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也開始要進場看房了。
房價在這幾年漲的很多,大家都沉浸在一股腦的這個月不買下個月又要漲了的社會氣氛之下。
而歷經這6-7年來的波段,也確實都讓這些多頭的專家與投資客的理論站的住腳。
從我有印象的小時候,民國80年左右,當時也是房子不停漲,引發無殼蝸牛聯盟上街抗議。
後來就歷經一波長達7-8年的低潮,其實台灣在SARS之前一段時間,買了一段時間後幾乎都是慘賠。
我也眼見過不少人真的是邊躲債邊賣房,急售斷頭出場,證明房地產不是只漲不跌的。
但在SARS前,網路與論壇不發達,大家對房地產沒有這麼多討論的地方,
也因此空方的聲音,沒有太多的案例驗證,只能比較小聲。
這幾年利率低檔,政府各種政策其實都在做多,搭配小力的一些打房措施。看得出來,整個社會是害怕下跌的。可真的滑下來的時候,政府的政策也會擋不住的。利率幾乎低無可低了,40年貸款這麼神奇的東西早就推了,屆時真想不到政府還有什麼武器擋房地產下滑。
房貸可是影響一輩子的東西,房價下滑都會伴隨通縮、景氣低迷等各種因素,也就是說工作更加不保。
萬一繳不出房貸,可是前面幾年的努力可能都吹了。我也不確定下跌會是什麼時候到來,也許真不會來,但冷靜總會比衝動的好。勉勵自己。
不知版上是否有年資比較深的大大可以貢獻一些高雄區房價下滑的案例、地點與時間,給我們這些後輩們參考一下,從真實案例可以知道,大家下定之前,真的該踮踮斤兩,不要買超過能力負擔的房子。
我爸之前買中正路上的辦公大樓 就套在上波高點
賠了1000多萬都不只 到現在還賣不掉 (就一個單位哦)
約是20年前的事 然後高雄的房地產 冷了10年都不只
建商能倒的差不多都倒光光了 現在有人還記得 長谷 王象 宏總 東帝士嗎

別再瞎扯 location了 高雄完全不適用
才短短2-30年
高雄所謂的好地點 都轉了不知道幾次了
鹽程-火車站-五福-三多-博愛-美術館 **現在又準備弄新灣區
也就是往便宜的地方炒 炒高了 就變成新鬧區
然後 就再往下一個地點炒
PS.
我可沒看跌哦 這波會漲到什麼時候沒人知道
反正自住 "負擔的起" 喜歡就好了
人生這麼短 萬一又漲10年 你有10年可以等嗎?
房價崩跌往往需要一個導火線
或許是利率 也或許是 天災/疾病/人禍 都有可能
會漲到那個時候? 真的看的準的是神 不是人
但如果是要投資 .....
我認識2-3位高雄的投資客 都已經從大樓抽身 改玩土地了

當年的漢神、寒軒、長谷世貿、台中的ONE HOTEL、85大樓 台北101 等都是差不多時期定案開始衝的!
如果要推估,我覺得國硯完工就準備看場好戲了....
像高樓迷等很多論壇又開始冒出十多年前的期待天際線更美的言論,幾乎就是房是要泡沫的前兆
熱錢用不完才會再那裡蓋高樓,因為不符供需...
目前還有一堆動工的新案子,可以看到一堆過去只肯齊頭式15F推案的建商也開始推了20多層的住宅
北中南又開始一堆案子都在挑戰50F,還想向200米拼了~~ 這很好 代表離崩盤更近了
像喜歡太普的就不用太急著買了,以後腰斬的機率大幅增加,過去太普一年頂多完工兩場
可以去新建房屋統計表裡面看,光是連續幾個月太普都推案20來層的住宅~ 可想而知之後完工就會一大把
到時候中古屋全新未住、全新裝潢的一大堆就會開始釋出
若是奢持稅延長四年跟張大千提案的房屋稅從第二棟之後課徵超高稅率~
看看投資客還會不會把標地放在房地產,目前是因為獲利可觀~ 不然光是移轉套利
比起其他投資商品都來得困難許多了~ 而且還有年限的問題
(去炒黃金... 跌了套牢你等它漲回來還是黃金,房子呢? 老了不就剩下廢墟 莫非要等它變成古蹟...)
想拿什麼當交易標的,是自由市場~ 但日像是炒菜價、炒米價會讓人反感~ 炒房子不也是嗎? 何不多點良心
PS.大家一直在講的、很會炒的建商 有沒有看到他在高雄的推案量已經銳減...都轉作小坪數跟去台南了
台中也都主推商辦~~ 只有在地一堆小建商還傻傻的一直衝~ 這幾年的漲價讓換屋客層也都接近飽和了,
再去接百坪豪宅 除非自住...不然是誰要接手? 能接手百坪豪宅的人 需要來跟你買二手屋?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