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花點時間把這篇看完,謝謝!
根據某位在公家機關上班的朋友表示,未來10年以內,新的建案數量與中、青年人口數將達最大差異(即建案數達高峰,適合購屋年齡人口數最低點),如此供過於求最大化的狀況下,甚至不用學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房價會怎麼跑。再者,亦有學者表示過,高雄的就業人口數不足以支撐目前的高房價,除非外來投資(機)客炒作,不然高雄的房價除了市中心熱門地段外,應漲不了多少,甚至持平或下跌。
而如果現在隨著建商釋出(製造出)的房價將不斷攀高的恐慌,趕快把錢捧去給建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計算過自己的損失(姑且稱之為損失)為多少?
假設以頭期款500萬來計算,如果不拿來買房子,而轉去做其他投資的話,好好理財,每年投資報酬率1成是很簡單的事,這樣1年就可以賺50萬,以複利計算,到第8年500萬就會變1,072萬,增加了572萬,等於現在就把500萬拿去買房子的話,1年少賺71萬,1個月少賺6萬,等於1個月2.5台的iphone掉到水溝裡去,所以我還在觀望中,如果大家能夠團結起來,不要隨建商起舞,除非建商個個財大氣粗,繳得起每個月銀行貸款幾十萬甚至幾百萬(通常建商都是抵押貸款蓋房子)的利息,不然一定要趕快把商品賣掉求現金,這時候的房價才會比較正常一點。
以上是個人的想法,如果有錯誤,請指正,如果贊同的話,請大家一起團結對抗無良哄抬房價的建商和投資客吧……反正現在還不急著買房子,對吧!
(這篇文章可能會讓很多房仲業者或建商出來反駁,但有沒有道理,請大家自己做出理性的判斷。)
另外歡迎轉寄或引用,讓更多覺得現在高雄房價太貴而下不了手的朋友知道這個觀念~~不是不讓建商賺,而是要讓建商賺的合理~~
補充說明:我的出發點是善意的,只是不希望有人因禁不起煽動而買了難以負擔的高價房子,每個月所得大部分都拿去繳房貸,直到退休,只剩幾十萬存款和一間房子,而當然現在不買房子也可能到退休只有一點存款,連房子都沒有,所以,懂得理財的應該可以再等等,不懂理財的就自己判斷該怎麼做啦〜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