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sped wrote:
一推人說不違法你就信...(恕刪)
讓我說一次甚麼叫作常識
你買了一份智力測驗 本來付19900
信用卡也通知你 你已經消費19900買了份智力測驗
但沒多久 突然廠家說 這份智力測驗要改成原價47700
你會不會很生氣? 你會不會認為這是常識的東西 怎麼可以擅改交易金額
一點都不違法嗎? 一點都不違法嗎? 一點都不違法嗎?
如果賣你智力測驗的廠商本來就有規定只有學生身份可以用 19900 來買這份智力測驗,
不符合資格的一律要補足差額 ....
請問規定就在前面 ,
改了你的訂單又哪裡違法 ???
是明知道資格不符, 還想混水摸魚的人先違法吧.......
所以你的常識好像不叫做常識 ....
kmlb wrote:
現在來討論欺騙取得消費者個資問題。不是承諾消保會個資不做商業廣告行為你就免責。
在這裡不是討論故意知道自己不符資格而下單的人,是在說以教育價的規定,下單者認為符合資格,
但是被Apple刷掉的人,如:規定是寫家長,下單的是家中長輩買給家中晚輩,但是被Apple刷掉,等。
(以上立場很重要,請回答的人以以上立場來解讀)
對於符合資格可購買的人,可以跳過,因為他承諾出貨,必定要個資,合情合理。
但是對於資格以為符合的人,Apple也有錯,教育價購買條文無明確說明家長之定義,
讓許多人以常理解讀自己符合,並以低價吸引消費者留下個資,
(以上讓我想起電影"不能沒有你",制度殺人,從小養到大的小孩,為什麼無法證明就不能報戶口,從小照顧你到大的長輩,不是父母就不是家長嗎?一定要搞的大家上天橋嗎?)
但沒在留個資前先過濾消費者符合規定之身分,等大量消費者留下個資後,再逐一過濾,(先設陷阱給大家跳,它不阻止)
不符合規定者,不出貨,把消費者踢到一邊,但消費者的個資已被Apple不法取得,
如同詐騙,而後續也無補償被欺騙個資的消費者之動作(重點在這),
而在電視上有說不把個資做商業推銷,但不是承諾消保會個資不做商業廣告行為你就免責。(個資已經在Apple手裡,鐵証)。
=>不符Apple從嚴審查規定者猶如被詐騙集團詐騙,警察抓到詐騙集團,詐騙集團說騙來的錢我不會花,所以詐騙集團無罪。(這樣還有天理嗎?)
所以Apple之後認定不符規定的人也是有權力爭取一些補償。(如折價券)
就算Apple認定資格不符,也應該在留個資前先過濾掉,讓Apple認定資格不符的人無法在網路上留下個資。(重點)
不要因為Apple有說明教育價規定,而就條文常理解讀符合,但Apple認定不符規定者進去下定就有錯(誰叫Apple不明確說明),
因為它是一個開放空間的網路Store,有人認為他自己符合購買資格,所以下定,因為以前有買過教育價(兩次個資不同)。
Apple自己要先做好把關,但是它卻沒有,因為它的Apple Store無此機制,就算資格不符,也都可以下定留個資。
在這裡替一些Apple之後認定不符規定的人說一些話,同意的給點回應。大家來討論一下。
個資市價行情多少我不知道,但是詐騙集團利用個資詐騙的金額,損失可能就難以估計。
而且受害的是消費者。賣個資還謀利的是.........= =!。
感謝36樓的補充:
來源:台南地方法院 民法親屬篇 繼承篇
網址: http://tnd.judicial.gov.tw/HN/H05_01_01.asp
第 六 章 家
第 1124 條 (家長之選定)
家長由親屬團體中推定之;無推定時,以家中之最尊輩者為之;尊輩同者,以年長者為之;最尊或最長者不能或不願管理家務時,由其指定家屬一人代理之。
把握當下、愛要即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