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覺得兩天一充並沒有比較好,甚至比較糟,因為可能有時候會忘記充電,以為前一天充電過。規律的利用洗澡睡覺前一小時半每天充電,個人覺得沒有任何問題。只要能應付各種日常使用方式達22小時,就算是及格。天龍國子民 wrote:待機時間還是太短了,(恕刪)
monto.geo wrote:我是覺得兩天一充並沒有比較好,甚至比較糟,因為可能有時候會忘記充電,以為前一天充電過。規律的利用洗澡睡覺前一小時半每天充電,個人覺得沒有任何問題。只要能應付各種日常使用方式達22小時,就算是及格。 假設晚上9點洗澡順便充電,日常使用22小時就表示,隔天晚上七點就沒電了,所以晚上七點要充電,然後再隔天傍晚五點又沒電了....這樣循環下去,變成每天電池耗盡的時間都不一樣,不覺得困擾嗎?萬一哪天訊息量忽然變多,不就連20小時都不到?如果可以撐到兩天,這就表示每天就算用量大一點也足夠一天,還可以固定每天洗澡充電,不一定要等沒電才充電.使用的方式會更彈性.
樓主寫的分享真是讚,給沒買的人很好的參考。我是從有Apple Watch開始每年都買的人,雖然感覺Apple就是在擠牙膏,但是還是忍不住買買買。對於S6,我覺得使用起來還是算滿意的。唯一要吐槽的是他的高度計,真的亂七八糟的跳。比如我在七樓,現在顯示高度是5公尺,是離譜了一點。正常的時候顯示是22-24 公尺之間,但是很多時間是顯示5-7公尺。個人覺得作為今年主打功能之一,Apple實在太誇張了,這根本是一個沒有ready的東西,也拿來主打。除了這點之外,我對S6 感覺還是很好的。希望Apple快點修復這離譜的bug吧!不知道樓主的高度計準確嗎?
valent_feng wrote:對於S6,我覺得使用起來還是算滿意的。唯一要吐槽的是他的高度計,真的亂七八糟的跳。,(恕刪) 我用Garmin或是Coros的戶外運動錶也是一樣這是因為高度計是用氣壓來換算國外網友拿iphone來對照氣壓計如果天氣有變化 氣壓改變 高度計就會誤判是高度改變 而不是氣壓改變有些APP就是可以去抓當地的海平面氣壓 可以轉換成比較準確的高度計健行筆記的說明
balllinmouse wrote:真的是好看又實用的錶(恕刪) 血氧濃度這個議題 其實在Garmin把血氧功能加入手錶時就出現很多討論主要是這可以用在什麼地方?準確性如何?其實對多數人來說 真的用途沒那麼大因為要靜止狀態才能測量 而且手錶太鬆和太緊都不準確先前Garmin的討論串但是對專業來說還是有用的比如說:智慧手錶數據的意義以Garmin數據為例高山上血氧濃度就很有用 也很重要越野跑者的經驗
我的天,一個分享文變成是主發跟評論的互毆,真佩服你們了。就一個不要回或是一個不要再問了會如何?我們看分享的也可以找幾樓吵架文看嘛,何必這樣呢?彼此看不到誰是誰就可以毆成這樣,若讓你們碰面不就拿刀砍了?我說一下我的感想好了,這種電子產品不能說不能相信它,畢竟它就是監控設備,就跟工廠的設備時時監控溫度或是壓力的裝置一樣,既然超過或是低下,處理者自然要有因應,若無視它就是等著設備亮燈,apple watch也一樣,血氧數值若真的測出的值是92%,這的確是有問題,要開刀手術的人量測都有99%了,正常人92%?當然只量一次我們可以當成量測誤差,血壓計也是有量不好的時候,但若量測多次或是監控個一週若結果平均仍都低於95%,而別人在同樣手錶可量出99%,那麼當事人會認為自己的問題還是手錶有問題?這個問題應該很簡單,如果當事人還不明瞭,我只能說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願主保佑你了
thit wrote:我的天,一個分享文變(恕刪) 受教了~所言甚是 這是小弟的不對修養不夠 自當好好檢討不過 藉此機會 小弟也找了些資料來補充自己的不足所以這個爭執不是沒有用的我就因為這個很久沒複習蘋果的捷徑和其他功能 重新去找了一下發現現在的功能又變強大了真的建議大家可以好好再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