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款的iMac的顯卡能力討論(6.17 新增Pro 580遊戲測試)

(此文僅分析一般版27"機型,不包含iMac Pro、21.5"機型)

小弟目前使用的是iMac 5K Late 2014,已經感到效能不足了,尤其是顯示卡....
雖然我已有一台PC可作使用

但仍舊想要一台純粹的iMac就能滿足所有需求,這才是終極型態

一條電源線、一條網路線就夠了

而看完WWDC後原本是打算直接等iMac Pro
冷靜思考一下 16萬多心台刀 負擔還是挺重的,等年收7位數再說
而且iMac Pro幾乎所有東西看似都焊的(Jony Ive 的陷阱? )

於是就來自己來整理一下2017普通版的iMac的顯卡能力,好做給自己的購買指南

順便發篇小文希望跟大家分享,小弟不是專業的,所以也盼大家“糾正”與“討論”

-----------------

首先這次蘋果精簡了iMac 的選項,幾乎是用顯示卡作為主要分類,還有的處理器不同是一定的

其他的配備看起來帳面基本相同 (我想應該不會再有那個被罵的縮水SSD的1TB FD了吧?)

價錢分別是1799、1999、2299

三台顯卡分別為,Radeon Pro 570、575、580

這三款都是第一次出現的型號,那他們的效能差異是如何呢?

以下我所查到的Radeon Pro顯示卡運算能力,以下簡稱T為單位

iMac 5K 27"
Radeon Pro 580 [5.5 TFLOPS]
Radeon Pro 575 [4.5 TFLOPS]
Radeon Pro 570 [3.6 TFLOPS]

MacBook Pro 15"
Radeon Pro 560 [1.9 TFLOPS]
Radeon Pro 555 [1.3 TFLOPS]

可以看到最高如蘋果所說的5.5T而最低到3.6T

過去的iMac顯卡則分別是

2015
Radeon R9 M395X [3.793 TFLOPS]
Radeon R9 M395 [3.723 TFLOPS]
Radeon R9 M390X [2.989 TFLOPS]

2014
Radeon R9 M295X [3.5 TFLOPS]
Radeon R9 M290X [2.304 TFLOPS](小弟此台iMac落在此)

由此可知最低階570的運算能力已經趨近於前一代的頂規了

CP跟前代相比有明顯的提升,而頂、底之間的差異也有2T左右

然後對比常見的市面上桌面顯示卡運算能力則是

NVIDIA
GTX 1080Ti [11.3 TFLOPS]
GTX Titan X [11 TFLOPS]
GTX 1080 [9 TFLOPS]
GTX 1070 [6.6 TFLOPS]---感謝 #18樓網友提供
GTX 980Ti [6.1 TFLOPS]
GTX 1060 [4.4 TFLOPS]---感謝 #18樓網友提供

AMD

Mac Pro (2013)
FirePro D700 [3.5 TFLOPS] [單卡]
FirePro D500 [2.2 TFLOPS] [單卡]

500s
Radeon RX 580 [6.17 TFLOPS]
Radeon RX 570 [5 TFLOPS]

400s
Radeon RX 480 [5~5.8 TFLOPS]
Radeon RX 470 [4 TFLOPS]
Radeon RX 460 [2 TFLOPS]

由此可知三台iMac的運算能力區間

Radeon Pro 570===>大約落在RX460~RX470 之間
Radeon Pro 575===>大約落在RX479~RX480之間
Radeon Pro 580===>大約落在RX480~超頻的RX480之間

由此可見,從此代開始的iMac,才真正有了及格的顯示卡效能

而不再是花大錢升級顯卡但又是買到PC中下的水平

遊戲上,我想應該能至少60FPS 順順玩1080P全開的3A遊戲

跟一些4K的一般遊戲了吧~

-----------------

至於購買的話,我個人應該會選擇580+i7-7700K+1TB SSD的款

這樣是3,099鎂大約=10w台刀,要更好的CP就是把SSD改成512 這樣就是2699鎂 =9w初台刀

記憶體一樣等金士頓的Apple DDR4-2400 筆記型

Fusion Drive 我真是一點都不想再用了 因為有Bootcamp需求~

其實還真希望Apple可以有那種單買iMac主機的選項,鍵盤+滑鼠+線的錢折掉

不然原iMac使用者升上來,鍵盤都有2.3套了,我曾有過4套.....新版1套 舊版3套

如果按原價折,最多可以省197鎂 也是6.7000台啊,剛好買金士頓有沒有


-----------------

6.14 新增 查到的 Radeon Pro 580 跑分數據

第3頁23樓


-----------------

6.17 新增Radeon Pro 580 顯卡多款遊戲測試數據

第3頁26樓
很棒的解說
不過我還是沒錢買
看看就好 ...
macOS 10.13可以外接顯卡,
用T3的接頭外接顯卡,
據說AMD或NVDIA都可以。

所以以後機器只要內顯就可以,
要跑圖再用外接顯卡。
tsai0507 wrote:
macOS 10.13...(恕刪)


其實目前只有AMD可以~XD

WWDC我記得官方有全套開發套件
申請後是附上一片S廠的RX 580與跟WWDC合作的外接盒給開發者 (Keynote上有出現)

而且可以做到熱插拔

NVIDIA的話,目前在不修改終端機指令的前提下,貌似是只有Bootcamp可以喔
( MacOS的話就要去打一些指令了 )

但顯卡走T3的效能,其實根據一些已經試過的Youtuber遊戲測試影片來看

走外接螢幕大約打9折,本地端螢幕大約打8折~8.5折

也就是假設是980Ti的外接,走本地螢幕回流的話,6.1T*80%=4.88 T。 6.1T*85%=5.185 T。

外接螢幕 就是6.1T*90%=5.49 T

所以要足夠的體驗提升幾乎必須要搭配外接螢幕了,顯卡也必須足夠高階

至少6 T以上,實際及格我認為最後要有6T的運算能力,不然買5.5T的580款就好了

顯卡+螢幕+外接盒的錢的話也是挺可觀的,耗電也是增加還會至少多2~4條線

而且就算都買了,從iMac最低階的顯卡3.6T 得到===>5.49T,一共只提升1.89T左右

實際上買了980Ti+外接+螢幕才提升了大約1.89T的能力,大約等於580 的5.5T

不過高低配備iMac兩者官方價差僅15000,螢幕+外接盒+顯示卡可能可以壓在15000內,但也差不了多少

而官方這15000是還包括CPU也升級了也多了1TB Fusion Drive

要提升更多就是要買更貴的卡,但一買就一定是高階卡,至少GTX 1070 ,一張卡就15000了

所以比較適合的是Pro 580的使用者未來要提升效能時才會採用的

如果一開始就要從低階直接超越高階,實際上是可能花更多錢,而且也多很多條線跟空間



外接這方式算是如果急需效能的最後一招了,通常都是完全沒升級空間的筆電比較需要用得到

頂規MacBook也比低階iMac 5K的性能低相當多,顯示卡不用一定買到高階卡就會有感了

而且大多數人在家使用筆電通常都會有大螢幕可接,這時外接顯卡的需求就出來了

不然就是買21.5"吋 iMac的使用者,比較可能用得到,買最低階4K+外顯
如果外接盒可以用5年的話,
將來換上GTX 2080、3080、4080,
效率即使七折八扣,
也絕對強過2017iMac甚多。

如果是iMac與MBP共用外顯的話,
等於價格直接減半,
跟低階的內顯幾種比較起來,
價差應該很可觀。
tsai0507 wrote:
如果外接盒可以用5...(恕刪)


你說的意思應該就是買2017年,然後未來5年可以每年換卡外接?

麻...這是當然會強過今年的啊啊XDDD

未來的卡,沒有比較強,也沒有出的必要了


但目前2017來看要外接就是只適合21.5" iMac與MBP的人,雖然光看顯卡有機會跟27平起平坐

實際上CPU、螢幕尺寸也有差異的

27"方面的話,就是買一台27"低階+外接,不如直接買高階27"再外接

所以就是如我所說的,27吋外接是打算選購580使用者且需要更強顯卡效能

但可能不想買到iMacPro的人適合

或是本身是PC使用者且能拔下一片1070並想跳槽iMac的人XD

就可以用最低階27" iMac+GTX 1070 打敗高階27" iMac Radeon Pro 580了

不然的話...一張運算6T以上的顯示卡+一片27"螢幕+一個TB3外接盒要壓在價差15000內,很難



然後試想一下,如是買了今年的低階款,並打算以後插上未來出的高階卡

事實上也是等於要等到那張卡上市之前的這段使用期間,都得去承受效能不足帶來的困擾不是嗎

而且iMac也是會迭代的,上一代才2年前而已

如果下一代保持同樣的升級級距,下一代iMac 就會是內建一張8T運算能力顯卡的水準

就是接近GTX1070 ~ GTX1080之間
假設GTX 1080要1.8萬,
外接盒要7500,
不買螢幕大約2.5萬。

接上你的iMac 2014 5K,
這樣的效能你覺得OK嗎?

如果OK,
就不用買2017 iMac了。

如果不OK,
就直上2017 iMac了,
也不用買外顯了。

反正三年後,
2017 iMac加外顯,
你一樣不滿意,
再直上2020 iMac了,
所以外顯不適合你。

ComicsNic wrote:
你說的意思應該就是...(恕刪)



雖然那張D700單卡很貧,
但Mac Pro屬於雙GPU,
所以嚴格來說有接近7TFLOPS。


我覺得外接顯卡就是應急用。
以目前外接顯的瓦數跟頻寬,
就算你拿卡王,跑的也並不是卡王的性能...
Radeon Pro 580效能,5.5 TFLOPS 效能約是降頻後的RX 580

看似蘋果用的Radeon Pro 跟RX系列沒兩樣,

但理論上規類為Radion Pro的卡,驅動跟一般RX的卡不一樣,

例如Firepro的驅動,對一般專業軟體有優化,像是solidworks , C4D之類的


個人認為iMac 買來通常都是setup好,就開始作業了,

什麼效能 散熱 升級的問題都不要去擔心,

如果擔心效能 散熱 擴充升級的話,應該要買2018模組化的Mac Pro才對

tsai0507 wrote:
假設GTX 1080...(恕刪)


感謝您的參與討論

我本來也有考慮過

2014年款是 Thunderbolt 2 ,效能不只打8折,甚至掉至6折(980Ti),而且只支援外接螢幕

並且有效能極限,用再高階的卡,拿GTA V來測 1080P 全開,永遠都只能到最多88FPS

接Titain XP也一樣,所以就得要剛好購買GTA V 1080P 能跑88FPS 左右水平的顯示卡

恩....就是大約5.5T運算能力左右的顯卡,我也還有同時有CPU跟SSD的需求

而且對將來要外接來看,2017款是絕對必須的,Thunderbolt 3是一個轉捩點

2年後等新iMac有沒有其他吸引人的地方吧,如果沒有,我也是會加個外顯的

目前2017就是沒有打算考慮外顯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