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ote:
感謝心得分享.....感謝心得分享.......(恕刪)
鮮少人可以說準十年後的事情,
端看個人買房的動機和需求,
只能說七年級頭的孩子付出的風險比較高,
很多朋友因為成家立業需要一個新屋,
從四五年前看到現在,
還是得狠心買下去。
很多人在房價上漲後才說現金是王道,
明顯是事後諸葛,
這也是很多代銷賣房子慣用的說法,
金融海嘯的時候你會說現金是王道!
但現在不會說現金是王道~
就像頂新不出事,總統都說是好大隻鮭魚返鄉,
等到黑心油事件後,一秒變成超級驚恐的大鯊魚返鄉!!!
中古屋從去年第三季開始已經下修開價,
當然成交價還是上漲,
目前新屋議價空間比較大,
但是好的地段、好的建商消費者一樣搶著買,
站在投資客的角度,現在進場風險一定比較高,
投資有賺有賠,房地產也是有起有落,
人生也不是一輩子都一帆風順!
現在的高雄和10年前的高雄絕對不一樣,
重大建設是不斷的在進行中,
10年後的高雄想必也和現在的高雄不一樣,
供需決定了市場的價格,
市場的價格不見得是合理的價格,
但是當下的你必須接受的價格!
看準自己的需求,規劃自己的人生,
覺得有需要就下手,買貴也是先享受,
人生沒有很多10年,買便宜了恭喜自己,
買貴了也不要影響每天生活的心情!
衡量口袋的深淺,每月的現金流量控制好,
最對自己最有利且最適合的事就對了,
對自己負責!現金永遠是王道~

然而,不是每個手上持有現金的人最終都會成為贏家,譬如08年金融風暴時,台股指數從9千多點崩跌到4千多點,那時就是現金為王的時候,不過假如那時手上有銀行定存100萬,很高興的看著那些手上沒現金的套牢股民們,然後看著看著看了幾年到了現在,台股又來到了9千點,好像什麼時都沒發生一樣,就是手上的100萬多了幾萬塊利息...也沒有成為贏家。
其實,錢變薄這件事,大部分人都不用擔心,因為大部分人沒有剩那麼多錢給他變薄,一般人就是上班、賺錢、然後花掉錢,最後存一點下來,所以大部分的人錢都不會留太久就花掉了,沒什麼機會放個幾十年讓他變薄。
真的該怕錢會變薄的有兩種人,一種是退休靠退休金度日的人,另一種是錢太多花不完,只能當遺產的人。
樓主要先瞭解,錢(現金)只是一個交易媒介,不是"資產",交易媒介是拿來交易用的,太多或是長期不用的話,那是一定要轉成"資產"的,資產種類很多,房地產、貴金屬、股票、基金等等都是,這個觀念是理財的基礎,我講的是理財喔,跟投資無關,你可以不去投資獲利,但是一個人只要有財,就得要理它,理財就是把你的財產在不同的資產中轉移。
至於購屋,看你的描述,你已經有一間房子可住,只是想要住更舒適的大樓而已,這個算是一個享樂支出,我的建議是,在淨資產未到一千萬之前,盡量減少大金額的享樂性支出,因為這會減緩你資產累積的速度,不過在這同時你得要提升你的理財知識才行,假如你還是只想抱著現金,那還不如就去買房好了,免得不小心花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