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 M1 Ultra 的顯示效能真的比RTX3090還強嗎?



比來比去好無聊,實際使用感受比較重要。
我一個從小由 80286、單色螢幕電腦開始用起的老 PC 使用者,用了 Mac 也是回不去了…

以前 DIY 自組電腦的時代也跟現在很多小朋友一樣很 care 那些數字,現在已經變成看整體體驗了。之前拿最低階的 Mac mini M1 剪接就已經覺得 Apple Silicon 很威,瞬間打爆家裡的 i7 PC,現在硬體/軟體都能完全掌握的 Apple 實在很難想像會變成怎樣的怪物公司…
亮的發白
小孩才做選擇[真心不騙]
還是會買
但gpu蘋果要加油點
架構不一樣 所以M1U還追不上3090
笑死,能玩 Beat Saber了嗎
能玩 Half-Life: Alyx 了嗎

比RTX3090還強? 哈哈哈
figh2251
哈哈哈
其實找一些專門產影片剪接特效的人介紹就知道了




Mac現在定位還是一把手術刀,在適合的地方就能發揮出強大的優勢
你要拿來削水果切牛排,那肯定是不太適合的


M1 Ultra 大概就 M1 Max的兩倍,換做產能大概能節省40%,但是價格也是2倍
不過從Intel Mac Pro I9 + 2張AMD Pro → M1 Max 價格少了一半,時間卻少了40%
所以M1 Max 肯定是相對之下性價比之選了
figh2251 wrote:
其實找一些專門產影片(恕刪)


M1 ULTRA單核心並沒有進步,要知道程式執行大多用單核,堆多核對影音處理比較能夠

發揮平行化,其他程式沒對平行處理最佳化的話,進步不會太明顯。
lfjadsflk
會期待M1 ULTRA單核心有進步應該是搞錯了什麼,M1 Ultra的原始核心就是M1啊!
EPIRB wrote:
M1 ULTRA單核心並沒有進步,要知道程式執行大多用單核,堆多核對影音處理比較能夠
發揮平行化,其他程式沒對平行處理最佳化的話,進步不會太明顯。
單核心效能達一定程度就能發揮效用
除非要極致使用 像是還在單核心的PS,遊戲這種
但是在蘋果上多數軟體都已經多核心化 沒什麼遊戲極致需求
這種單核效能算夠用了

--------------------

你的說法跟intel粉絲有點像
當初AMD R系列暴力增核效能大增後
i粉也是這樣說 單核效能高才有用 力推多核無用論
還表示單核心強遊戲FPS數依然贏過AMD(但是贏不多)

結果被打臉 戰地風雲+實況 7代i7(4C8T)慘輸1700(8C16T)
平均FPS數 intel80多張贏AMD70多張
但是intel有很多低於60FPS數的延遲 而AMD卻沒有過60FPS以下的狀況
inte遊戲不僅Lag 開實況問題更嚴重
AMD連加開實況都穩定順暢 測試加開文書處理 外加看影片還綽綽有餘
直到開壓縮軟體去搶所有核心使用才開始lag

inte核心數不足 調配核心使用出問題 導致會產生lag的60FPS以下狀況


然後AMD推出5950x單核心與多核心效能都贏 連intel在遊戲較強的王座都拿走
10代11代都輸 直到現在12代單核大超頻才又贏回來 在單核心贏了500分
然後贏回來怎說?
遊戲FPS數又贏AMD了
贏了500分的其他效用?..............


數據
5950x(16C32T) 單核1600 多核20000
12900K(8P8E24T) 單核2100 多核19000
M1Ultra(20C?T) 單核1700 多核24000

這裡看單核效能
對於單核心軟體應用 的確是要增加單核心效能才能加速軟體使用
而M1單核效能有5950約同高 很夠用了
要像12900K那樣再多也只是用在遊戲上有贏
除非要單核心極致效能 不然多核心效能增長比單核心重要


然後CPU效能除了頻率 核心數執行緒數 電晶體數以外
還有其它效能指標
如IPC效能 快取大小 快取延遲
各自對應不同軟體的應用需求
而IPC是針對所有應用都能有效提升

蘋果這種晶片功能與RAM直通的連結
可以節省非常多的延遲 大幅增加IPC
以及超大頻寬的應用 如流體運算這類應用大贏5950達三倍這種驚人的數據

現在這世代 多軟體多開長駐 核心使用的調配 CPU切換與調配的低延遲
多核心效能比單核心更重要

---------

簡單舉例
要為單核心舊版壓縮軟體 進行CPU單核效能提升
不如安裝新版支援多核心的壓縮軟體 以更高效能多核心對壓縮程序加速
                              彈幕濃!
skiiks wrote:
單核心效能達一定程度(恕刪)
用X86平台電腦舉例

簡單講
AMD在R系列暴力增核後 已經可以遊戲與各種工作軟體常駐切換使用
intel還在工作與遊戲軟體間取其一(註)

效益來自何處?
多核心效能與多核心數的調配
(RAM也要高)


這台在其他方面能噴的是 我認為是
◎統一記憶體太貴 不過這記憶體高頻低延遲大頻寬的超高效益 要說太貴也不對
大概是追加倍增容量伴隨倍增的價格 讓人覺得這多出來部份 較難負擔
◎SSD太貴 是什麼高規格能賣這麼貴
◎SSD燒死不能換?要看拆機 是插M2卡還是燒死的



註:含7代之前 i7萬年4C8T
8代後增核後 逐漸改善核心數不足的效能調配問題
                              彈幕濃!
4K影片預覽都是幾幀率在跑,我要的是工具不是玩具(10w)要是你到手後不賣嗎
要看應用,同學開電影公司,預告片剪接都用Mac硬體和軟體,因為幾乎全世界都是。
geniesjan
預告片剪接,還是預告片和剪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