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版的Mac Mini

GMPOWER wrote:
New Mac mini...(恕刪)
那我只能說 黑金塔在MacOS免費之後 就全都叫做盜版

蘋果的OSX是授權自家新主機免費使用後 沒有販售使用權 也不授權安裝在非蘋果主機上
不像免費前 還有藉口說系統用買的
所以免費後 只要裝在非蘋果授權主機上 一律都是盜版


另外在蘋果版有個不成文規定 不討論像是黑金塔這類黑蘋果的使用
                              彈幕濃!

skiiks wrote:
這是入門機 記憶體...(恕刪)


MAC MINI鎖定的客群就是目前還會玩PC桌機形式的玩家,身邊或多或少都有多的零件存在,對這類玩家而言,能夠「自由」決定如何升級是很重要的,不然直接買筆電(MACBOOK)就好。
能更新是最好不過的事

硬體效能我不怎在意
通常有錢 官方給客製都是小問題

問題還是要能發揮新硬體效能的第三方App

還是繼續坐等它們Mac上的App Store能夠更加完善

可不想再看到虛擬機的做法了
這樣買Mac的意義就沒了
我認為Mac mini能自行更換機率很低。

明年Mac Pro也要重新營業,而且已經確定是模組化了。
蘋果應該會認為Mac Mini入門的客群,
不會需要手動換這些東西。

玩家級的產品,這部分應該會給明年的Mac Pro。

tkukuo wrote:
MAC MINI鎖定的客群就是目前還會玩PC桌機形式的玩家,身邊或多或少都有多的零件存在,對這類玩家而言,能夠「自由」決定如何升級是很重要的


關於這點

請問是誰告訴您的?或是從哪裡聽來看來的?

我很有興趣,願聞其詳
卅功名塵與土 八重路雲和月

airsmario wrote:
我認為Mac mini...(恕刪)


對,其實台灣對於"玩家"二字的概念並不清晰,因為台灣本身其實是3C深入生活很扎實的國家

說到電腦,就會是組裝PC,反而套裝電腦等等在台灣很難賣就是這樣

如果來比較台灣這種電腦零件廠牌大混戰的地區,很多國家的人實際上對於PC的概念是很薄弱的

像是日本也是有很多人連電腦、電視、電腦螢幕之間的差別都分不出來的、更別說美國、歐洲地區了

他們分得出來的也認為電腦就是電腦,打開就能用的才是好電腦,只有一部分人會有組裝電腦的概念

這些也就是"玩家"的概念,這也反映到國外所謂的"電腦零件"的YT頻道,收視與頻道數也相當可觀的w

這樣的頻道開在台灣試試,沒有正妹、沒有娛樂性,訂閱數有沒有1萬都成問題

因為有太多台灣人早都有足夠的組裝電腦的知識與經驗了,還看你的頻道幹嘛?

所以也因為台灣是這樣的,才會老是這種討論文章總是有人拿組裝電腦的價值觀來討論

甚至入門級、消費級、專業級、AIO之間的差異,都不甚了解,一律就是"組裝戰全家"
我暫時hold住購買mac mini2014的慾望,靜待接下來蘋果是不是會發表新款的mac mini?
但其中我最不想看到的是簡化所有的IO接口,變成電源孔加上4個USB-C
如果你要輸出影像到螢幕,請買轉接線
你要外接硬碟,請買轉接線
你要讀SD卡,請買轉接器
從iphone的演化來看,蘋果太執著在薄型化了,幾乎變態的想要縮小設備"厚度",這點我真的很難苟同
mac mini肯定會越來越薄,如果沒意外會比2014款再薄一點
對於想DIY更換硬件的朋友挑戰是越來越高

以上是我的猜想,希望不要成真,我還是想有完整的IO介面

tkukuo wrote:
MAC MINI鎖定的客群就是目前還會玩PC桌機形式的玩家,身邊或多或少都有多的零件存在,對這類玩家而言,能夠「自由」決定如何升級是很重要的,不然直接買筆電(MACBOOK)就好。
蘋果的思維是買回去就能用 不需要再組裝零件
所以不需要你說的PC多出來的額外電腦零件

iMac是接上電源 網路 鍵盤 滑鼠
mini多了一個螢幕要接

就只是這樣簡單
然後開始用
                              彈幕濃!
本來應該是買回去接上螢幕等設備就能使用沒錯,但無奈mac os越來越肥,ssd越來越便宜,而裝了ssd的mac使用體驗越來越好
才會讓人想動手diy,大多數的人頂多是換個ssd而已,其他的零件更換難度太高,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
我會這麼說就是因為我自己動手換掉我的macbook pro 2012的硬碟,整個使用體驗真的差很多

kenji4231 wrote:
但其中我最不想看到的是簡化所有的IO接口,變成電源孔加上4個USB-C...(恕刪)
我覺得會留下HDMI
但是其他大概都要轉接了

Mac mini 2014


大致上綠色會留著 紅色部分掰掰
電源孔x1:不用USB-C是怕意外拔USB設備時 錯拔USB-C電源供應
USB3改為USB-C(TB3) x 4:外接周邊與螢幕用
HDMI:可以接多數螢幕
10/100/1000乙太網路孔
耳機麥克風
                              彈幕濃!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