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0.09.18
近期六都房市交易火紅,其中供給面數據包括央行公布7月建築貸款餘額,創9年新高、住展雜誌調查北台灣房市928檔期預估推案量高達2435億,創下統計新高,及國泰房地產指數全國價格指數亦創下統計次高;另外需求面數據包括六都地政局公布8月買賣移轉棟數,較去年增加25%、住宅貸款餘額亦創下歷史新高等。在供需面信心大好情況下,現階段已不適合剛性需求購屋者進場購屋。預料未來幾季,六都房市將逐漸形成投資客主導市場趨勢。
房市景氣循環與產品定位、購屋客層息息相關。在房市不景氣時期,產品定位以中小坪數為主,建商主要瞄準剛性需求自住客層,該時期房價相對較低、購屋風險亦較低;而在房市景氣時期,供給面及需求面信心最強,為增加投資需求購屋者獲利空間,坪數定位將逐漸放大或縮小(套房),朝兩極化發展,購屋客層也從消費需求客層轉變為投資需求客層,該時期房價逐漸上漲,短期報酬較高,但風險亦高。
房市供給面及需求面大好,該不該錢進房地產市場?若以自住消費需求購屋客而言,最佳的購屋時間點為2016年至2020年的第一季,因為房市信心面最低,此時銷售率低,議價空間高,因此房價也低,最適合消費需求購屋者進場購屋;反觀目前房市景況,供需表現亮眼,消費需求購屋者此時進場購屋,議價空間縮小,市場轉為賣方市場,風險難免增加。
不動產市場總是投資需求與自住消費需求兩股客層相互拉扯,投資需求是促成房價上漲的主要動能。但購買房地產應避免踏上買高殺低的陷阱,如果是自住需求的客層,一定得沉著應對,不該在房市景氣上揚階段與短期投資需求客層共舞。也就是說,當房市各項數據表現都非常亮眼時,消費需求客層就不該再輕舉妄動。
最後,觀察財政部統計的六都房地合一稅個人稅收,即可判斷投資需求及消費需求消長情況。今年上半年六都房地合一個人稅收總計43.6億元,創下房地合一稅制上路以來新高。其中,納稅金額最高的台中市,其稅收超越雙北市總和;稅收第2高為高雄市;台南市第三;反觀房價水準最高的台北市,房地合一稅收在六都中排名末段班。換言之,目前房市投資需求較高(房市風險較高)的區域集中在台中市及高雄市,因此,消費需求的客戶若欲購買此區房地產,應更謹慎為之,避免陷入與投資客共舞的窘境。
房市熱呼呼 購屋客層大風吹

我主要是要講我們高雄這邊的房市,之前在另一篇新聞中曾看到,高雄八月份的建物買賣轉移棟數,與去年相比(去年基期高)仍大漲33.5%,新聞分析主要是因為低利政策加上國外資金回流,顯見大多是投資戶進場買賣,換句話說就是投資客或回流的廠商看好高雄的房市,朋友你怎麼看?
Michael970922 wrote:
近期六都房市交易火紅(恕刪)

已經死豬不怕滾水燙了嗎?
中共武力威脅不說
國內少子化議題吵很久了
薪資也無顯著成長
房價又被炒作推高
只待泡沬何時破滅
guanhuad71 wrote:
房價又被炒作推高
只待泡沬何時破滅


可以參考對岸房價奇蹟,喊了快20年的泡沫,結果崩盤了嗎?當年房價便宜時,沒買房的同事悔恨不己,真的會泡沫只在蛋殼區,蛋黃區價格仍就緩漲。
吽吽牛 wrote:
可以參考對岸房價奇蹟(恕刪)


好多人喜歡看過去房價, 做未來差價,

忘記房地產是投資, 杜拜 日本都有房價大跌的過往,

證明房價不是只會漲, 在利多出盡的情況下,

反轉的力道可是很快的.
從年齡分佈來看
這前後十年正是供需最大的時刻
2030年後將會開始跌
待時間驗證
guanhuad71 wrote:
已經死豬不怕滾水燙了(恕刪)

十幾年前出社會我也在等房市跌到谷底
好險後來我買房了,畢竟租屋都能養間小房的貸款了,長時間租屋養人家房的日子我真不敢想像
如果等到薪水可以降低,物價可以大跌,到那時再買房子一定很便宜!
可是政府就是要漲基本工資,物價就是越來越貴,房價跌的下來嗎?
現在連鄉下地方都漲價了,只是幅度輕微到無感!
高雄蛋黃區還沒漲到頂呢!等跌價的人,請再花個20年以後再說吧!
年輕人戰出來 wrote:
好多人喜歡看過去房價...(恕刪)

台灣目前走勢有日本泡沫經濟的趨勢,
感覺蠻像的,
要當心…
landychn wrote:
如果等到薪水可以降低(恕刪)

高雄的支撐性在六都來說比較差
人口老化,出生率低,人口外移
不過這也好,唯一一個南飄的朋友買高雄新成屋,價格真tm便宜
guanhuad71 wrote:
已經死豬不怕滾水燙了(恕刪)

高雄怎麼會有泡沫
一坪才多少而已

豪宅區也只不過是二字頭
如果蛋黃區搭配無敵景觀
也只是部分站上三字頭
這樣的房價是要怎麼泡沫化?

如果是雙北的話
那風險就很高了
可是人口那麼多
也跌不到哪裡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