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umee wrote:
最近很多人以為大樓蓋的高所以才會貴,
其實除土地成本外,重點還是要看產品本身規格,
4~8年左右新古也有很多高樓(19層最多)新成屋建案成交單價僅7~10萬,
如凱悅岩里、河畔鑲波/台場町、鳳揚、悅美術...等,
甚至還比同區同等級的15層的建案都便宜不少(同樓層),
最大缺點就是持分地坪減少(容積灌太多)、中庭太小或沒有、電梯等待時間增加、停車場規劃較差及耐震方面的疑慮(小基地的平價RC不適合太
大樓的建造成本(約8至9萬,也有7萬的)一定比透天的高(約6至7萬,也有5萬的)
因為大樓要開挖地下室
某些建案宣稱其建造成本高達20萬
絕對不是因為鋼筋混凝土或是鋼構所造成
因為鋼構成本雖比鋼筋混凝土高,
但大概一坪多個1至2萬而已
因為鋼構雖然材料貴,
但是因為建造速度快,
所以其他方面(如管理費用,利息等)就可以省下來
建造成本會高絕對是增加了許多設施(如防火門,免治馬桶,洗碗機等)
另外,無論鋼筋混凝土或是鋼構所建造的建案
要看其安全性則要由設計時的耐震係數(或風力)來看
沒有鋼構(無論SC或SRC)就較安全的說法
建商還會說其混凝土用的磅數較大(如5,000PSI,一般約3,000PSI)
所以較安全,也是不正確的
也是要看其安全性則要由設計時的耐震係數(或風力)來看
因為磅數大的混凝土,其用量就會較少
像台北101,其混凝土的磅數高達10,000PSI
因為若用普通混凝土,其柱子的尺寸會變很大
然後光是混凝土的重量就會變重
無法設計出來
另外,大樓若是15樓以上
其柱子的尺寸一般就由風力控制了,
跟地震無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