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740419 wrote:
真正的投資客才不會把錢砸在高雄
當然不排除有些投資客是腦袋壞掉才這樣做

現在大陸的房地產漲的速度飛快
連三線城市的房價都比高雄高了


所以我才一直強調許多高雄在地人有被害妄想症,還投資客要來高雄哩?

房價漲一些就唉唉叫~不漲也唉唉叫~
teabox wrote:
房價漲一些就唉唉叫~不漲也唉唉叫...(恕刪)


即使如此,干卿何事??在別人看來、唉唉叫的人是你才對吧??

敢問客閣下如何確定高雄沒有投資客??外來客還大言不慚的指著在地客說長道短

懂否何謂「尊重」兩個字??
尊重兩個字是給懂得自重的人,我可沒有針對任何個人。

說我外地來的也是沒錯啊~但我選擇在高雄服務定居消費,用實際行為做出貢獻,享受一些外來客的優勢也是應該的~

比這裡一些嘴砲的在地人強多了,他們對高雄有多大貢獻了嗎?這些人比口中的萬惡投資客還不如

高雄要進步能靠這些人喔
鹽埕區是高雄最早發展的區域(港口)
萬華區是台北最早發展的區域(港口)


其實價值、價格真的不是比出來的;一個是海港、一個是河港
文化背景、規畫理念、資源分配、執政理念、人口組成、城市產能太多的變數,是不能拿來同時比較的
恕我直言,不動產的鑑價課程,只有算式跟統計的部份是共識、是普世的學識價值;但它對城市價值變數的掌握~呵


幾位都是能人,但邏輯鑽久了,就會變成學鑑價的人 跟學都計的人在辯論,各執其詞,卻對不上線;所以,可以靜下心來了!!

我常在想,如果把這一份執著的智慧用在開創利潤,不曉得有多好@@





看完J大與K大的互相舌戰討論之後, 我可以確定的是你們兩個都是很愛高雄的在地人,

雖然論點上面有些不同, 也不愧我熬夜把這一篇文章看完, 小弟自認是高雄在地人,從小在高雄長大

雖然人現在在國外,也在英國居住了幾年, 尤其是目前在倫敦工作, 這裡的房價無法用高雄在地人的

衡量方式來判斷, 在這方面, K大的論點就比較薄弱, 因為在倫敦, 就算老舊房子的價值甚至比高雄任何

一棟豪宅的價值都高上許多倍, 不要說置產, 就連租屋都是一個很頭痛的事情, 就以地區發展與公設商業用途

我相信在倫敦居住的爽度, 絕對不會高過於居住在高雄, 以小弟曾在台北工作過的經驗來看, 高雄缺乏的不是投資客

而是被過度忽略的投資進場, 就像某大說的, 希望義大能夠像香港的迪士尼, 但是為什麼迪士尼不來高雄投資??

甚至很多國際飯店旅館, 怎麼不選擇高雄為投資的城市??

我們政府五十年前的重北輕南, 五十年後還是一樣重北輕南, 甚至有被台南嘲笑的意味?

我不是自己人打自己嘴巴, 我想在上面分享意見的都比我更有學識與經驗, 我只是以一個熱愛台灣甚至高雄這塊

土地的在地人來做比較, 我覺得高雄人的氣魄不應該只是侷限在台灣這個框框裡面, 而是我們高雄人如何走出自己的格局

說實在的, 就算台南很多望族, 台中的七期(我也在台中住過n年), 還有在台北闖蕩的心得(高雄的就業市場真的不多),

我之前從事一些藥物研發(這類公司的總部也大多在台北昆陽南港那),為什麼高雄總是矮了這麼一截??

當我們在驚嘆台北就業市場還有他們的收入同時, 我們為什麼不好好去思考怎麼讓台北人來羨慕我們高雄人呢??

J大跟K大都是愛高雄的精英, 我想不打不相識或許是最好的寫照,希望大家有機會都可以替高雄出點力,來改善我們的

城市變成一個國際化都市不是更好:)

另外我也都是住在南高雄居多(小港+前鎮), 我回台灣後也會繼續住在新光附近, 不過以我這幾年觀察(完全出自於

自我感受), 南高雄的確沒有進展很多, 尤其是中山路兩旁的房子還有大樓發展走向, 自從舊大統燒了之後

還有體育場改成城市光廊(小弟認為規劃的似乎過於粗操簡略了), 似乎停擺了不少, 這一點是身為高雄人必須自我反省

假如要歸咎於政府發展(又牽扯到政治的話), 那也就靠我們這些不是政客的在地人好好努力, 一同加油了!!


anlicry wrote:

看完J大與K大的互...(恕刪)


看完A大的文章實在不得不幫推,的確多出去走走才能發現不一樣的觀點

台灣真的不大,台北老是以台北自居,高雄也老是被拿來跟台北相比

但是北高兩個實在條件因素差太多,發展也應各自有不同的特色

而不是老是拿高雄來跟台北相比,台北也老是自滿於台灣這塊彈丸之地的首善之都

台北有了捷運,高雄的捷運自然而然卻被拿來相比營運量,但是卻沒想到大城市的發展問題

台北的地價炒得現在是整個台灣最不自然的,卻被大家公認地價指標,認為台中高雄若不跟進就不是一現代大城市

重北輕南之下,台北有太多太多的機會,高雄卻有太多太多的命運

版上不少投資客講話也很直接,的確就是不看好高雄這塊

但老話一句,你們自認投資C/P值太低的時候

卻有人自住C/P值太高,若是跟自身立場不同實在毋須以台北投資的角度來做比較,

現實就是以目前政府短淺的發展眼光來看,相信高雄的房價要達到台北的"水準",大概20年內也許都不可能

台北呢,膨脹了又破,破了又繼續膨脹了好幾回生生循環不息

大家都講的對
台北是首善之區 高雄是永世宿命
重北輕南對南部人非常不公平

看個實際房價問題..
撇開豪宅不談
台北是5,60萬起跳
高雄市10萬起跳
這10萬包括每坪6-7萬的建築成本 還有少少的地坪持分
實在已經便宜到爆
投資成分根本太..太低了
愛高雄應該支持房市溫和上揚
給它合理的價值
價格是由供給和需求交互作用形成的,
投資客的需求和自住客的需求都是需求,
只是最終都必須回歸基本需求,也就是自住(用)的需求.
高雄如果自住(用)需求無法提高,
投資客之間只是在抓跑最後一個的老鼠而已!

而自住客在房子之前還需要什麼??
工作!!
所以如果高雄無法提供就業市場.
人口就會減少(餓死還是外移自己猜!)
住宅市場或辦公市場就會減少
這不是把愛河弄得美美的,把路燈弄得亮亮的就可以解決的.
(雖然這是比較容易看到結果的市政)

建議各位不要太介意投資客的存在!
因為投資客是依附在你我的自住(用)需求下的,

套句某大老闆的話:"嫌貴!就不要買!!"
再改一下:"嫌俗!就不要賣!!"
只是比誰撐的住而已!!
deer55 wrote:
價格是由供給和需求交...(恕刪)


造橋,修路,美化環境跟蓋蚊子館比較容易讓選民看得到政績
需要扎馬步又不容易讓選民看得到的改善就業環境
似乎不是一般政客的選項
有商機有未來發展,自然就有投資客
沒有則當然就沒有,沒發展機會就會被別的地方拉走,自然房市低迷不振

投資客雖然對一般民眾不是好事,但是一個鮮少投資客的地區,也代表著這個地方不值得投資
這很慘....

另外....除了大家都公認的重北輕南,錢的問題和國家地區性發展性的問題
還有高雄人自己有些觀念的確是該換個方式想想,不要淨看表面的東西
有些無形的確是外面有,而高雄較少的,算是一體兩面吧
否則錢來了有了些許機會,但真正關鍵的過不了,一樣沒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