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若出走 經長憂:薪資更不樂觀
【聯合報記者余佳穎】
中韓已將簽署FTA,經濟部持續高聲「拉警報」。經濟部長杜紫軍昨再度疾呼,台灣要加速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A)、貨貿簽署速度,否則當企業出走,工作機會降低,台灣薪資水準「不敢說比廿二K低,但一定比現在更不樂觀。
企業被迫到有優惠地方生產,將使得台灣就會機會減少,面對人力多、工作機會少,薪資一定比現在更不樂觀。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則表示,如果中韓FTA發酵,帶動製造業外移,台灣將留下低薪服務業為主,產值降低;此外,產業外移也帶動台灣人才出走當台幹,相對也減少消費能力高的族群,對內需發展不利,也使得服務業低值化問題可能產生,等於產業、消費都受到衝擊的負面循環。
crab69 wrote:
樓主你就外行了維持低...(恕刪)
工作有難找嗎,這我絕對不相信
高雄雖然薪資比台北低,但相對消費也較低誘惑又少
只要不要亂揮霍說真的工作沒幾年就可以付得起頭期款了
況且我們公司跟附近的很多公司根本都大缺工
常常都可以領30K起跳的也請不到人
不過我很了解現在的年輕人要嘛就希望要大公司
不然就是輕鬆自在的工作,還要周休二日跟不加班
對於我們這種傳統產業的廠商來說他們都很少考慮
我相信很多高雄的基層廠商都是有同感,沒人肯來學技術了
我也是7字頭大學畢業就覺得現在年輕人不學我自己來學
我融入大學所學跟國際觀還有電腦概念
以後技術斷層我就有絕對領先的優勢了
有時候常常覺得根本是很多人不懂得發揮自己得專長
只是一廂情願的埋怨政府跟廠商,不去檢討自己
不想著怎麼幫公司賺錢何來高薪工作給你??很好奇
正義帥劍士 wrote:
簽貿易協定也是要看輸...(恕刪)
如果要談的這麼深的話應該要用另外的角度切入更貼切
1. 中韓FTA為什麼會讓大家懼怕? 因為「媒體」告訴我們台灣跟韓國的產業有 70%的重疊性!!
這70%指的是什麼部分?其實完全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去深究)大家就照單全收了
2. 同上,針對電子產業的確台、韓產業重疊性非常的高,「如果」針對這些部份中韓因為FTA貿易導致關稅壁壘消失的話那麼台灣「如果」又需要負擔關稅費用的話的確會更失競爭力
但是事實上是如此嗎?
那就得要將這些產業分拆來看到底這裡面有多少產業平時需要負擔多少關稅?
講白一點,線在有多少大型製造業(電子業)是沒有在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的? 與其去煩惱關稅壁壘,我看煩惱錢能不能匯回來台灣還來的比較重要
3. 經濟不是用來恐嚇的~ 不然我們要經濟部作啥? 只會恐嚇? 那我們花 22K 去請各小流氓當經濟部長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