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emanny wrote:最近巴巴建設要蓋37層大樓~要是沒記錯的話,國硯、京城凱悦、京城帝寶、興富發的國王、皇后城堡、溫沙堡…都是30幾樓以上會不會比台北還多大樓呀! 而且巴巴建設那塊地還不是很大,還能蓋37樓才令人奇怪咧~最好有那麼多人能買得起他們開出來的價格的房子不過應該還是會有一堆投機客搶著買吧!
nsemanny wrote:最近巴巴建設要蓋37...(恕刪) 高雄的30層以上的住宅比台北多台北的30層商辦比高雄多除了你上述的建案外目前已知的30+建案規劃中的有35F左營達麗福山段 35F興富發夏豔汽旅案35F皇苑苓雅寮段 33F皇苑青海段32F靜崗農16案 34F京城建設博愛大樓都更案39F國城獅甲案B基地 而皇后城堡只有29樓
mimic99 wrote:而且巴巴建設那塊地還不是很大,還能蓋37樓才令人奇怪咧~(恕刪) 原因很簡單~台北市的轉移容積很嚴,最多30%獎勵容積也不高新北市與高雄市就亂來新北市的高樓住宅也比台北多台北沒地,只能都更或合建幾百坪的土地又不能灌很多容積當然蓋不高~要蓋高只能縮基地面積
rogerkuo2001.tw wrote:原因很簡單~台北市的...(恕刪) 你確定台北市嚴格嗎之前的台北好好看 容積移轉移轉了多少高雄市的情況剛好和你說的相反高雄的容積移轉 比台北嚴格多了能移轉的條件比台北嚴厲.
是與非 wrote:你確定台北市嚴格嗎之前的台北好好看 容積移轉移轉了多少(恕刪) 我可以確定!我是台北市的地主!有建商找我合建合建的條件我很清楚北市版常有我的留言台北市好好看有鬆綁,但條件很嚴:完整街廓2000平方米面積台北市的土地能改建的沒有多少符合!這個政策主要是針對公寓容積率住三225%的住戶解套的225%的容積率,就算與建商6/4分也分不回原來大小的房子住戶也沒有多少好處,只是換新房而以!蓋假公園的獎勵也才多10%有很多嗎?----------------------------------------------我看過農16的國王城堡與逸品苑灌的很多容積要增加有獎勵容積與轉移容積轉移容積台北非常嚴台北市中心的房子一坪一百萬以上建商不會流口水嗎?要能轉移就轉移了!高雄的地主與建商談條件沒有台北好持有地大一點的分的房子坪數總值近億很正常~我住的房子的公告現值的土地一坪就七十萬市價是好幾倍以上還不是熱門地段能多蓋早就多加了~
高樓住宅,整棟花崗岩建材,光造價一坪就25萬,台北可以賣一坪100萬以上,所以值得~高雄農16那些20~30層大樓,還只是RC,台北幾乎是SRC!國硯,京城凱悅等沒幾間才是SRC....RC蓋那麼高,水泥大概用5000磅以上,樑柱必需外露,否則那麼粗的樑會佔室內面積~台北市的建築法令很嚴,施工,棄土,規範很嚴,地基也沒有高雄穩,光14F的RC,一坪要賣50萬以上,一二樓花崗岩,其他樓層點綴性質,造價一坪都抓14萬/坪!我在評估高雄與台北市的大樓造價時,剛開始也覺得不可思議!台北的房子造價就14萬/坪,高雄大樓一坪才賣不到20萬/坪,剛開始我一直覺得是台北建商在唬我....高雄要蓋超高層,用SRC,然後用料好,造價當然不便宜,但房價拉不高,所以每坪賺的比台北少,不過高雄的地多,面積大,整體來看,總利潤應不會比台北差太多!台北沒地可以自己造鎮,土地成本很高,一坪地都有2~300萬的價值,所以房價的一大部份是土地成本,新北市與高雄的地不貴,大樓的坪數多,又可以稀釋土地成本,所以高雄的房子才可以賣的比較便宜~-----------------------------------------------------------------------講到重點,要論高雄與新北/台北的容積獎勵/轉移容積多不多!隨便找一建案,看權狀面積與土地持有面積,地目(住三與商三),就可以知道建商灌多大了....
哈..所以高雄房子很多都是北部投資客買的自己看過很多新屋,仲介都說屋主在台北或不在高雄之類的高雄人口又沒甚麼成長,也沒甚麼工作機會吸引外地人口高雄年輕人都外流一堆房子卻一棟一棟蓋怎麼可能漲成這樣且都有人買道理自在其中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