
總結:改捷運不只沒有雙贏,還是多輸(經費暴增、交通黑暗期更久、道路一樣縮減)
罷韓就是為了支持輕軌,高雄人欣然接受。
qooto wrote:
建議你改一下這種言論...(恕刪)

不是只討論學生通勤
需要大眾運輸工具
假日時間鄉下孩子也需要到市區走走
藉此縮小城鄉差距
讓鄉下的孩子擁有更不一樣的視野
也讓市區多樣化的公共建設
公平的分配到鄉下孩子身上

衛武營和美術館的展覽及表演
巨蛋百貨和瑞豐夜市的美食
農十六森林公園的寫生比賽
諸如此類的活動
都能夠讓鄉下孩子
利用大眾運輸工具
輕鬆的到達參與

許多老年人要拿慢性病的藥
將來黃線捷運通車之後
去高醫和長庚都很方便
尤其這兩個醫院的停車位實在不足
尤其是黃線捷運站
經過高密度住宅區
想必能夠發揮更大的效用
花幾百億把鐵路搬到地下解決交通與發展問題,然後再花幾百億在路上蓋慢速路障阻礙交通與發展,
最後被罵到滿頭包之後再花幾百億做後續處理~~~~
嗯嗯,終於知道,幾千億負債是怎麼來的。
樓主第一頁第一張圖路面比例錯了吧!
大順路從博愛路到九如路這一段,
路中央的安全島哪有那麼寬,
第一張圖,中央的候車站加上左右兩邊的軌道足足有兩三個車道那麼寬,
現實世界大順路中央的安全島寬度連一個車道寬度都沒有,
請問如何建出中央的候車站加上左右兩邊的軌道?
@潛水夫@ wrote:
花幾百億把鐵路搬到地(恕刪)


花千億鐵路地下化,路面再蓋小火車

講輕軌一定要在地面就孤陋寡聞了,去看看高捷一階車廂相同的雪梨輕軌,不但鑽天也遁地喔,以前post過,就請自己查

高雄輕軌的定見,說穿了就政治信仰而已~
我觀光客的角度真的覺得輕軌很不符合觀光需求
觀光時間大部分是有限的
乘坐速度如果太沒效率通常都是會被取代
不是慢慢坐慢慢玩就是觀光
還有也不要把現在的輕軌當作日常大眾交通工具比較好
因為運量跟班次真的太少了

另外去高雄多次的經驗來說
總覺得為什麼高雄人都願意接受妥協的交通建設?
夏天捷運站有夠熱
燈光常常關一半
節能減碳?但這樣明顯違背原設計用意
只能聯想到省錢而已

身為台北之後首個直轄市
高雄交通建設總是拖又半套
城市格局不能只有心靈提升
長遠的都市規劃才能讓環境合乎居民需求
但台灣的都市規劃幾乎都是不堪負荷才開始計畫
然後政治永遠凌駕專業
看看其他鄰近國家的城市更新速度
跟北高兩市差距都越來越大令人堪憂
我們輸人沒關係
但我們還不知道要追上就很糟糕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