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2013 Late 偷偷改版的iMAC 27


jedijack wrote:
有興趣也可以去看看“...(恕刪)


"結論~不就像是賽跑跟游泳一樣~還不就是你做什麼我做什麼~"

這是沒錯啦

但很多部份不是學誰就能像誰的



另一方面,DELL的企業責任只是簡單說明對環保方面做了什麼

雖然我不知道是否也有國際環境認證什麼的

官網提到
"我們將創新技術應用於包裝、能源效益及電子回收 (e-recycling) 層面,讓客戶提升生產力之餘更能降低耗電量,減少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這與APPLE提到的環保部份還差的真多


學是大家都會啦,但做的好的真的沒幾個...

花仔公 wrote:
我這光碟機取消是設計考量,但另一方面,光碟機真的不見得一定要必備,因為現今很多人真的不一定要用光碟機的,很多東西可以用下載,真的有需要就再另外買外接了
至於習慣,這真的只是習慣而已......(恕刪)


謝謝花仔公兄的意見交流

沒錯~習慣真的只是習慣,
APPLE最厲害的就是挑戰別人的習慣,
來到中餐廳不給筷子只給刀叉?吃生魚片不給芥末??
網路時代光碟機的重要性確實在下降,
率先革命跟支援到最後一刻代表兩種不同的公司文化,
而且其實並不衝突,
誰不希望自己的東西受到公司良好的照顧呢?
非常精簡的主機很漂亮沒錯,
可是桌面還是放了外接的光碟機,
外接的USB3.0 HUB
這樣還不如一開始做得好用一點,方便一點~

花仔公 wrote:
對於環保,如果今天Dell在整體產品上也運了環保的話我想才是重要的
否則包裝真的只是一小部份而已(有興趣可以去看看APPLE對於環保上做了什麼)

如同買了高單價的imac 27吋,難到可以給你沒什麼設計的外盒嗎?
這樣你反而會感覺更差的

Dell對環保的著墨也不少喔~
而且貫徹到最終包裝上,
其實小弟沒有特別針對哪一家公司的意思,
小弟只是想提醒是身為消費者的我們~
如果我們不要華麗的包裝~
那麼對環保做了什麼的APPLE應該也很樂意用平實的包裝來出貨~
高麗菜不是自己長到梨山的,
是因為我們平地人愛吃,山上的樹才會被砍掉變菜田~


花仔公 wrote:
這點我有些許的懷疑,經銷商講的並不見得是apple不給店家供貨
據了解,apple對於這種促銷我想大致上應該是經銷商自行吸收這大部份的折扣價格
而百貨週年慶也是經銷商考量是否會帶來銷售成長才決定
要說apple不積極供貨就不太對了
apple的市佔有多少一直都不是apple的目標,但漸漸的消費者接受度的確越來越多了

不積極供貨是小弟的說法,
實際到其他賣場詢價時,店員脫口而出說,可是周年慶的要等,我們有現貨,
這樣算不算間接證實APPLE優先供貨給其他不促銷的店家,
產品促銷是經銷商自行承擔折扣是很合理的,
因為是經銷商的促銷,
沒有一家商業公司是不care 自己的銷售量的,
現在接受APPLE的消費者變多是因為iphone、ipad 的普及,
與改用intel cpu 後可以灌windows ~
APPLE的{人性化}一直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
iphone 空前的成功也把APPLE到帶到公司的高峰期~
想要維持,應該說不想摔得太慘,
慢慢向消費大眾靠攏是必要的,
只要他的老大心態一天不改,身段一天不放軟~
後面的路恐怕不是康莊大道~


前一陣子看到一篇報導,有興趣可以google 2014 imac,

{根據凱基證券分析師 Ming-Chi Kuo的報告,這款 AIO 電腦在 2012 年底更新後,出貨量少於預期,他認為這是價格過高所導致,因此 Apple 很有可能正在開發低價 iMac 型號,以在美國以外的市場提高銷量。}

當然會不會走5C這種假平價的路不知道,
會不會真的出也不知道,
但是這代表APPLE 絕對不是 I don't care 他們的市占率~
要提高台灣的市占率,加強服務與行銷力道是必要的,
APPLE 不應該歧視犧牲自己的毛利做促銷的店家,
也應該提升台灣的售後服務~
像這篇 APPLE CARE
很多台灣受到的不平等對待並不是理所當然的,
如果我們不爭取,APPLE 也不會主動幫我們升級~



定價的問題我認為觀念要改

認為高是因為你的基準是自組pc

攤開市面上的AIO 同規格APPLE根本不貴

攤開超輕薄筆電 同規格 Air根本便宜

所以不能拿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

iMac也有出低價教育用的i3版本 只是你買不到而已

Gabor wrote:
話說2012/10 ...(恕刪)

恭喜入手!

話說我的盒子上為什麼是用銀河作為桌面

我的也是偷改款的
花仔公 wrote:
雖然我不知道是否也有國際環境認證什麼的

官網提到
"我們將創新技術應用於包裝、能源效益及電子回收 (e-recycling) 層面,讓客戶提升生產力之餘更能降低耗電量,減少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這與APPLE提到的環保部份還差的真多
學是大家都會啦,但做的好的真的沒幾個......(恕刪)

我相信你不是替Apple護航~只是Apple說了你就信了~

綠色和平的2011電子產業環保(Greener Electronics)評比~
第二名Dell 5.1/10
第四名Apple 4.6/10

2012~
第四名Acer 5.1/10
第五名Dell 4.6/10
第六名Apple 4.5/10

http://www.greenpeace.org/international/en/campaigns/toxics/electronics/Guide-to-Greener-Electronics/Previous-editions/How-the-companies-line-up-17/

http://www.greenpeace.org/international/en/Guide-to-Greener-Electronics/18th-Edition/


Gabor wrote:
APPLE 不應該歧視犧牲自己的毛利做促銷的店家...(恕刪)

關於Apple的定價策略~不能說歧視代理犧牲自己的利潤~
其本意在於不允許代理商削價競爭~不聽話的後果就是拿不到貨~

Gabor大大~不好意思在您的分享這亂入~小弟就此打住~
Gabor wrote:
謝謝花仔公兄的意見交...(恕刪)


像樓主一樣很客觀的去看待我的回應的人真的是不多了

說真的,能真的彼此相互的討論我想是很好的事情

可惜這樣的人真的不多


"可是桌面還是放了外接的光碟機,
外接的USB3.0 HUB
這樣還不如一開始做得好用一點,方便一點~"


這部份就是目前科技還沒有辦法的事情,單就APPLE來說,在原先公司有的產品能盡量的改造與更精簡化,但有些部份依然還是只能依靠其他的公司產品來組裝及配合產品

我認為APPLE一定有想到光碟機的部份,但單純以imac來說,光碟機占的空間可能太大,導致如果要在有光碟機的情況下,且需要加入新一代的科技技術產品我想是還是有困難度,所以不得不對於有需求的人目前只能使用外接的設備了

在APPLE商品,盡量是保持原先好的特色而再加以加入更好的配備下,我想有些部份真的不得不取捨,或許真的有一天能真的徹底的改變光碟機的大小面積等問題時,或許能創造出更好的商品

至於習慣我想真的是每個人感受不同,如同像office的word 2003與word 2010,習慣2003版的人就是有人依然不習慣2010版的使用方式(但前提2010版的某些改變卻更可以減少操作時間與更方便)
所以就只看個人如何的去選擇了




"Dell對環保的著墨也不少喔~
而且貫徹到最終包裝上,
其實小弟沒有特別針對哪一家公司的意思,
小弟只是想提醒是身為消費者的我們~
如果我們不要華麗的包裝~
那麼對環保做了什麼的APPLE應該也很樂意用平實的包裝來出貨~
高麗菜不是自己長到梨山的,
是因為我們平地人愛吃,山上的樹才會被砍掉變菜田~"

有關於這部份,我相信各家品牌廠商都有在環保上做努力,當然前提我並沒有說apple就一定是做的最好的一個品牌,我相信各家廠商在環保上都有好的部份,只看做的程度是多少而已

至於你說的華麗包裝與平實的包裝,這部份就要看各家廠商的構想了,這方面我想不單單只是要不要如何做,而是跟各國的情況與貨運上可能會有關,就我了解的行銷與流通來說,我覺得apple的包裝有些部份的確還不算環保,但前提是要保護產品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考量;

換句話說,有時也是不得不的考量之一,另一方面,我並不清楚其他家品牌產品出貨時是否是全球都一樣還是會因各國等而有所不同包裝,單以apple來說,我想一致性的包裝且保護產品的安全性而避免運送間損壞是最重要的;

如同你舉的高麗菜的例子,目前apple的主要導向我還沒有看到這一點,為了做而做,這不是apple主要考量的,如同apple的設計師就說,產品不是為了設計而去設計,而是更加以運用現今擁有的加以配合出更好的設計與產品才是重要的,所以或許apple無法做到完美,就我的了解apple算很用心了;


"不積極供貨是小弟的說法,
實際到其他賣場詢價時,店員脫口而出說,可是周年慶的要等,我們有現貨,
這樣算不算間接證實APPLE優先供貨給其他不促銷的店家,"

這部份,就有關於流通部份了,在經銷商與apple拿貨時,拿多少貨或者是多少價格,我相信各經銷商都會有所不同,如果依照你的說明,就我了解的通路來說,這部份其實店家應該有貨,只是自己做了區分,當然這部份有些通路上存貨等問題,這裡我就不多說了,以我在這部份常跟朋友舉個簡單的例子與你分享好了 :

同樣的新品電視上市,百貨公司是原價,經銷商卻可以賣更便宜的價格,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呢?
這之中是有一些道理的,但在這裡不適合說,請見諒;


"慢慢向消費大眾靠攏是必要的,
只要他的老大心態一天不改,身段一天不放軟~
後面的路恐怕不是康莊大道~"

消費市場的確很重要,但不能放棄原先的堅持更是重要且長久之路,apple在目前某些市場的確像是老大一樣,這但所謂的老大也是不簡單的,如果你去了解現今為何apple能一直保持前頭,那你就會明白我說的了,就如同市佔率一樣,apple不在意眼前的市占率,在意的是如何在產品更有所突破的;

我相信apple會看到消費者所想要的,但只能漸漸的改變,好比如其他家品牌手機在硬體上如何如何的加強但軟硬體的配合就是不太好,這點我想是apple在產品考慮很多的;


"要提高台灣的市占率,加強服務與行銷力道是必要的,
APPLE 不應該歧視犧牲自己的毛利做促銷的店家,
也應該提升台灣的售後服務~"

說真的,apple當然會看市占率,但真的不是主要的觀點,以台灣市場來說,從沒有apple直營店就可以知道台灣的市場還不足以建立所謂真正的直營店,這方面不單單是有多少人買了apple產品而已,直營店的設立會有許許多多部份的考量的;

至於售後服務,我想這點真的目前來說沒辦法,apple只能給台灣各家的經銷商說明基本的規定,其餘的真的是看各銷售商如何去運作了,如同各經銷商的人員服務方面,這apple就無法強制要求管,必竟這是各經銷商的運作問題;

而要講到歧視就有點嚴重了,如果真是要這樣,那apple主要去迎合中國市場讓台灣上市產品的時間更晚不是更好嗎?一方面中國市場很大,二方面如此一來中國市場反應說不定會更好?但apple並沒有這麼做,目前看來apple對於台灣的誠意算很不錯了,iphone 5s也是很快的就來台上市了,但相反的,光台灣品牌在台灣就不見得做的很好,我想這更是個問題之處;


"很多台灣受到的不平等對待並不是理所當然的,
如果我們不爭取,APPLE 也不會主動幫我們升級"

這方面的議題,我想一來台灣的apple都是經銷商,二來國外的一些規定是因為當地的法規與情況,三來還有許多市場的考量,單方面不能說出這就是不公平對待,如同國外的台灣品牌賣的比台灣還便宜更多,那試問能說台灣的品牌對待台灣的消費者又有多好?台灣上市不是第一,台灣價格還更貴,難到台灣品牌就是這麼差嗎?我想話不能這麼說的;

真要說所謂的不公平,能真的把各廠商拿來比較才是重要的,在等等條件都ok的情況下,我想才會看出到底公平與否了;


jedijack wrote:
我相信你不是替App...(恕刪)


這部份我並沒有說apple做的環保部份就是如何的好

但就以全面的產品來說,我個人覺得apple算很不錯了

所以前提我並不是看單一特性(點),我在意的是全面性的觀點


沒有任何一間公司可以達到完美的境界,因為各廠商在意的層面與成本考量就會有所不同

單就整體性來說,apple的各方面都算是不錯的,但單要用一種特點去看,我相信apple還是不足的;


j60613 wrote:
定價的問題我認為觀念...(恕刪)

小弟覺得不貴啊~
CP值頗高~
起碼是物有所值,
小弟對CASE&POWER這一類的有要求,
如果以小弟組桌機的標準來看,
i5 cpu 等級的機子組起來也要兩萬多,
配上三萬元等級的2560*1440 27寸螢幕~
再加上無線鍵盤滑鼠,還有鏡頭喇叭等~
差不多跟一台iMAC是一樣的~
但整合在一起,沒有一堆線,無價啊~

沒辦法完全比價,因為iMAC是用筆電的零件,不要K小弟啊~



但是,這改變不了門檻高的事實
一台入門的iMAC 21,燦坤打完折還要39900~
一台入門的PC+WIN8+螢幕只要一萬出頭~
當然我們可以說愛快羅密歐不應該跟福特比,
可是預算是很現實的,不會因為誰而改變~
就算拿AIO來比,微星入門款也只要一萬六左右~





這邊順便分享一下截圖的功能
Command + Shift + 3 截取全螢幕,存檔在桌面
Command + Shift + 4 可以用滑鼠選擇指定截取範圍,存檔在桌面
Command + Shift + 4 +空白鍵 則可以用滑鼠選擇特定視窗截圖,一樣存檔在桌面

加上Control 可以存檔在剪貼簿,
如 Control + Command + Shift + 3 截取全螢幕

另外還有有陰影沒陰影的截圖方式請參考

截圖想直接存成jpg檔
請進入 launchpad>其他>終端機

輸入:defaults write com.apple.screencapture type jpg
按enter

截出來的圖就會變成 jpg

參考此篇

Gabor wrote:
經過了漫長的一個禮拜,終於等到了全新2013 iMAC 27,燒的喔~...(恕刪)



iMAC 27" ~ &




‧°∴°☆﹒°☆﹒﹒‧°∴°﹒☆°∴°☆﹒﹒. °.﹒‧°∴°☆‧°∴°﹒☆ ☆°.﹒‧°∴°☆°

Gabor wrote:
但是,這改變不了門檻高的事實
一台入門的iMAC 21,燦坤打完折還要39900~
一台入門的PC+WIN8+螢幕只要一萬出頭~
當然我們可以說愛快羅密歐不應該跟福特比,
可是預算是很現實的,不會因為誰而改變~
就算拿AIO來比,微星入門款也只要一萬六左右~...(恕刪)


我不是說了用自組pc來比根本沒得比...

所以你舉一台入門的PC+WIN8+螢幕只要一萬出頭~

講真的我沒話講,螢幕只看解析度也不看色彩

AIO來比,微星入門款也只要一萬六左右~

我不是說要拿同等級的來比?

我印象很深刻上一代iMac

的AIO對手 以acer來說 同顯卡 螢幕變成27觸控

要6萬2 iMac 是 40300

還有Air 市面上13.3吋 pcie 128 G全固態硬碟不是混和碟

又第四代處理器的你看價格差多少

更別說現在w8的office要買 iWork用送的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