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版上大大們好,我只是個在三民、鼓山、左營買不起房子的小朋友,因為買不起,所以就一直看,看了北高雄接近50棟房子,有些個人心得,但與我的投資客朋友們頗有不同,我也不知是否正確,所以想在版上分享,看看我的想法是否有什麼問題,與大家交流交流!

左營的新成屋我看了約20個建案,三民區我看了河堤那約3個跟十全路1個新成屋建案,鼓山區我看了美術館農16的10年左右中古屋10棟左右,房價都太高、持有成本高未來風險就大。而且這幾區大多滯銷、空屋率非常高,房價跌幅較大。
然後我轉到楠梓看高大特區跟土庫5個新建案與4個中古屋,稍微偏遠荒涼一點(騎車到家樂福或右昌3分鐘、到巨蛋15分鐘也不算多遠),房價卻比那三區低了200-250萬,且經查證幾乎一年內完銷(京城除外),近年房價略漲。
看了三民鼓山左營的房子,再去看楠梓高大特區,我發現一件事,就是那三區的空屋率十分之高,好幾個建案賣超過2年還不到一半,因房價太貴又不願降價。而高大特區卻每個建案都相對賣很快,一年完銷幾乎不是問題,而且幾乎都是年紀輕的、經濟狀況像我一樣不夠好的、或是軍公教。很少投資客。
這些人都是跟我的狀況類似,想買房,但資金不足,或是感到那三區房價太高,寧可到遠一點的地方楠梓仁武橋頭買新房,形成一種買房人口向北擴散的現象。市區一堆空屋賣不掉,高大特區則是迅速完銷。
目前高大特區的新成屋持有風險低,而我目前在三民區租三房含機下車位成本,每晚一年買房的成本是144000元(12000元*12個月),以三年為例,三年的租屋成本是42萬,三年後買房,不論新成屋或五年內中古屋,跌42萬以上、平均一坪跌1萬的機率不高。

以風險而言,目前台灣整體房市可能是緩慢下降,有人說會緩跌20年,但有剛性需求者不可能20年不買,因為20年後再買同樣的產品,房價是否會跌超過20年的租屋成本(以我為例,20年租屋成本280萬)呢?沒人知道,但我認為台北有可能,在高雄則可能性不大。

所以買在那三區的新房,一不小心買貴了,跌幅可能很大,因為持有成本可能16-25,然而人口都外流了,未來難找到下一個買家接手。而高大特區跌幅也有限,因為持有成本本來就比較低,跌到10也還好。

我認為這就是「少子化」造成「人口紅利下降」、「高房價」造成「人口擴散效應」造成的。

與大家分享,有不對之處請大大們鞭小力一點XD
文章關鍵字

kinderwang wrote:
以風險而言,目前台灣整體房市可能是緩慢下降,有人說會緩跌20年,但有剛性需求者不可能20年不買,因為20年後再買同樣的產品,房價是否會跌超過20年的租屋成本(以我為例,20年租屋成本280萬)呢?沒人知道,但我認為台北有可能,在高雄則可能性不大


剛性需求當然不可能20年不買屋,但會緩買,建商也不可能20年不建新屋,相信建新屋的數量會比剛性需求增加的數量還快,畢竟高雄房價還沒有跌到一般人負擔的起的價位,現階段租屋絕對划算,因為高雄房價被炒超過一倍以上,每年跌個5%就夠你付房租還有找了,慢慢等到價格合理再出手,別給投資客解套的機會。

danny729 wrote:
剛性需求當然不可能20...(恕刪)


一般小家庭兩房早就已經差不多到合理價位

不要用投資客的眼光看房市會比較好一點

至於我也贊成不要給投資客賺

所以去買新屋吧
雷小炫 wrote:



一般小家庭兩房...(恕刪)



我是都看三房的,大大講到買新成屋,我也有發現一種現象,目前新成屋常常有機會殺到與5年甚至10年內中古屋差不多、或僅僅略高一點點的水準,所以感覺買新成屋似乎較為划算。


高大特區新成屋一坪12左右,感覺未來跌到10也還好
看週邊建地多寡 建地還很多 價格一定跌 土價稅的目標是要跟市價合一..
還有房價稅明年漲三倍 建商賣不出去=非自用住宅 簡直是燙手山芋..
前幾年熱銷 是因為有投資客搶單 閉鎖期都到了 滿市都是新屋要出售
怎辦? 不要以為12~13萬的房價跌不深 ..只要投資客受不了.小坪數10萬價格拋出(小賠幾十萬出場) .
屆時 住過的房子 連10萬的價值都沒有了..尤其那種非蛋黃區的房子
我也覺得高雄市現階段租屋比買屋划算,鄰近的市郊還有許多閒置的交通方便的重劃地,蛋黃區房價沒有上漲的理由。
我最近也是一直在看美術館農16的10年左右中古屋
雖然小貴但是在我還可以接受的範圍,但是價格任然沒辦法讓我就這樣買下去

至於樓主說的楠梓土庫一代的新成屋,雖然價格還可以,但是因為公設比的關係,內部空間實在是小的誇張,看不下去
我個人的觀點,有可能會有人急售,小降丟出,但是整體來說不可能下跌,因為現有持有者都不希望賣掉房沒賺
沒錯我說的就是「賺」,隔壁鄰居賣掉房子賺多少,沒道理差個幾年我就要少賺他一點點
這是人性的貪婪面,也是最現實的
日本統治者說過的,台灣人「貪財、怕死、愛做官」
第一個就是貪財
最近一直在看建商購買的土地價格,大部份都集中在熱門地點如濕地公園或亞洲新灣區,
如板主所說地點偏遠,其實土地價格就不會太高,建築成本一坪抓7~8萬,大樓價格就不
會低於10萬,購買房子的價格低,風險就不會過高,如果沒有自用住宅,其實是可以出手
的,持有成本是不高的。
買不起就看跌

就開始少子化,人口紅外反轉

這種心態買不到房子

13 14 15 16 17 18 在北部來看跟本沒差多少

北部才叫買不起,40 50一大堆

建商風評好,地段不要太差,能力可以負擔就不用想太多了

如果真的真的真的買不起,而自己還在租房子

建議你先求有在求好,200,300高雄的一大堆,沒錢就不要看新房子了

補充幾點..跟原PO要買房子沒什麼相甘,只是個人對高雄的一點看法無意引戰


高雄的人口問題在於工作機會

工作機會少薪資就無法提高,你不做別人會做,薪資少就吸引不到人材,大家寧願去薪水高的地方工作

在來就是空氣問題

這一點是目前無解的,我兩個親戚在大寮,都是呼吸道癌症去世

重工業太多了,所以新住民也會確步

在來還有水...這也是無解...只能買水

陽光,空氣,水...最重要的三元素就兩樣不合格了

今年人口增加最多的縣市,1.桃園,2.台中,高雄增加沒多少人


陳菊大力建設希望翻轉高雄,從沒人要做捷運到現在民眾慢慢接受

各種重大工程也都做的很不錯,每次去高雄都可以感覺到不一樣

如果空氣跟水的問題能改善,高雄真的是不錯的地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