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是從09年以來的大改版,其實機身結構從04年以來就沒有大的更動了,
下面這張圖相信大家都可以一目瞭然.

當然這5mm的邊框厚度只有最邊邊,但不能否認的是看起來就是爽,
不過付出的代價就是光碟機被取消了,桌機還沒有光碟機?!
這實在有點掉漆,加上自組PC用習慣了,
對於這種All in one 的機子,壞一個零件要整機送修,
過保就是只有當盤子的份,實在不符合一個理性購物者的消費習慣,
因此這台高貴螢幕說什麼也買不下去,
只是小弟這幾年來,每次只要經過APPLE 的專櫃,
總是會進去摸摸iMAC ,加上小弟一直想換一個好一點的螢幕,
還有週年慶買萬送千這最後一根稻草,
敗家的欲望有如野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
雖然稻草碰到駱駝就又飛走了,但小弟還是被壓垮了,
等待是難熬的,沒有交期的等待是自己折磨自己,
雖然週年慶的優惠超過9折,但APPLE對於有促銷的店家消極的供貨態度,
對經銷商客製化的百般刁難,都讓小弟很疑惑APPLE的市佔率是不是超過八成,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這一篇,苦水太多就不像開箱文了,
沒辦法,愛到卡慘死,只能含淚向官網訂購256G SSD版的iMAC 27,
花時間賺錢,花錢買時間,電影鐘點戰其實不誇張~
經過了漫長的一個禮拜,終於等到了全新2013 iMAC 27,燒的喔~

梯型設計的外箱,

APPLE 就是APPLE,連封箱膠帶都有導角,而且還是類似3M犀牛皮的材質,

現在的3C產品,包裝也是商品的一部份,外面再多一層包裝保護包裝也是很合理的~

只是不免在想,這樣的過度包裝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嗎?
如同(看見台灣)告訴我們的,這樣的結果你我都是幫兇~

紅萬當一下比例尺,27真的蠻大的~

裏面的膠帶當然也是有導角的啊~

打開全是保麗龍


雖然我買iMAC,但說良心話,Dell的包裝環保多了~

鍵盤跟觸控板另外裝起來~

真的就是螢幕大小而已~

防塵不織布

所有的空隙都用發泡聚苯乙烯填滿

破鏡難圓,覆水難收的意思~


只見新人笑,PC先委屈一下嘿~

27吋有壓倒性優勢的地方,可換記憶體~

不玩5mm邊框這招,但已經夠嗆的了~

不過貼牆放還是需要約18cm左右的空間

脫下最後一道防線

金屬質感實在不好拍啊~

隱身在背面右下角的開關,也是唯一一顆實體按鍵~

全部的連接埠,有USB3.0 就可以撐很久了~

隱身在電源插座的機構,戳一下省很多~

還有圖示教學更換記憶體~請愛惜小朋友,回家自己升級就好了~

出廠內建4GB*2,自己添購8GB*2,露天剛好有相容APPLE,價位也與一般品差異不多的,

記憶卡買Sandisk,記憶體習慣買金士頓

原廠的記憶體,

PK一下~

放上去是不夠的

還要用點力插進去,希望可以不用拔出來,幾乎沒有什麼(腳路)

再來就是接上不意外的白色電源線

第一次開機會久一點

不用語言,圖示清楚的告訴你要開開關

滑鼠跟觸控板交錯顯示,如果是完全沒有接觸電腦的人,給他MAC應該是比較容易上手的~

打開剛剛的盒子

上方一壓可以很輕易地取出,這邊也給APPLE 拍拍手,用心的設計

超薄的鍵盤

唯一的說明書,不過,我沒有看~


背面是頗具質感的亮面塑膠

內附勁量的電池,不曉得金頂的災情現在有沒有好一點~


按壓開關電源燈會亮起

然後就可以開始設定了~翻拍螢幕效果不好,步驟容小弟省略~

最後的桌面

(11/26 更新)
補上256GB SSD 的磁碟效能測試

走PCIe界面的性能就是強悍,
直接把M5P,EVO給打趴了~
如果以這個效能來看,加價的這6600並不貴~
使用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測試
可以在App Store 免費下載
大家可以抓下來試試,也歡迎分享到這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