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目前使用的是iMac 5K Late 2014,已經感到效能不足了,尤其是顯示卡....
雖然我已有一台PC可作使用
但仍舊想要一台純粹的iMac就能滿足所有需求,這才是終極型態

一條電源線、一條網路線就夠了

而看完WWDC後原本是打算直接等iMac Pro
冷靜思考一下 16萬多心台刀 負擔還是挺重的,等年收7位數再說
而且iMac Pro幾乎所有東西看似都焊的(Jony Ive 的陷阱

於是就來自己來整理一下2017普通版的iMac的顯卡能力,好做給自己的購買指南
順便發篇小文希望跟大家分享,小弟不是專業的,所以也盼大家“糾正”與“討論”

-----------------
首先這次蘋果精簡了iMac 的選項,幾乎是用顯示卡作為主要分類,還有的處理器不同是一定的
其他的配備看起來帳面基本相同 (我想應該不會再有那個被罵的縮水SSD的1TB FD了吧?)
價錢分別是1799、1999、2299
三台顯卡分別為,Radeon Pro 570、575、580
這三款都是第一次出現的型號,那他們的效能差異是如何呢?
以下我所查到的Radeon Pro顯示卡運算能力,以下簡稱T為單位
iMac 5K 27"
Radeon Pro 580 [5.5 TFLOPS]
Radeon Pro 575 [4.5 TFLOPS]
Radeon Pro 570 [3.6 TFLOPS]
MacBook Pro 15"
Radeon Pro 560 [1.9 TFLOPS]
Radeon Pro 555 [1.3 TFLOPS]
可以看到最高如蘋果所說的5.5T而最低到3.6T
過去的iMac顯卡則分別是
2015
Radeon R9 M395X [3.793 TFLOPS]
Radeon R9 M395 [3.723 TFLOPS]
Radeon R9 M390X [2.989 TFLOPS]
2014
Radeon R9 M295X [3.5 TFLOPS]
Radeon R9 M290X [2.304 TFLOPS](小弟此台iMac落在此)
由此可知最低階570的運算能力已經趨近於前一代的頂規了
CP跟前代相比有明顯的提升,而頂、底之間的差異也有2T左右
然後對比常見的市面上桌面顯示卡運算能力則是
NVIDIA
GTX 1080Ti [11.3 TFLOPS]
GTX Titan X [11 TFLOPS]
GTX 1080 [9 TFLOPS]
GTX 1070 [6.6 TFLOPS]---感謝 #18樓網友提供
GTX 980Ti [6.1 TFLOPS]
GTX 1060 [4.4 TFLOPS]---感謝 #18樓網友提供
AMD
Mac Pro (2013)
FirePro D700 [3.5 TFLOPS] [單卡]
FirePro D500 [2.2 TFLOPS] [單卡]
500s
Radeon RX 580 [6.17 TFLOPS]
Radeon RX 570 [5 TFLOPS]
400s
Radeon RX 480 [5~5.8 TFLOPS]
Radeon RX 470 [4 TFLOPS]
Radeon RX 460 [2 TFLOPS]
由此可知三台iMac的運算能力區間
Radeon Pro 570===>大約落在RX460~RX470 之間
Radeon Pro 575===>大約落在RX479~RX480之間
Radeon Pro 580===>大約落在RX480~超頻的RX480之間
由此可見,從此代開始的iMac,才真正有了及格的顯示卡效能
而不再是花大錢升級顯卡但又是買到PC中下的水平

遊戲上,我想應該能至少60FPS 順順玩1080P全開的3A遊戲
跟一些4K的一般遊戲了吧~

-----------------
至於購買的話,我個人應該會選擇580+i7-7700K+1TB SSD的款
這樣是3,099鎂大約=10w台刀,要更好的CP就是把SSD改成512 這樣就是2699鎂 =9w初台刀
記憶體一樣等金士頓的Apple DDR4-2400 筆記型
Fusion Drive 我真是一點都不想再用了

其實還真希望Apple可以有那種單買iMac主機的選項,鍵盤+滑鼠+線的錢折掉
不然原iMac使用者升上來,鍵盤都有2.3套了,我曾有過4套.....新版1套 舊版3套
如果按原價折,最多可以省197鎂


-----------------
6.14 新增 查到的 Radeon Pro 580 跑分數據
第3頁23樓
-----------------
6.17 新增Radeon Pro 580 顯卡多款遊戲測試數據
第3頁26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