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新聞及一些評論, 個人覺得可再改良一下 :

[ BY PASS, 旁通通路 ]

大略說明 :

滯洪池 需抽水將池內的水抽出, 靈機一動, 將排水管設在空中吧.

池水打上去後, 由空中水管利用坡度排至遠端(海邊). 空中水管, 可加入藝術美化之.

滯洪池 附近的雨水不斷的流入池內再不斷的抽出, 也就不會淹了.

再提昇
滯洪池 可挖深些再用結構覆蓋 (類似大樓地下停車場), 地表可用於休閒活動場所. (可參考 東京)

滯洪池 之效率提昇


嫌空中水管難看 ?!

那, 改為地下
將滯洪池的水抽至高點, 再利用重力由地下水管排出. ( 要挖馬路 )

視瞬間雨量大小, 中途可增設 加壓站, 加快管內排出速度.
滯洪池 之效率提昇
文章關鍵字
有沒想過你的圖,不就是下水道嗎 ? ( 下水道是忍者龜的家,很大那種,不是路邊那種排水溝 )

再來打水要夠高很難,馬達設計水量大壓力就小或是水壓強相對水量就小. 那還不如直接做下水道更容易一點. 另外水管能用幾年,自來水都常爆管了,何況污水.


所以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挖大下水道,但是政府不會做,因為看不到績效如何選舉,把問題解決了那日後如何賺錢.
目前的蓄洪池不論人工或天然全都是凹地 , 也就是2D(平面)滯洪池
未來或許可能進化成 : 3D(立體)滯洪池
無論是向下挖掘或向上構築容水空間 , 都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氣候變遷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 未雨綢繆是我們這一代人應該付出的責任
現行滯洪池有效容水量仍然不足 , 在原有的滯洪池空間進行改善可藉以增加蓄洪量

向上構築容水空間是指在蓄洪池的既有平地面積之上興建一層或一層以上的蓄水池以增加總蓄水量
洪水來臨時具備兩種電源的抽水機將平地蓄洪池的蓄水往上抽至一樓蓄水池
一樓蓄水池接近滿水位之後再往上抽至二樓蓄水池 , 依此類推
甚或最上層還可進行蓄水之外的有效利用 , 如太陽能發電 ' 展示空間...等
無雨也淹水,是奇特淹水的方式之一
但是為何無雨也會淹水?

此種淹水通常發生於沿海區域,尤其是在滿潮期間
不下雨也淹水,的確很奇特,但是這現象並沒引起大家多大的關注

近月前高雄旗津就出現這種現象
https://udn.com/news/story/7327/3252323
嘉義東石晴天淹水
https://news.tvbs.com.tw/other/98836

地球有大氣層,天空中有大氣(空氣)就會有大氣壓力,然而地球上每個地方的大氣壓力其實是不相等的
這不相等的大氣壓力簡單來講會以高氣壓及低氣壓來表示

在地球的高氣壓區域,海水受到高的大氣壓力擠壓,海平面會下降
反之低氣壓區域,海平面則會上升。旗津日前出現無雨淹水的情形,除了高溫海水膨脹,另外就是這原因造成

明瞭這原理之後,就會對823大淹水有較清晰的認識
這次淹水是由熱帶低壓的大雨造成,而低壓帶來臨時海平面升高,自然造成平地河川的雨水不易排出至大海,加上低壓帶移動緩慢,因而非常容易造成平地淹水

而這也間接說明,在平地鑄造的排水設施在低壓帶帶來的大雨中根本無法發揮正常的排水功能,雨水無法排出大海,平地及低窪地區當然水淹漫漫

雨水無法排出大海 , 做了再多的排水道也是枉然
今天农历20日,
旗津的潮汐,
高低差44公分。

如果是农历15,6,
潮汐高低差应该是更大。
台湾有些地区差好几公尺。
除了气压影响之外,
潮汐时间影响更大。
潮汐對於海水水位影響是最大的 , 這無庸置疑

一年四季每天都有潮汐 , 但是旗津不下雨會淹水卻發生於夏季
這是值得細究的一件事 , 或許對於日後災害預防能夠得到許多啟發
樓主真用心還畫圖說明
但我覺得二樓講得有道理
短時間內要把數十至數百萬噸的雨水要打到一定高度恐怕太耗能有點不切實際
及時排水迅速恢復滯洪能力應該比較重要
才不會第一波豪雨有作用,結果水未及時排出,第二波又到就破功!



莊孝爺 wrote:
看完新聞及一些評論..
滯洪池 需抽水將池內的水抽出, 靈機一動, 將排水管設在空中吧.

池水打上去後,.(恕刪)

找陳菊問陳菊,滯洪池做了抽水站設計了,
為什麼不撥款蓋買抽水機組.

去查查高雄的 滯洪池 幾座有 抽水站 有抽水機組的
為什麼沒有,防洪做一半.
denislin wrote:
有沒想過你的圖,不就是下水道嗎 ? ( 下水道是忍者龜的家,很大那種,不是路邊那種排水溝 )

再來打水要夠高很難,馬達設計水量大壓力就小或是水壓強相對水量就小. 那還不如直接做下水道更容易一點. 另外水管能用幾年,自來水都常爆管了,何況污水.


所以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挖大下水道,但是政府不會做,因為看不到績效如何選舉,把問題解決了那日後如何賺錢.

想像中, 下水道是開放型式, 路邊的排水溝與下水道是互通的.
當豪雨及漲潮時宣洩不及, 下水道的水就會由排水溝及路面鐵蓋倒灌至路面.

旁通 BY PASS , 這是 封閉式 排水管道.
當雨水流入滯洪池升到一定深度時 (假設 40%), 抽水機將池水先抽至水塔, 經由封閉式排水管排至遠端, 而不會增加中途下水道的水量. ( 降低了下水道的負荷 )

當滯洪池降至一定深度時 (假設 20%) 抽水機停止動作. 少數的水量成為日常休憩的景觀.
Hydrodynamics wrote:
短時間內要把數十至數百萬噸的雨水要打到一定高度恐怕太耗能有點不切實際

退休沒事, 在練習電腦內附的 小畫家, 用圖畫來補助文字的說明.

參考了高雄市的 海拔 及 淹水地圖 ( FLOOD MAPS ), 水塔約 3~4米應該夠高了.
(排水管遠端的愛河及高雄港或海邊約等同海平面0高度).
http://flood.firetree.net/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